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读者为你讲述,了不起的中国文化。
现在当你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正厅的革命历史画陈列展中可以看到悬挂于展厅正中左侧的一幅巨作,那就是石鲁创作于1959年的名作《转战陕北》。这幅巨幅历史画将山水意象与人物形象相结合,结合叙事、抒情、比兴的手法,成为其艺术创作历程中最具突破性与个性特质的代表作品。那么,这幅经典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它的作者石鲁又经历了怎样的艺术人生呢?让我们走近这幅新中国经典绘画力作,走进石鲁的艺术世界。
第一部分,我先介绍一下石鲁的个人经历。
石鲁原名冯亚珩,1919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公镇松林湾的书香世家,家有“万卷藏书,十亩花园”。他早年受过私塾教育,受民间艺人及其兄冯建吴影响,走上绘画道路,后来走进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并以绘画为革命武器。
冯家世代多出读书人,家藏有大批卷轴书画和善本古籍,图书有十几万册,读私塾是冯家对后人教育的一部分。石鲁曾在自述中讲到,他出生后身体瘦弱,祖父和父亲给他起乳名永康,希望能永保康泰。到开始读书时他却变得顽皮好动,当他玩耍嬉闹得过分时,哥哥姐姐便叫他“糠猴子!糠谷子!”糠在农村,是下脚货,是斥其不成材的意思;而猴子则是机灵好动的,表达其无法管束。
石鲁机灵好动,在他成年以后仍然如此。这样一个男孩,在家族学堂中每日的功课却是背诵《三字经》、《诗经》,讲授《尔雅》。他12岁前后,冯氏家族学堂才改授新制课业,国、英、算之外,还有石鲁所喜欢的图画课。但引导石鲁学画的不是家庭教师,而是他家和外祖父家收藏的那些卷轴册页。他自学画画,成效显著,以至他的二哥冯建吴假期回仁寿,看到小弟永康所作六尺整纸的水墨中堂时大为惊异,决心请母亲准许小弟随他去学画。
小时候的冯亚珩,除了利用家中所藏的画卷册页之外,也与冯家庄园做装饰雕刻彩绘的民间工匠有很多接触,他每每看到工匠的手艺都惊诧不已,幼小的心里就已经埋下了艺术的种子。而1939年,冯亚珩抱着追求艺术的强烈热情和对旧思想、旧文化的抗争,离开了家乡,奔赴延安参加抗日。少年时期所形成的坚定执拗的性格,注定了石鲁一生与艺术理想不停地抗争与探索,也决定了他坎坷起伏的命运。
1940年,他将原名冯亚珩改为“石鲁”,与他最敬仰的两位“革命”者石涛与鲁迅有关。石涛“为艺术而艺术”的迷恋与癫狂,鲁迅对真理永不疲倦的探求精神和对黑暗势力开展战斗的革命意志。同时鲁迅先生也强烈地希望中国画有壮美、刚健、质朴,可夸耀于世界的美术作品。这些思想都在后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石鲁的写意绘画作品。
从一个大地主阶级的富家子弟“冯亚珩”,转变成为中国革命事业做文化宣传的文艺家,石鲁的远大志向和苦学精神,成为那个时代延安青年的精神缩影。他开始埋头努力地工作,在陕北的民间艺术中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到生活中画速写,搜集民歌,发现美。
1949年以前,石鲁主要从事大众美术的普及如漫画、版画、宣传画、连环画的创作,还做过舞台美术设计、报纸美术编辑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美术改造的思想指导下,来自延安的美术干部被分派到各个美术人才集中的院校和单位作为政治和业务骨干,石鲁随工作单位边区文协美术创作委员会由延安迁居西安,创作重点开始才由群众普及转向艺术提高。
在上世界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石鲁作为长安画派的引导者,提出了传统、生活、创造相统一的一系列艺术主张,体现着艺术发展方向与艺术本体规律的统一,这一风格取向深刻影响了西安地区的画家群体。在此期间,石鲁也将源于黄土高原的地域风貌自然特质融入其艺术创作中,并加以内化与升华,形成了粗粝浑厚、质朴雄强的个性艺术特征,成为长安画派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
只有文字文稿
受益良多❤️
读者 回复 @1688国际贸易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