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第二讲(4)凡夫不知圣人境

《逍遥游》第二讲(4)凡夫不知圣人境

00:00
09:48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凡夫不知圣人境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人的精神是分层次的。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与他人有区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半径这个圈,但这个圈有大有小,很难替换。禅宗里说:“焦冥虫飞到十字街头说:‘地广人稀呀!知音难觅啊!’”因为焦冥虫也就细菌那么大,哪怕到了天河广场,人山人海的,它到那里还是叫地广人稀,知音者少。禅宗里还说:“三家村里的闲汉,怎知中书省里边的事!”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坐上车就给你大谈国务院的事、中南海的事,好像他就在里面上班似的。他知道吗?肯定不知道——这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成年人的思想内容绝对不一样,打工者的思想内容和当老板的装的内容不一样,当县官的和当宰相的装的内容不一样。因为县官也就治百里,而宰相是治天下,他们的胸怀、他们肚子里装的是非和因果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些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也是各有各的专业领域,各有其“大知”和“小知”,我们怎样才能破这个局呢?大鹏可以飞九万里,从北冥到南冥,是“大知”;蜩与学鸠只不过飞个一两丈,是“小知”,当然小知就不及大知。

 

佛教里说“一地不知二地事”,就是说一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的境界。凡夫就不知道圣人的境界,小人就不会知道君子的度量。另外在学问上也是这样,学问上也是分层次和境界的,如果我们的境界上不去,那么我们只能是凡夫了。

 

《维摩经》里舍利弗对释迦牟尼佛说:“佛呀,我们跟着你冤枉啊!”释迦牟尼佛问他为什么冤枉。舍利弗说:“十方三世诸佛都有净土,你这尊佛却居于娑婆世界。生老病死、烦恼积聚,娑婆世界多苦啊!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相好庄严,山河大地,花鸟树林,都是黄金。东方琉璃世界也很美好,只有你老的这个世界糟糕啊!”释迦牟尼佛呵斥舍利弗说:“你是肉眼凡胎,看不见我这个世界也是庄严无比啊!”舍利弗说:“你吹牛。”释迦牟尼佛说:“不信,你看,马上现世给你看。”他用脚的大拇指在地上按了一下,整个娑婆世界就变得跟极乐世界一样祥光普照,一切好的东西全部出现了,一切脏东西不见了。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你肉眼凡胎看不见这个,现在我用佛的力量加持你,让你看看这个娑婆世界,是不是很美呀?”舍利弗看了,惊喜地说:“好美呀!好美呀!”

 

这就是小知不及大知,成了佛以后,一切世界全部都归于清静,一切烦恼全部都归为菩提,那是在果位上才能看得见的。如果你在因位上,你还是凡夫,那你看到的就是烦恼、生老病死。“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也是很准确的。

 

怎样提高自己的修为

“奚以知其然也?”凭什么知道这个呢?蘑菇的寿命是很短的,今天下了一场雨,突然冒出了一群蘑菇,过几天它就蔫了,就朽了。初一的蘑菇绝对看不到十五的月亮,十五那天出生的蘑菇活不到初一。“不知晦朔”,因为它的生命周期很短,就那么短短的几天。

 

“蟪蛄不知春秋”,蟪蛄是蝉的一种。它们的生命周期也就是几个月。“蟪蛄不知春秋”,此类昆虫若是春天出生的,绝活不过秋天;若是秋天出生的,绝活不过春天,所以它没有完整的“年”的概念。它们的世界就限定在它们所能认知的,那么一个小小的因缘内,这是小年啊。庄子讲的那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更指示了因缘间层层相扣、层层制约的道理,令人深省。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楚之南,战国时楚的南境为长沙,在楚的南方有种叫冥灵的树,这个树以五百年为春,以五百年为秋,那就很不得了,是能活千岁万岁的。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这就是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了,何况这是以八千岁为春秋之交替,这么一个时间概念。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彭祖活了八百岁,人都说他很长寿,尧舜时代的人到了成汤的商代还活着,被封在彭——彭城,今徐州一带。四川也在彭祖山修了彭祖庙,我觉得很滑稽,因为古代的彭祖是在彭城,即现在江苏的徐州,怎么会跑到四川来呢?但四川就要把彭祖弄来供奉,因为四川有彭祖山嘛,还修了彭祖庙,有的老板造一些彭祖及道教里一些长生不老的秘戏图,放在庙里好收门票,发点小财。结果又被政府批为淫秽活动,不准它开放,弄得也麻烦。彭祖活了八百岁,就不得了啦。但是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彭祖和他们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所以“不亦悲乎”啊。

 

这里的确谈了一个生命的层次、认识的层次。很多打工的人都想当老板,一般的公务员都想当科长、处长,当了科长、处长又想当厅长、部长。当县长的想当市长,当了市长想当省长,当了省长想当总理。这都不错,因为是向上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都需要向上,但怎样向上,怎样提高自己的修为?我们都很羡慕贵族阶层,都想跻身上流。

 

想要从小知到大知,从小年到大年,当然就需要修为。修为的过程和次第在《大宗师》里谈得比较详细。《齐物论》里也谈了一些,但是没有《大宗师》谈得细,谈得实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02987taqb

    谢谢老师,受益匪浅

  • 风飘飘洒洒

    主播的声音优美清纯好听录音没有杂音!希望能保持

  • 許天星

    小年指人間,小是數字之小。大,指無窮宇宙時空,大,是無窮之意,超越所有數字定義。

  • 牵牛绳

    不管小年还是大年,小知还是大知,通过修行能了达活在当下,那都是很幸福的。

  • 宋大钊0

    声音不错

  • C小调_ti

    我就很喜欢这个声音,万万,名字多好

    万万读书 回复 @C小调_ti:

  • 听友263835965

    你是讲庄子 还是讲佛

  • l品闲人

    贵族不一定修为就好

  • 1362729fwyf

    好喜欢万万读“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 观客

    万万辛苦了!感恩你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