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心学课】心境能够改变环境吗?

2.2【心学课】心境能够改变环境吗?

00:00
13:41

2.2【心学课】心境能够改变环境吗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第二单元的第2堂心学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心境能够改变环境吗?”回答是肯定的,第一:人的心境会影响对于环境的感受。心境不好的时候,感时花溅泪,看到花都是在流泪。心境好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平时对于某一个城市特别有好感,或者特别有恶感,往往是因为我们在这个或那个城市里的心境。心境创造了外在的环境。第二,既然心境影响了我们对于外在环境的感受,那么,问题在于,我们的心境好坏往往受外在情状的影响,我得了奖金,心境就很好,没有签成合同,心境又很低落。这样的话,我们的生活还是受外在因素的牵制,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管什么情况,我都能自己创造好的心境。这个大概也是上一节课提到的积极心理学所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第三,如果我们能够自己创造积极的心境,那么,就可以做到中国古人理想的境界“境随心转”,我们的心可以改变外在的环境。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可以 变得可控。


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都在以心转境,以自己的心境创造了环境。当他被贬到龙场,开始时候住在山洞里。当地人同情他,主动盖了一所新房子,给王阳明居住。王阳明把这所新居命名为“龙冈书院”,把其中自己的居室命名为“何陋轩”,而且以孔子来勉励自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何陋轩记》。这篇文章特别能够说明个人的心境如何改变环境,我把它翻译成白话,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其中的意思。


从前,孔子打算到九夷去住,大家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不适宜居住。孔子说:“君子住到了那里,怎么还会简陋呢?”我王守仁因罪被贬谪龙场,龙场远在夷蔡(今河南南部)之外,如今也属于边远地区,此地依然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这里生活了十个月,却很安然快乐,并不认为这里简陋落后。


这里的人们,结发于额头,说话像鸟语,居住在山区,穿着奇特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子,没有高大的房子,也没有繁琐的礼节,有着一种淳厚质朴的古代遗风。大概是古时候,礼法没有完备,就是这个样子的,不能认为是落后呀。我们中原地区,虽是礼仪之邦,但不少口蜜腹剑、颠倒黑白、狡猾奸诈、外表忠厚而内心歹毒的人。


难道外表文质彬彬,穿戴着礼仪之邦的服饰,遵守规矩法度,就不会鄙陋落后了吗?夷地的人们却不这样,他们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世人只是因为他们的言辞粗鄙,就认为他们落后,我不以为然。


我刚到这里,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非常不舒适;迁到东峰,住在石洞里头,却又阴暗潮湿。龙场的人们,老老少少每天都来看望我,喜欢我,不轻视我,日渐亲密。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认为我喜欢那个地方,纷纷来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房子给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砌好堂前的台阶,置办好室内的房间,摆上琴书图画,讲学诵书游乐之器材大略具备,来交游的文人学士,逐渐增多。于是到我房子的人,好像来到闹市,而我也忘记了我居住在偏远的夷地。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轩,以证实和传播孔子的话。


唉,华夏兴盛,那些典章礼乐,经过圣贤的修订而流传,夷地没有,因此称之为简陋落后固然可以;然而,后来华夏轻贱道德而专务于法令,搜刮敲诈的办法用尽,狡猾奸诈,无所不为,毫无浑厚质朴!而夷地之人,好比是没有雕琢的璞玉,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木,虽然粗朴固执,还可以用锤子斧头加工,怎么能够认为他们鄙陋呢?这正是孔子想要迁居到九夷的原因吧?


尽管这样,典章文化,怎么可以不宣讲呢?现在夷地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情感,偏离正道,不合礼节,难免于鄙陋之名声,这是不讲典章文化导致的。然而这不妨碍他们的本质。果真有君子来这里居住,大概很容易教化他们吧。而我不是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以等待将来人。


实际上,王阳明去贵州龙场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他甚至想到了去武夷山隐居,也不愿意去龙场。后来想明白了以后,觉得到再偏僻的地方,也还是可以做圣人,也还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开书院。同时,他又用了这样一个问题开解自己,就是: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假如圣人也像我一样,被流放到龙场,会怎么做呢?


《何陋轩记》算是一个回答,开篇引述孔子的那一句话特别深刻,孔子的意思是,再简陋的地方,如果是君子去了,就不会简陋了。或者说,君子去了再简陋的地方,都不会困在简陋里,而是会让这个地方变得不再简陋。这是儒家圣人的信念:人格的力量可以改善环境。这句话应该给了王阳明巨大的力量。不到三年,他就让让龙场变得不再简陋了。


孔子的这句话在《中庸》里有过进一步的解读,王阳明在搬到到阳明小洞天后,写了一首诗,里面用了《中庸》里这句话作为典故:“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这里的“素位”出自《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这段话的大意是:“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做富贵中自己应该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做贫贱中自己应该做的事;处于偏僻地区,就做偏僻地区中自己应该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中自己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埋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这段话强调的是,一个君子,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应该环境艰难就自暴自弃;一个君子,不管外在环境如何,能够从自己的内心去学习、去行动,从而完善自己。也就是说,自己内心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改变自己。这是王阳明从监狱到龙场之后,自己切身的感受。可以说,他以自己经历印证了这段话。


“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问题,把王阳明带向了彻底的觉悟。据说,他带着这个问题每天静坐。很快参透了荣辱得失,但在蛮荒之地,心中还有死亡的恐惧。于是,为自己做了一幅棺材,去棺材边打坐。有一天夜晚,王阳明在静坐中,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突然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好像是睡梦里有人告诉他的一样,终于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个场面,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标志着王阳明心学的正式出现。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愿我们在残酷的生活里,学会酿造自己的心境,来改变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淹没、吞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阳明书童

    君子安居现状以待天命,小人挺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 一音成佛

    陋只是心中的怪,圣才是端坐的神。知行合一,便可视一切坏归于来处,使本来的真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