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
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好,《幼学琼林》我们继续开课,今天的内容不多,只介绍了夏至、冬至和立秋的气候特点。这三个属于二十四节气,同时也属于“四时八节”,那么“四时八节”是个什么概念呢,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八节就是最重要的八个节气,每个季节分别两个,他们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同学们发现了么,每个季节都有立这个字,意思就是说,这个节气一到,就标明这个季节的到来,立春就是春天到了,立秋就是秋天到了,明白了么?那么剩下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全部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引起太阳光照位置变化有关,我们现代科学研究,因为地球是绕倾斜的看不见的地轴自转,又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在地球上只在一个固定的区域,这个区域,人类用两条虚拟的纬线界定,这就是北回归线北纬23°26′和南回归线南纬23°26′,我们定义它叫热带,就在这个区域里,来回的晃,一个来回就是整整一年。
那么同时,在地球正当中,就是我们同学熟知的赤道,说简单点,也就是地球自转的一个痕迹一个轨道。那么,顺着前面讲的热带,我们再拓展一下,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这块区域,我们把它叫做温带,北半球叫北温带,南半球叫南温带。我们中国是处在北半球,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地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北一些,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温带,那么,说了这么多,和我们古人的四时八节到底有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假设我们一年开始,当太阳第一次直射到了赤道,这时候我们中国处于春季,而这一天正好白天和黑夜时长相等,所以我们把这一天叫做春分;地球接着运转,太阳直射就慢慢移到了北回归线,这时候中国就到了夏天,这一天日照时间最长黑夜最短,我们就把这天叫做夏至;来,别挺,太阳直射到了北回归线就得折返,再次往南移动,再一次到达赤道,这时候中国气温已逐步降低,已经进入秋天,到达赤道的这一天,我们把它叫做秋分,对了,同学们很聪明,这一天和春分一样,白天和黑夜的时长均等,所以叫“分”,是不是特别好记;来,还没完,太阳直射继续往南,到达南回归线的这一天,离中国最远,也就是冬至这一天的到来,这天正好与夏至相反,黑夜最长白天最短,但是过了冬至,我们以前在冬至时候讲过一个复卦,对吧,一阳来复,白天时长慢慢得增加了,阳气越来越足了,那为什么呀?很简单,因为太阳直射到了南回归线,又折返回来,往北移动,也就离北半球的中国越来越近,可不就是白天日照时长越来越久了嘛?!等太阳直射再次回到赤道,标志着一个回合结束,一年结束,第二年的立春马不停蹄得立即开始,所以啊,在远古时期最早一年的开头是以立春为标志的,同学们清楚了么,这完全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定下的一年的长度,当时就叫阳历,这是非常早之前就定下的,文明伊始的时候就有了,当然也不是中华文明的独家发明,几大文明古国均在北半球,几乎同一个纬度,都很早发现了这一规律,可以讲,阳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文历法;当然这个阳历非常的粗糙,并不完善,不能精确到每个季度每个月的气候变化。尽管如此,就这样西方国家一直使用至今,而且也成为国际通用的历法——公历,咱们中国在辛亥革命以后,全盘西化,为了和国际接轨,也开始使用。但,要知道,人家西方文明后来走的是半农业半工商业的道理,对农业生产的依赖,并不强,咱们中国可不行,由于先天的封闭地貌环境,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绝不能走工商业的道路,在古代落后的交通情况下,绝不能指望着别人卖粮食给咱,所以中国历来打压工商业,扶持鼓励农耕,加上咱中国自古就有易经思想,有阳比有阴啊,古人又根据月亮的运行推演出阴历,但阴历也有缺陷,时间久了会导致春夏秋冬紊乱。最终,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探索、研究、实践、验证,制定出了阴阳历,而阴阳历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在我国广大地区指导农业生产!
请同学们注意,蔡老师为什么要讲这一段,我绝没有抬高咱们中国人、贬低西方的意思,也不像其他老师一样说,阴阳历比阳历要先进要精确,表明我们中国人比西方人要聪明,我绝没有这个意思,也请很多同学和家长不要有这个误区,听蔡老师的课,我们看问题,一定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阳历和阴历,乃至阴阳历的发生和使用,我们现在发现:简单讲,中国人急切需要,西方人可有可无!这全部由于不同自然地理地貌的人类生存环境决定,并不是某一个,某一群人的突发奇想灵光乍现。往大尺度说,这就是一个生物求存的基本需求,和动植物没什么两样,这才是推动了中西方不同文明形态演进的根本原因! 只是我们应该要做的是:我们要赞叹和学习,咱们祖先这种锲而不舍、勤劳智慧、勇于探索的精神!
