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赚钱》

《躺着赚钱》

00:00
10:08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躺着赚钱》。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如何转变思维,树立对金钱的正确理念。
没有人不希望过上有钱有闲的生活,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打脸,贷、车贷、老人、小孩……大部分成年人身上都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在人生路上咬牙前行。
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因为很早就有了正确的理财信念,并在理财路上坚持走了相当长的时间,于是能在30岁之前就实现躺着赚钱,就像本书的作者张小乘,年纪轻轻就过着不差钱的潇洒生活,实在很让人羡慕。
穷人和富人的差异,最主要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说白了就是脑袋决定口袋。在《躺着赚钱》这本书中,作者张小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如何转变思维,树立对金钱的正确理念。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怎样分配花在理财上面的精力?第二部分是如何看透心理账户?
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怎样分配花在理财上面的精力?
每个人都想过上理想的生活,但理想生活的关键一环就是不差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过日子那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需要钱来置办?所以,如何管理好钱财,是我们向理想生活迈出的第一步。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那么问题来了,该怎样分配花在理财上面的精力呢?作者告诉我们,你需要把自己折合成资产,对自身的价值要有理性地判断和规划,然后你就知道该花多少精力在理财上面了。
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是一枚月薪8千的白领,生活比较节俭,工作了几年之后,有了4万块的存款,你想知道怎么配置这4万块钱。
那作者会直白告诉你,不用花心思配置这区区4万块了,不妨转变一下思路,把自身看成本金,看看自己的身价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常见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是5%,我们用利率5%除以12可以得出月利率约等于千分之4.16,而我们每个月的薪资是8000元,相当于每月的利息是8000元,那么8000除以月利率千分之4.16,得到的192万就是自己的身价了。
192万的身价和这4万块存款相比,4万块存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作者会建议你把这4万块放在一些安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里面,这样就可以不用花费精力,比方说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如果想要培养自己理财的技能,可以拿出一小部分来尝试买一点指数基金,从中试试水的深浅。
想想作者的建议是不是有道理?你的身价高达192万,但是你的存款仅有4万,从理财的角度来看,如果你为了让这4万块产生很大的收益,而投入自身大部分精力的话,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与其把精力投入到这仅有的4万块中,不如提升自己,让自己能赚到更多的4万块。
举这个例子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合理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当启动资金不够充足时,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考虑如何理财,不如花费精力去努力提高身价,把自己从192万的身价提高到292万,这样一来,你的存款也能相应翻倍。试想一下,当你只有4万块时,哪怕年化收益率高达50%,一年后也不过是增长了2万块而已。但如果你有50万,就算只有10%的年化收益率,一年后仍然可以获得5万块的收益。
所以,与其花费精力去思考如何让这4万块存款获取更大的收益,不如花费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收入和存款,当存款有了一定的基数之后,比如有了20万,再去花心思研究各种理财产品的门道也不迟。
其次,我们来看第二部分,如何看透心理账户?
前面我们讲解了把自己折合成资产,根据自身的价值去分配花在理财上的精力,现在让我们来看今天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如何看透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最早提出的概念。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你就会对心理账户这个概念秒懂了。
假设你前两天花了300块买了一张爱豆的演唱会门票,爱豆的演唱会就在今晚举行,你早早吃过晚饭,把自己收拾打扮了一番,正准备出门,突然发现那张门票不见了,你赶紧去找,但死活都找不到。
这时候你就会很纠结:如果你还想去看爱豆的演唱会,就意味着要再花300块钱购买门票,是不是心里特别不舒服,所以你很可能会放弃去看演唱会。
现在我们换一种情况,假设今晚你准备去看爱豆的演唱会,打算到了现场再买门票,票价还是300块。但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好倒霉呀,不知道是在何时何地,自己丢了300块钱。
请问,这个时候你还会去看演唱会吗?你很大概率上会去。
看出端倪来了吗?无论是丢了现金还是演唱会的门票,都是损失了300块钱,从金钱的本质上来看,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从心理账户来看,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人们心里,通常会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账户内。正常人不会拿自己辛苦赚取的10万块进赌场,但如果是赌马来的10万块,去赌场的可能性就高了很多。一个人会对辛苦赚来的报酬有严谨的储蓄和投资计划,但是对意外获得的钱财却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其实只要是钱,并不会依据它的来源不同,而有了性质上的区别。
所以,能够看透心理账户的人,很大概率会成为有钱人,他们非常适合做生意。因为他们明白人性中的“弱点”,他们可以利用大多数人的“弱点”,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比如有一个地方的政府,它想减少税收,从而刺激消费。现在它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减税,直接降低税收。另一个是退税,过一段时间后返还税金。
从金额的角度来看的话,减少5%和返还5%并没有什么两样。但从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作用却是天差地别。
如果减少税收的话,人们会认为那部分钱本来就是自己的,所以增加消费的动力并不大。但如果是退还的话,退还的税金就相当于是一笔意外之财,就可以刺激人们更多的消费。这其实就是巧妙利用了心理账户。
所以现在你明白了吗?只要是自己的钱,不管是自己辛苦挣来的,还是买彩票中大奖得来的,都应该理性消费,合理配置,只有理清了这些思维陷阱,你才能培养自己驾驭金钱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个不差钱的富人。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今天我们重点讲解了如何转变思维方式,树立对金钱的正确理念。
首先我们讲到了怎样分配花在理财上面的精力问题,可以把自身折合成资产,根据自己的身价,去决定精力的分配。
接着,我们讲到了心理账户这个思维陷阱,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我们就应该明白,钱是等价的,对不同来源的收入都应该一视同仁,理智对待。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和脑图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恭喜你又听完一本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南荣NR

    脑图

  • 理财从改变思维开始

    如何看透心理账户,怎么分配理财上的精力分配

  • 只听理财书

    越听越精神,因为舍不得漏听任何知识点,我看书总是抓不住重点,主播说的知识点我都听懂了,谢谢。我全部听完了所有的,会反复多听几次牢记在心。谢谢主播

  • 为你读书MrFAN

    买房子,买股票,买基金,做企业

  • 蜜糖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