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帝内针理法概述

第二章 黄帝内针理法概述

00:00
14:46
一、三才
《易经·系辞传》言:“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人由万物化生,也是万物之灵。
《黄帝内经·素问》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由此可以看出,从普通意义来说,人生命的来源除了男女,也就是父母的因缘以外,还必须有天地这个条件。这是中国文化的生命观,也更是中医的生命观。生命不是孤立的东西,一开始就有天地参与其中。
《易经·系辞传》还有一段话:“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是说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地也有阴阳,可以说生命是三凑六合而成。
因为秉持这样的生命观,造就了中华文化不一样的生命态度及其医学。中医所强调的整体观念,其源头也在这里。从这个源头看,完整的生命,本就天人合一。
在黄帝内针的体系里,无论从法理还是针道的应用,“三”都显得非常重要。
二、三焦
三焦在传统中医上的理解是指六腑之一,属于手少阳经。三焦之腑与其他五腑有其特殊性,在解剖学上完全找不到相应的部位。
黄帝内针所引用的“三焦”概念,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的三焦,是与“三才”相关联的三焦定位。
此处所谓三焦,即上焦应天,中焦应人,下焦应地。上、中、下,天、人、地,在人体有相应的各属区域。大致而言,上焦是心窝鸠尾以上的区域,中焦是鸠尾至肚脐神阙的区域,下焦是神阙以下的区域。
黄帝内针针法的定位原则,很重要的就是来自三才,来自三焦。所以,首先要从区位上来认识三焦的意义。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分,实际情况是三才一体,分之不可分,合又不胜合,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针法的灵活,针法的造诣,针法的千变万化,往往就从这里面体现。单从技法的层面,三才、三焦是黄帝内针的重中之重,需要特别留意。
第二节 阴 阳
一、阴阳的涵义
《易经·系辞传》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与阴阳相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在宏观上包揽无余;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则在微观上兜了底。一切的变化,都是阴阳所生。那么,改变阴阳、调整阴阳也就会影响变化。
所谓“治病必求于本”,一般的理解就是治病必须求到阴阳的层面,才叫治本,也就是要找到本始,找到变化之由来。
阴阳包罗天地万物,涵括变化生杀。《黄帝内经》中除了上述之外,还可以看到男女是阴阳,气血是阴阳,左右是阴阳之道路,水火是阴阳之征兆,还有前后、上下、内外也都不离阴阳。
概括起来,阴阳讲的就是不同,是异。或者说,最基本层面的不同,最基本层面的异,就构成了阴阳的要素。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物都离不开阴阳。人的出生、走路、呼吸、作息、动静以及饮食和排泄等都离不开阴阳。物品的大小、摆放位置的高下、左右都是阴阳,阴阳变化了,物品的意义也会跟着变化。
诸多变化的累积,便构成生杀。任何一个变化都离不开阴阳,如果能够把握阴阳,也就能够把握变化,进而把握生杀。如果能够把握男女,把握气血,把握动静、出入、升降,是不是就可以把握生命的变化?
阴阳的问题可以平实化地来理解。比如位置上的变化,前后、左右是不是阴阳?如果前后、左右的位置不同,阴阳也就不同,那么,产生出来的变化、作用、影响都会不同。
参明了阴阳,一个位上的改变就连带着阴阳的改变,而一旦牵涉到阴阳,黄帝内针就不孤立了。
一根针很普通,但是一根针若触及了阴阳,就连带出天地、万物、变化、生杀,就连带着一切的可能性。针道必要参究到这个层面,也只有在这个层面,才有治本的基础。
中医治病有许多方法,但千法万法都不离阴阳,这是定则。乃所谓“谨熟阴阳,无与众谋”。中医人所受的最基本的训练,是整体观,是辨证论治。在这样的训练下,能治一个病就能治一百个病、一千个病,能治一脏的病就能治所有脏的病。因为万病不离阴阳。
以本末而言,中医强调治本,治本就必须触及阴阳的层面。
“本”与“末”是相对的概念,在先者为本,在后者为末,本末的原则实质由先后来确定。由于后由先生,先决定后,改变了先便决定了后,影响了先便影响了后。先若治,后必随之而治。这其实是治病为何必求于本的所以然。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治本实则是知先后,治本实则近道矣。
脏腑本身可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脏腑虽分阴阳,但毕竟属于形器的范畴。《黄帝内经》在谈及形与气的时候,很明确地指出了气聚而有形的路径。若从先后来看待,则气为先,形为后。
《道德经·四十章》则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有无而言先后,则无为先,有为后,应是定论。当然,若严格来讲,上述的形气都属“有”的范围。不过若从“有”中再分“有无”,形气还是靠近于“无”的。
而从阴阳来论有无,从阴阳来论形气,那又可说气为阳,形为阴,有为阴,无为阳。如此则阳先阴后又成定局。
脏腑可分阴阳,是从形质中取判阴阳,这是《黄帝内经》中常常提到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由上可以看出,中医这个体系有个很重要的特征:从脏腑和阴阳来论,更强调阴阳;从形与气来论,更强调气;从可见(有)和不可见(无)来论,更强调不可见。
清末名医郑钦安先生在其《医理真传》中说:“五脏六腑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作为中医人,眼中甚至可以没有脏腑,但一刻都不能没有阴阳。
二、三阴三阳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字面来看,一和二都没有万物,只有到三才有万物的发生。中国文化中的三才非常重要,孔子言其“广大悉备”,亦即无所不包的意思。
《易经》所言“三而二之”,就是三里面各分阴阳,也就是常说的“六合”。所谓“六合”,实际上就是指以形器为主体的世界,用现在的语言就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东西,包括了生命形态。
“三而二之”,在中医里面有很特别的表述,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六经”。“六经”即三阴三阳,即中医体系的三才之道。所以,它也具备广大悉备的特征。
黄帝内针是不折不扣的六经辨证,而且也许是更为彻底的六经辨证。每一针,甚至每一个心念都不能离开六经,都不能离开“三而二之”的原则。“三”就是三才,“二”就是阴阳。
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这里的“三”同样不离于三才,不离于天地人的因素。
从人的层面说,三阴三阳涵括了人体的经络系统,即三阴经、三阳经。由于经分手足,既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还有足三阴经、足三阳经。
具体而言: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从上述三阴三阳的基本名相可以看到,在人体层面,三阴三阳牵涉两个方面,一是脏腑层面,一是经络层面。
脏腑是生命形态的内核机关,而经络的作用至少有两重,一是联系个体生命形态的内内外外,二是作为个体生命形态与天地之间的重要交通。
从天地的层面而言,三阴三阳说的是六气。六气通俗一点的表达就是:风、寒、暑、湿、燥、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若鱼001

