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自我检测】你有没有患上“自私无感症”?

067【自我检测】你有没有患上“自私无感症”?

00:00
13:45



知行合一,为自己的人生做决断。我是杨乐乐,欢迎走进断舍离的世界。


前面一节我们一起探讨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让来自母亲的压力深植在自己心里,一个是把自己从父母那里接受的观念施加在儿子身上,她们都混淆了自己和家人的人生课题,任由家人的人生问题束缚自己,也在无意识中对下一代施加着压力。


我们也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简单容易上手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尝试以“我”为主语,写出此时此刻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愤怒、牢骚、不满和失望,把自己问的问题和心里的答案都一一写出来,这样就很容易区分自己和家人各自的人生议题,不至于沟通不畅,互相埋怨。


这一节,我们着重展开身为父母的一代人对下一代子女的过度期待,重新认知一下这种错位期待背后的真相。


父母的“错位期待” 


今年年初爆发的疫情,让很多父母都不得不面对在家里教育小孩,充当平时老师在学校里的角色。


一时间,抖音APP上出现了大量陪伴孩子上网课、写作业的苦情场景,甚至有的父母面对孩子的不配合流下了眼泪。




啊!人生真的是太难了!想想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刚刚牙牙学语,走路还不太稳,真的是太可爱了!怎么转眼就变成了这么难搞的“神兽”呢?这可能是大部分家长都会发出的感慨。


可是你看出问题来了吗?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因为他的成长,我们却有了烦恼,而烦恼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听过前面分享的朋友一定会脱口而出:自己的期待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


疫情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放大镜,让很多潜藏的问题集中爆发了。平时孩子因为上课没有太多时间去上兴趣班,父母因为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管孩子。疫情爆发后,大家都被困在了家里。


不能出门上课,那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网课。家长们更焦虑了,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耽误孩子的学习,让他在人生刚刚起跑的阶段就落后于别人。


于是父母们开始用各种话术来给孩子施压:“我都是为了你好啊”,“你看看隔壁家谁谁谁,怎么连人家一丁点比不上”,“我当年就是没好好学习才过得不好,你可要好好努力超过妈妈”,诸如此类的话每天都在孩子耳边一遍遍重复。


可是父母有必要扪心自问一下:“我是真的希望我的孩子过得好,才这么做的吗?还是为了满足自我,把孩子当成工具?”又有多少父母真的能拍着胸脯说:“我是真的纯粹为了孩子。”


我们来想想这些生活场景:家长群里,老师会把成绩直接公布出来;邻居聊天,家长们会把各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甚至只是刷刷抖音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秀才艺,也恨不得把正在休息的娃儿揪起来再学一会儿。


好像孩子的表现会关系到自己的名声,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比下去似乎就脸上无光。一旦父母们有了这种想法,即便并没有什么恶意,也都表明父母在对待子女的问题时,无意之中加入了很多自我的考虑。


这对孩子肯定是不公平的。然而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却常常隐藏真心,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把大人的自我强加在孩子身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数不胜数。


相反,如果能意识到“我本来是为孩子考虑的,但是潜意识中也许夹杂了一些自我满足的目的”,能有这种觉悟,表明你们的亲子关系还是正常的。


再说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吧,咱们中国的家长们一般都非常看重择校,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不管孩子自己是不是适应那里的氛围,也不管家庭因此要做出多少改变。


有人说中国古时候有“孟母三迁”的美好典故,但我想说的是:孟母为孟子找的是好的学习氛围,并不是按自己的意志强行将孩子塞到一个新的学习空间里。


前一阵我有个远房亲戚打电话来求助,说他家孩子因为转学到新的学校不适应,受了刺激出了精神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原本一家人打算举家都搬到新学校附近,现在只得暂时先回老家,在家里教孩子,父母俩人也没法正常工作。


心理医生也只是建议家长多陪伴,不要命令孩子接受自己的各种安排,多交流。本来父母是好意,新的学校也是当地一所非常知名的寄宿制私立学校,只是他们没和小孩商量,就悄悄办好了转学手续。


孩子一到新的环境,没有熟悉的小伙伴,也跟不上新学校上课的节奏,精神一下崩溃了,整天木讷地坐在教室里一言不发。




孩子的父母很后悔,明明一切安排和计划都是出于所谓的“好意”:想着因为自己学历不高,所以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回报自己。


