《养生主》第三讲(2)观察修行的尺子

《养生主》第三讲(2)观察修行的尺子

00:00
14:11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观察修行的尺子

下面又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这里的“失”应该读为“逸”,是飘逸的“逸”或者“佚”。秦失“三号而出”,勉强哭号了三声就出来了。这下给老子办后事的弟子们就有意见了,问他:“非夫子之友邪?”先生您不是与我们老师是道友吗?秦失回答:当然是啊。能给老子当朋友的人,绝对是道友,是同道中人。弟子们于是又问了:“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想来这些弟子们应该是接受了道家的一些规矩,比如治丧之时,应行“观化之礼”,诸如此类。

这个时候,弟子们肯定都是遵守了道家规矩,但结果反而看到老子的道友秦失先生违反规矩,三号而出。他们当然就有疑问了:您老先生为什么要打破规矩呢?这样做合适吗?行吗?

秦失就说了:“然。始也吾以为至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是啊,刚开始,我来悼念你们老师的时候,我以为这里的人都是学道的人,现在看来不是这样。为什么呢?你们有的老年人在哭,就像死了自己的儿子;有的年轻人在哭,就像是死了自己的母亲。你们这些人今天到这儿来,未必有什么很充足的理由,很多人可能也并非老子的亲戚,并非老子的朋友,不外乎就是邻居之类的。他们在这儿哭,都是违反了自然,违背了天性的。

“古者谓之遁天之刑。”什么是遁天之刑呢?生,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一种恩惠,但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要死,这个死,就是“天之刑”。“遁”就是逃避,不遵循嘛!你们这些人,都没有遵循这个道理啊!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夫子来”,你们的老师该他来了,那是因缘和合,用现在的话说,是时代的需要。我们常提到孔夫子、老子、释迦牟尼佛等,用佛家的话来说,这些伟大人物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整个人类共业的召唤。当然,也可以说他们是乘愿而来。他降临这个世界,就是世界、社会的一种需要。但是没有不死的人,释迦牟尼佛八十岁还是要圆寂。人的生老病死,就是道的一种运行,是道在人身上的一种体现。生是道的运行,死也是道的运行。所以我们要顺从大道的这种运行!我丑,是大道运行的结果,我只能顺从;我漂亮,也是大道运行的结果,我也只能顺从。不能说,哦,我长得太漂亮了,我不乐意,我要去毁容,没有这个必要。相应的,我长得丑,我就去美容,其实也没有必要。用中医的观点来看,随便在自己的身上动刀子,扰乱自己身体的阴阳,这本身就不是个好事情。

所以下面就说了:“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这个就是《养生主》中最重要的一条了。如果要谈养身、养心,我们就一定要学会“安时而处顺”!

时,就是我们的客观环境,我们的时节因缘。自己的家庭、朋友,身边的环境会发生一些变化,那是不会以你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就要学会安时,安于这种客观现状。用《中庸》的话来说,就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就是“君子固穷”等等。但仅仅安时,安于现状还不够,还要“处顺”。运气来了,我不会拒绝;麻烦来了,我也不会拒绝。处顺就犹如我们在长江中顺流而下,很顺畅,很随顺。如果谁要逆流而上,那就会很费力。所谓水往低处流,也是这个意思。

“哀乐不能入也。”很多人不能做到安时处顺,就是因为喜怒哀乐在起作用。我们总想有所作为,目的达到了,就乐,达不到,就哀。不论是哀还是乐,都会使我们的心智失常,引起心理的不健康。如果达到了“哀乐不能入”,那么我们的修养就已经达到很了不起的水平了。所以我们应该把这条“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贴在脑门上,作为对自己的要求。我们的功夫也是要做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们既不能安时,又不能处顺,还有大起大落,还有或哀或乐的心思在其中蹦跳,那就根本谈不上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要做到这点。

《道德经》中也说起过这一点,要“宠辱不惊”嘛。

另外,我们观察他人的修行如何、状态如何,也可以用这一点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一个真正有修行、有功夫的人,如果他做不到这点,那他就是吹牛,没有真本事。做到了这一点的人,你就不能小看他,因为这个人就是真正有道的人,有修为的人!哪怕他是个没有文化的人,但他是道人!

“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帝,就是大道;县,通悬,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有挂碍。我们经常说事情没有做好,心里是悬起。悬起的,就是有挂碍。为什么会悬起?我们都是有情众生,都有喜怒哀乐,都有种种烦恼,所以自然就心有挂碍。心是悬起的,说明身心都有所束缚。解,就是解脱。真正要想解这个悬,就只能“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做到了这点,你就解脱了。

所以,道法不多,就是这个!怎样才能使自己做到这一点?有些人几十年修炼都做不到,不从这里入手,最终自己的功夫就白费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这个方面来要求自己。如果我们成天都在打妄想,那就绝对没有做到安时处顺,哀乐、烦恼自然就多,这是铁的定律,谁也摆脱不了。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帝之县解”,就该给你道喜了!说明你在解脱的道上,也有成就了。

 

薪火相传,无穷无尽

我们来看《养生主》中的最后一句:“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句解释起来,如果就柴火说柴火,那没有什么意思。

指,就是“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中所指的这个“指”,说白了,就是一个目标、一个概念、一种指谓。我们的思想是有所指向的,我们的语言,也有所指向,有所称谓。“指”就像一堆柴火一样,我们心里的念头就是“指”,任何一个念头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指”。

“指”是我们精神传递的“薪”,而我们的精神才是“火”。火必须要在有柴的地方才能燃,所以精神要在人的念头上才体现得出来。只有在念头上,方能体现出精神的力量;在念头上,才能看得出精神的存在。如果处于百不思百不想的状态中,自我的精神在哪儿呢?自我的真如、佛性等,又在哪儿呢?

所以,自我的真如、佛性等,如果要表现出来,还必须通过念头,这才能表现出来。哪怕自己是在打妄想,这个也是“指”。这个“指”,就是我们真如、佛性的一个载体,所以禅宗有“立处皆真”的说法。我们的念头往往是来来去去的,这个念头灭,那个念头生,虽然念头生生灭灭,但精神体现在每一个念头之上,并不随着念头的消失而消失。前念去了,后念也去了,但我们的精神还是可以在当前的一念上体现出来。火总是要附着在薪上,精神总是要附着于念头。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只有薪没有火,不行;只有火没有薪,也不行。这两者应该是不二的。只有念头没有精神,那这个念头就是僵死的,没有佛性。就像电脑处理数据,虽然它的速度非常快,但它没有精神,也就无所谓真如、佛性,只是个死东西。你看,一旦有人参与其中了,有取舍了,电脑里这些无意义的数据,自然就变得有意义了,就有作用了,就活了。“不知其尽也”,这句话也就把《心经》中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一类的思想,都包含在其中了。所以薪火相传,无穷无尽,这两者的关系可以无穷地衍生。

如果我们从常规的角度去理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那么就太小看庄子的精神高度了。通常分析这句话时,多认为是脱简了,认为是原文有缺失,造成不易理解。但是我们从《齐物论》的理趣来看,它一点也不缺!甚至可以将它当成道家的秘诀——精神与念头的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松树和兰花

    安时止顺

  • 温婉_2n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就是说的一个有无的轮回过程,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又生于无,如此绵而不绝。也就是薪火的转化过程。

  • 无语的贤贤

    解释的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