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7 | 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书 | 朱雅特

《战国策》7 | 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书 | 朱雅特

00:00
16:34

你好,喜马拉雅的朋友,我是大语文的老师朱雅特。


很高兴又见面了。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战国时期“优秀作文选”——《战国策》


你一定想问,它明明是部干巴巴的史书,怎么会变成作文选呢?其实,这正是它厉害的地方。作为史书,《战国策》的确记载了那个年代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很好地再现了几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生活;但是,真正优秀的经典,一定是大家都愿意读,都喜欢读的,大家都说好,那才是真的好。也就是说,它得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然而,这对书的要求就很高了,内容就不必说了,肯定得好;但是光内容好还不行,表达的方式也很重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是演小品,一样有趣的台词和动作,专业小品演员演一遍,往往能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但要是换成电影演员去演,它的搞笑效果就可能会变味了。所以,好的内容只有通过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变成一个好的作品。


而对于一本书来说,什么才是好的表现方式呢?语言,生动的语言。换句话说,这本书你不仅得讲道理,还得讲得大家都愿意听;你不仅得讲好故事,还得会讲故事,把故事讲得漂亮。就像古时候在茶馆里说书的人,他们要是都丧着脸,就像背课文一样的讲故事,谁会愿意听呢?他们只有声情并茂,边讲边演,观众才能听得津津有味。


所以,有趣生动的语言非常重要。这点《战国策》就非常的出彩。你这个时候可能就要反驳我了,《战国策》明明都是一堆文言文,哪里有趣了?别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古人说话和我们现在不同,在几千年前,那时候的人都是用“之乎者也”这样的话来交流的。一直到清朝灭亡以后,当时的文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才把通用的语言慢慢转变为如今交流的白话文。所以说,对于经典古籍来说,文言文的阅读是不可避免的,今天也就不过多展开了。


那么《战国策》的语言有趣在哪里呢?它非常会讲故事。打个比方来说,它就是史书界的宋小宝,既能说学逗唱地讲道理,还能绘声绘色地表演人物,是个难得的全才。


首先,我们来看看,《战国策》是怎么讲道理的。在书中,道理讲的最多的,还是要数那些为君主跑前跑后,费心筹谋的大臣们。我们都知道,把道理讲清楚不是难事,难的是讲的有意思,对方不仅乐意听,还能被你说服,这就很考验口才了。


之前聊到过,一个聪明的大臣提意见之前,总要先吹捧主君一番,让他高兴高兴;要么多拐几个弯,婉转地把话给说明白。那他们通常会怎么拐弯呢?很简单,讲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把自己要说的意思给表达出来。这样,道理也讲明白了,主君也听得舒服,劝谏的效果自然也达到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战国策》就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集,今天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都是从这本书中流传出来的。


比方说“惊弓之鸟”,现在多用来指那些之前受过惊吓的人,稍微碰到一点动静就会非常害怕,这个成语就出自在《战国策•楚策四》。赵国的大臣魏加不能直接向赵国的盟友提意见,就借用了这个故事。


当时,六国正商量着合纵,一起对抗秦国,到了准备兵马的时候,赵国派大臣魏加去楚国询问情况。魏加来到楚国,拜见了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在战国末期,各诸侯国的贵族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为了对付越来越强大的秦国,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因此当时的养“士”之风盛行,这个“士”指的就是各种类型的人才,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等。


而以养“士”著称的,就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后来的人把他们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春申君的名气这么大,在楚国的地位自然也很高。所以楚王派他来接见魏加。魏加便询问道,“您已经安排好了带队的将军了吗?”春申君点点头,“对啊,我打算让临武君出战。”


临武君是当时楚国的臣子,对兵法很有研究。楚王曾经派他和秦军交战,但失败了。因为这个缘故,魏加便觉得春申君的安排不妥。但这毕竟是楚国自己的事情,他一个外人不好指手画脚?然而,由于当时楚国的国力雄厚,是这场战争的主力,所以楚国的作用非常关键,任何决定都有可能影响着这次行动的成败。魏加不敢冒这个险,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然,他没有直接对黄歇说,不能任用临武君,而是给他先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魏王和自己的臣子更羸一起散步,抬头就看到一只大雁飞过,更羸盯着那只大雁看了一会,就自信满满地对魏王说,大王,我一支箭也不要,只要轻轻地拨一下这把弓的弦,就能把这只鸟给射下来。魏王当然不相信他,更羸就对着大雁,用力拨了一下弓弦,这只大雁果然就掉了下来。


魏王很好奇,更羸解释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之前一定受过伤;而且它叫得很惨,是因为它离开了自己的伙伴。这种情况下,它一定又悲伤又害怕,所以一听到弓箭的声音,就连忙扑腾着翅膀往高飞,刚刚愈合的伤口就会重新裂开,它自然就掉下来了。


魏加讲完这个故事,紧接着说,临武君就像这只受过伤的大雁,他曾经也在秦国身上吃了败仗,内心一定很害怕和秦国交手,要是让他做这个将领,这仗可能就很难打的赢了。黄歇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把临武君给换下来了。


你看,魏加说话,是不是非常讲究?他用一个故事,很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和气气的把这个事给说开了,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保全了春申君的面子,一举两得。


像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例如百步穿杨、南辕北辙、狐假虎威,等等,都出自于《战国策》,它就像是一本丰富的成语字典,或者是一部有趣的故事书,让你读到古人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从中快速捕捉和领悟到生活的道理。而它所提供的典故,也被大量用于后人的诗词创作中。


