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革命诗意山水画卷的殿堂气象——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19革命诗意山水画卷的殿堂气象——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00:00
11:45

听,述,了不起的中国文化。

在你收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国家领导人在会见外宾时,座位后面悬挂的绘画作品呢?这些体现了国家形象的主题性绘画创作,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此重要的绘画作品都出自谁人之手呢?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幅极为著名的现代殿堂绘画巨作——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层宴会厅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的诞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传奇故事呢?

第一部分,我先讲讲这幅画背后的故事。

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掀起了城市建设高潮,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等在内的首都十大标志性建筑相继落成。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国家精神象征意义的就是人民大会堂。光有雄伟宏阔的建筑物还不行,建筑的内里亟待有一批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鸿篇巨作,以丰富和装饰如此宏大的内部空间。

为此,中央有关部门邀请全国各地的著名画家来京作画,来布置和装饰这些建筑物。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宴会厅宽敞的厅堂里,需要布置一张大尺幅的中国画山水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和荣宝斋等单位受国务院办公厅委托,承担了此次任务,后经中国美协提名,决定邀请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联袂创作。

现在回头看来,这两位画家可都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传奇人物和画坛大家。傅抱石是江西新喻人,1933年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学。回国后从事美术教育,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教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毛泽东诗意山水画、革命圣地山水画,引领了一代新山水画风尚。

傅抱石接受这个任务时55岁了,而关山月比他小8岁,生于广东阳江,是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接到任务时,关山月正受中国政府委派,在欧洲主持“中国近百年绘画展”,他当时接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转来的国内通知,便在1959年4月底匆匆回国。与此同时,正在韶山写生的傅抱石也接到了国务院办公厅让他进京作画的通知。两人匆忙赶到北京后,未来得及休息,便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接见。陈毅告诉他们:人民大会堂通往宴会厅的过道里,原准备做一面浮雕,因时间紧迫,已来不及了,决定改为布置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画。

同时围绕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词义和意境,陈毅还具体提出“创作《江山如此多娇》,首先在画面上必须突出一个‘娇’字。既要概括袓国河山的东西南北,又要体现四季变化的春夏秋冬;不仅要表现‘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而且要描绘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要有江南又有塞北,要有长城又有雪山。只有在这‘多’的气势中才能体现出‘娇’来。”郭沫若还提出画面上应该出现一轮冉冉初升的旭日,并建议两位画家“一定要保持各自的风格,又一定要使画面求得和谐统一。”

傅抱石、关山月二人由时任国务院办公厅主任齐燕铭、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华君武陪同,前去人民大会堂考察现场,来到通往二楼5000人宴会大厅的过道间后,齐燕铭说:“你们创作的巨幅国画将悬挂在这里。”

两位画家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幅画至少要有5米高、7米宽,如此尺幅的巨制可谓前无古人;且以毛主席《沁园春·雪》的词义为题材进行创作,要在山水图像中体现出诗意和叙事情节。在创作草图期间,陈毅和周总理每周审稿两次,最终经过了多次协商和修改,集结众家的智慧,确定了最终草图。

之后,两人就在北京东方饭店开始了紧张的创作。到了9月中旬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的陪同下,来到人民大会堂现场做最后审定,周总理在赞扬、肯定同时,提出画面要加大,他明确地说:“至少要加宽两米,加高一米。”并提出太阳要加倍放大, 太阳上色要用最好的朱砂,才能永葆光辉。于是在两位画家日以继夜的修改创作下,画幅扩大到6.5米高、9米宽,直至当年9月下旬,这幅旷世巨作才基本大功告成

在十周年国庆的前夜,1959年9月29日晚上,巨作《江山如此多娇》装裱完毕,赶在国庆十周年盛典之际悬挂在新落成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这个场所,就是日后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外宾合照的地方,这也使这幅举世闻名的山水画巨制,在各种不同场合的报道中成为家国殿堂中艺术意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你可以查看文稿当中的配图,了解这幅画的面貌。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