各位同学,要知道,这一切,咱们中国古人在没有天文望远镜的情况下,也没有经过建模、逻辑推导、精密的计算。但是根据长时间,上千年的观测记录探索,把这些规律全部搞清楚,而反复验证,也就最终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制定出了这“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甚至又细分出七十二候来,帮助华夏的农业文明有条不紊、精雕细琢、生生不息。
蔡老师铺垫了那么多,我们再来看《幼学琼林》今天的内容,我们只要直接解释其文本,大家就能印象深刻,这也何尝不是蔡老师的教学理念呀,我一再强调:我们把深层挖掘,把意义牢记,文本上的东西、技术上的东西,就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我们的同学,自然就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到底要学习什么!
明白这一点,是未来我们学习的关键。在超大信息量,和超快信息变量的未来,我们有限的大脑容量,你绝对不要指望能记住所有的知识,而且就算记住了,这个知识也是会更新的,很可能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会错了,这不怪你,因为科学在进步,一切知识都在被快速证伪,那同学和家长就要说了,那照蔡老师这样讲,我们还不得累死啊,越学越迷茫越学越焦虑,没错,我们现在的整个社会状态不就是这样么?那怎么办??我不然其烦得再次强调:让孩子明白:人类有限的大脑容量,除了记忆基本的知识和常识以外,要记的是本质、要记的是规律、要记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学的意义!!!至于文本和技术,除了应试,剩下的能记就记,记不住我们绝对可以依靠百度,不是嘛?简单嘛?轻松嘛?听懂这一段,也就能听懂蔡老师课的最最幸福的地方了。
好,我们就来看一看《幼学琼林》的文本怎么说:
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
夏至这一天,阴气开始产生,所以夏至以后白天渐渐变短,冬至时阳气开始产生,所以冬至以后,日晷上显示白天开始变长。这个日晷,我们在时序第一课讲过,是我们古代最早测日影的工具,来确定年的周期界限。在这里,蔡老师补充一个知识,冬至这天,我们知道八卦中用“复卦”来表示对吧,那么夏至正好是冬至的相反,在易经中也有这一卦,叫姤卦,卦象和复卦正相反,复卦最底下是阳爻,上面全是阴爻,姤卦最底下是阴爻,上面全都是阳爻,也就解释了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冬至到来,相应的律管中的芦苇灰就会自动飞出来,一到立秋,梧桐叶就开始凋落了。这第二句很好理解,是中原古人的一个立秋气候长期观测的一个经验。
那么,前半句呢,葭灰飞是啥意思呢?古书记载;黄帝时代的乐官,用十二根空竹管,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长短不一,呈一个斜面依次排列,然后插到土里面,这十二根竹管按单双数分阴阳,分别叫律管和吕管,其实就是十二个音节的校定器,相当于西方的定音器,来校准音调的。竹管里面灌满暇莩(xiá fú),暇莩就是用苇子膜烧成的灰,非常的轻。 这些管,要埋在西北面背靠阳光的阴山,然后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在外面盖起房子,再密封好,保证绝对吹不到半点儿风,有点我们气象台的用来测温度和湿度的百叶箱,有没有?
然后,这套密闭的十二竹管,等地下的冷暖之气发生变化以后,它也就会有相应的变化。比如,到了冬至的时候,阳气一产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面的灰,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因此,用这种方法,古人也就定下了一年中十二个月里最重要的节气时间。后人就可以根据这律吕十二管中,哪个管子喷出了灰,来判定什么节气到了。据说,这种方法预测出来的节气,误差不超过半天!我们实在是为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精益求精而赞叹不已!
蔡老师我有一事不明,既然十二管子被埋在密不透风的阴山,芦苇灰飞出来,又是谁第一个看到的???如何能第一时间观测到葭灰飞??
蔡鋆老师 回复 @国学拥护者: 你把他想象成一个人为的气象观测站即可
是的呀,听懂了蔡老师的课最最幸福的地方,果然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我被古人感动到了!
太好了吧
跟个看电影似的,开心开心。😃😄😆😊
我喜欢听
上课了
好好听(✪▽✪)
听友187709967 回复 @听友18770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