现在事后思考,他们都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私欲,而且做法粗鲁。趁事态还没有特别严重,有必要赶紧给心灵做一次断舍离。


也许我们应该这样问自己:对孩子来说,哪一所学校是更适合他的?可以让他安心学习的学校应该怎么选?然后和孩子去沟通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想法,也在长远角度给他们一些引导。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先停下来,反思自己培养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夹带私欲。在此基础上,放下父母的自我中心意识,尊重孩子,以孩子为轴心进行思考,努力探寻直面孩子的育儿方式。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父母的成长是伴随着孩子的长大一步步递进的,作为两个独立个体,我们一直在相互学习中。




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却在强行推进“父母的自我”,将错就错,甚至喊出“我是在培养你啊”“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这样消极应对的话,亲子间的感情就会逐渐生出一些裂痕来。


父母的“自私无感症” 


而且现实中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样的人生可能不光是可惜了,更是可悲,甚至可怕的。很多父母都患有这样的“自私无感症”,把孩子当成自我满足的工具,不知疲倦地进行着高压育儿。


如果父母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孩子进入名校,父母也有面子”“想得到老师和邻居的赞扬”“不愿意被别人看不起”“都已经在这么有名的中学就读了,以后考大学怎么也得考个名校吧”。


这种期待一定会压垮我们的孩子。因为这些念头并没有以孩子为出发点去考虑,都是满足父母畸形的期待。


敏感的孩子,极有可能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有的甚至会因为孩童时的阴影造成性格的扭曲。即便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各种“对孩子严厉管教才能成才”的说法,但是也要考虑孩子的差异性和承受能力。


当然,我也不是主张父母们完全抛弃自我,毕竟父母的阅历和人生经验比孩子要丰富很多,在他们的人生关键时刻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但如果孩子获得成绩得到的奖赏只是家长的开心,恐怕亲子双方都会有失落感吧。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抱怨青春期的孩子太难管了,在我看来,这或许是孩子的自我逐渐觉醒后对家长把自己当工具的一种报复。这种报复并非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行动。


父母是不是为了自我满足而培养自己,孩子是能准确感知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无法独立自主,不得不听监护人的话,所以多表现为平和的状态。一旦有了一些自主性,就会在某种范围内激烈对抗。


遭遇孩子的对抗,是父母们最为烦恼的事情。为了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我们还是得面对自我,从“断舍离”的层面进行反思。


现在的教养方式,是真的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自己在强加私欲?虽然这种自问自答可能也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终极答案,但可以帮我们树立自我反省的意识,将亲子关系引向一个健康的方向。


还是那句话,践行“断舍离”,就是要用“减法”来思考。




比如“假如是现在用不上的东西,我们可以先请出自己的空间”“对我们不必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果断放手”,用类似这种“减法”的思考方法,才是“断舍离”的做法。


但是,很多家长过分迷信孩子是有无限可能的,以为一个劲地给孩子强加“必须要做的事”就可以轻松实现。


需要明白的是,这种说法要建立在兴趣和相当程度的努力基础上,没有孩子自主去选择和投入,是不可能奏效的。更不用说,让孩子去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了。


父母可以帮孩子理性分析各种状况,帮助孩子去做自己认可的选择。但是如果只是父母的一时兴起或者对未来的担心而替孩子做的抉择,孩子会跌入一个被动学习的深渊。


父母应该果断决定“这个不需要”“只需要做这个就行了”,尝试去做“深思熟虑”的减法。如果物质、信息和知识都过分充溢的话,就没了思考的余地,很难培养出有独到见解的孩子。


想要引导孩子拿出干劲,就不要过分给予,更不要强加。试着引导孩子去认识现有的不足,也就是对新知的饥饿感,让孩子自主地想探索更多,这才是最有效的做法。




这一节我们聊到父母们对孩子常常抱有过分的期待,而且会把自己的私欲夹带到对孩子的教养中,导致孩子无法自主学习,或者到了青春期变得反叛,这其实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把孩子当成自我满足的工具。




留一个小思考题,回想一下身边的父母们,他们是不是经常会在不自知中对孩子施压,这些孩子的状态如何?在成长中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如果你是初为父母,你会怎么做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灿烂_zm

    这节都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