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孩子之所以会孝顺,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和爱,并不是真的爱父母!
高度赞同武老师观点
不是吧,我父母从小比较忽略我,而我现在可不卖他们的帐了,爱谁谁去,你们善待我,我才善待你们,否则各过各的!
东东锵心理资源 回复 @sabrinaRen: 忽略还算不错的,最起码没有虐待和控制。
串起来?只要表面能支持你论点的故事就可以串,也不管它背后复杂的真正原理,就乱串,有点搞笑。 武志红往往为了加强他自己观察总结出的规律的合理性,胡乱引用,断章取义,论点的证据一点都不严谨,全凭编造。时时不忘讽刺中国,好像自己是什么清醒的人,这求真态度倒是根深蒂固的老中国文科思维。
云夕兮月明 回复 @月上山下月: 你也挺闲的,也没看见你说出来啥理论依据,你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听武老师的课又愿意这么的措辞堆砌逻辑和词汇来苛刻评论也蛮搞笑的
其实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我是认同的,我认为可以孝顺,但不要愚孝,这中间有个度,其实在现实是很难把握的。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行事真的会让我与环境很和谐,减少很多麻烦。而我也期待自己活的有生命力,所以我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学之间探求那个平衡点。
很爱听武老师的见解,武老师分析的视角很独特,而且很有逻辑,很具有参考价值,经常让我有所洞见。这课最后的总结真的验证了鲁迅先生说的“吃人”现象!!
之前听过印象深刻,今天再次听,还是很震惊,真的很想买到武老师写的那本书
家里最不受重视的孩子往往最孝顺,但不是从心里爱父母,是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父母的好感,肯定。获得父母真正爱的孩子,会真正爱父母,敬爱父母。这绝不是忽视,控制,打压能做到的
听到最后,武老师,我觉得没有资格这样说“孝道”。孝道是“是谓能养”,是“敬”,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 把“孝道”等同与“听话”,这完全是。。。我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形容了。
梦话_awy 回复 @谦益a: 孝道难道在中国不就是用“顺从”来体现吗
对的!我也观察到这个现象,大部分最孝顺的那个人,都是父母对待最严厉的那个。我一直都觉得好不公平,现在才明白是为什么
听知世界 回复 @夜浅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