    男女媾(gou四声)精

  • 南疆八方境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第58条有类似提法:“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黄帝内针同样不能离开这个原则,取穴下针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阴阳自和。阴阳自和实际上就是以平为期,平自哪来?何以自和?因为有中,有中则能平,有中则有和。 由此可见,阴阳于万物、于生命、于健康的重要性。这个健康来自于和,而和来自于中。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素问》还提到“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守神就是守内,也就是守中。抓住了内,抓住了中,亦就抓住了神机之所根,亦就把住了上工的门户。

  • 浮沉迟数

    八方是明白人儿啊!

  • 南疆八方境

    阴阳的相对性、矛盾性,如果没有离开“中”的作用,结果就是由对立走向统一,由矛盾走向协和,这在中医可称之为“平人”的状态。平人就是平和之人,或和平之人。《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者,不病也。”不病,亦即健康的状态。 阴阳层面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疾病,而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不平。不平亦即不和。故《素问·三部九候论》在谈到治疗时反复强调“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 南疆八方境

    既然万病不离阴阳,五术皆原一理(阴阳),那么如何来调摄这个阴阳呢?《道德经》云:“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中医的基本精神是“中和”,这不仅是黄帝内针的主轴,也是中医的主轴。 阴阳的作用是相对的,之所以能够中(zhòng)节,之所以能够处和,是因为有“中”的作用。中的作用天生就是致和。

  • 南疆八方境

    学术一点的表达是:风木、寒水、相火、君火、燥金、湿土。 具体而言: 三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 三阳: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第三节 中 和 《素问·异法方宜论》举出了砭石、九针、毒药、灸焫、导引按 这五种常用的治法,常称其为中医的“五术”。术虽分五,但都是围绕如何调摄阴阳而展开,离开了这个原则,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医的“术”了。

  • 听友105004350

    文稿内容少了

  • 听友187719619

    万物“媾”读gou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