比如唐朝诗人们就很喜欢用“伯乐一顾”这个典故,它就出自《战国策》卷三十《燕策二》。伯乐就是春秋时期那个非常会看马的人,我们常说,遇见伯乐了,就是说遇见了能发现自己优势的人。


“伯乐一顾”,用大白话就是:伯乐看了你一眼。哎呦被他看中可不得了,说明你这个人厉害了。诗人张九龄写过一句:“上惭伯乐顾,中负伯牙知。”什么意思呢?是说:我这个惭愧呀,对不起你高看了我一眼,还辜负了你把我当成知己。


我们看,《战国策》不但是记录历史的书籍,还是后世人写作的素材库。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不少的提点,提高写作能力。


比如书中塑造了很多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这是它语言很精彩的地方。你回忆一下,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描写人物形象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五个方面,《战国策》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描写得更加出色。


我们来看看《战国策》如何写一战成名的荆轲。荆轲,你一定不陌生。他刺杀秦王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勇敢和忠诚却是很让人敬佩的。这个人的形象,在《燕策三》中也是相当生动。


以准备出发的这段描写为例,荆轲本来打算等着好朋友,一道去往秦国,路上也能作伴。但是燕国的太子看他迟迟不动身,就怀疑他不想去了,前来催促他。荆轲非常生气,呵斥太子说,“我在等我的朋友,只是稍微耽搁了一会,既然你嫌我动作慢,那就再见吧。”说完就动身了。


他出发的时候,演奏家高渐离弹奏着凄凉的音乐,很多宾客穿着白衣,来易水河的岸边送他。

在春秋战国时期,白色代表庄重,宾客们个个身穿白衣,正表达了对荆轲刺杀秦王这一壮举的敬佩之情。荆轲知道自己这一去,肯定是凶多吉少,很难再活着回来。但是,燕国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有荆轲去冒险把秦王杀死,才可能有活路。


想到这里,荆轲十分悲壮地唱起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思就是,风吹在身上非常萧瑟,易水也非常寒冷,我这个壮士这次离开,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说完,飞身上马,头也不回离开了。


这段易水送别,虽然情节不复杂,但是对人物的描写却是非常到位的。书中抓住了荆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生动刻画了一个大义凛然,英勇无比的壮士形象。


我们光是细细的读,就好像回到了那个岸边,穿着一身白衣,看着水浪一阵阵的拍打着荆轲的鞋子,听着高渐离时而凄凉时而高昂的琴声,我们也和那些宾客一起,情不自禁地为这位英雄的前途和命运流泪。这样看来,《战国策》语言的感染力可见一斑了。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故事,《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我们在课内也会学习到,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当时赵国国内的政权不稳定,秦国看准了这个机会,就要发兵攻打赵国。赵国没办法,只能向齐国求助。但是齐国也不是慈善家,不会平白无故地淌这趟浑水,他们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支援。


你可别误会,当时“人质”的含义和现在可不同。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每当自己国家有求于别国时,经常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盟友国去当质子,作为遵守约定的保证。这种外交手段在后代流传的过程中,慢慢演化为联姻等其他更文明的方式,例如唐代的文成公主就是出使吐蕃,也就是现在的西藏去和亲的。


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对于被送出去的质子来说,虽然是大功一件,但那也是把自己性命交到别人手上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此,赵威后非常舍不得自己的小儿子受这个苦,说什么也不松口。每次有大臣提这个事情,她就很生气,骂他们说,你们要是再敢在我面前提,我这个老太婆“必唾其面”,意思就是,“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一个太后,竟然直接说了这么粗俗的话,可见是把她逼急了。这个语言描写,直接就把赵太后这样一个保护孩子的母亲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赵太后这么说,就没人敢提做质子的事。但赵国情况危在旦夕,齐国再不帮忙,秦国就要打过来了。没办法,大臣触龙就去拜见了赵太后,劝她退让一步。


太后知道他来当说客的,就没给他好脸色看。触龙也是个聪明人,一上来不说正事,先关心太后的身体,问她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太后听到这话,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触龙一看有戏,这才开始劝说赵太后。他说了很有名的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怎么样,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就反复提到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要是疼爱子女,就应该多为他们的未来打算。


触龙说,太后您现在把儿子送出去,是为他的将来考虑,只有他现在立功了,将来回国之后,才能名正言顺地站得住脚。太后一听,觉得有道理,也就不再固执了,对触龙说,“都听你的安排吧。”


在这个故事中,赵太后的形象非常饱满。她既是一个想要自私的母亲,又是一个不得不无私、为国家考虑的太后,所以书中的她刚强、伟大,却也有太多的不得已和无可奈何。这段故事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把她刻画得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聊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深深被《战国策》吸引了呢?书中不仅小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把道理说得非常漂亮,这里面的人物也个个都分外鲜活,不管是开心,难过,还是生气,都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读者。可以说,《战国策》不仅是一部相当出色的史学著作,它的文学地位同样也不可忽视。


不仅如此,《战国策》也是我们日常写文章的好帮手,我们不但可以像它那样借着故事讲道理,还能从中学习对人物的塑造方法和描写角度,让自己文章里的人物也活起来。


总的来说,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每次开采都带给人无穷的惊喜,让人久久回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74629lckb

    喜欢爪老师~

  • 小雅元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