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卢齐诺·维斯康蒂《洛可兄弟》(下):精神层面上的社会悲剧

35.卢齐诺·维斯康蒂《洛可兄弟》(下):精神层面上的社会悲剧

00:00
14:41

— 戴氏金句 —

《洛可兄弟》剧照 洛可和娜迪亚



整个故事围绕着“圣徒”洛可和“堕落天使”西蒙结构起来,如果把他们比作音乐的主部主题,两个参照的、对应的形象就是大哥和四弟。大哥是一个平庸、自私的形象,他像所有跟随整个家庭进入城市中的人一样,最后选择经营自己的核心家庭,他不想承担对于传统大家庭的责任。


《洛可兄弟》剧照 片头老大文森佐的订婚式



四弟西罗是一个正能量的形象,他进入城市努力地读夜校学习考到文凭,成为了一个技术工人。然后他自然而然地和一个姑娘恋爱,组建他的家庭最终融入整个城市的生活。他不拒绝、不逃避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但他并不像洛可那样几乎偏执地要拥抱家庭,以自己不能胜任的位置和力量把这个家庭紧紧地箍在一起。而且他深爱着母亲,不希望让母亲失望。


《洛可兄弟》剧照 西罗与洛可


《洛可兄弟》剧照 洛可与母亲



影片在其中有四个是成年人的五个兄弟之间,通过他们因个性差异而产生的微妙碰撞、结合和错落的映照中,形成了整个家庭故事的变奏。



影片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尾声与回声,它毫无疑问地推进、完善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所开创的全新的纪实美学。但是和典型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不同,在本片当中,社会已经不再是维斯康蒂所关注的重心,他更关注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人们的个性,人们的精神选择和人们的精神困境。所以观众会清晰地看到西蒙的堕落,看到诱惑的存在,看到洛可的演变和坚持。导演更多地是在精神层面上处理这样一个社会悲剧。


《洛可兄弟》剧照 洛可被迫目击娜迪亚被强暴



对应着影片这两个特征,影片中最为突出的电影视觉语言是成功地使用长镜头、全景镜头当中的连续呈现与特写、近景镜头的切换。影片当中至为残酷的一场——西蒙在洛可面前强暴了娜迪亚。导演通过全景、大全景、小全景的长镜头的连续拍摄来展现这个残酷的过程,同时他也成功地在视觉上展示了被迫作为现场目击者的洛可的心理波动,用近景、特写、大特写镜头呈现洛可的绝望而伤痛的表情,绝望而无力的哭泣的脸,构成这样的两极镜头之间的冲突,同时构成一种个性独特的视觉呈现。


《洛可兄弟》剧照 西蒙(左) 洛可(右) 娜迪亚(中)



在这个大段落当中最强有力的一个长镜头是兄弟两人持续地在城市中斗殴的场景,西蒙几乎是单方面地殴打洛可。这个场景通过使用大全景镜头,成功地通过几个因素呈现在观众面前:像现代荒城一样的,战后重建中的米兰城市,巨大的楼房,全新的街道,夜晚晃动的光影,空旷而没有个性与人味。在这样的空间当中,两兄弟迈着遭到重创后踉跄的步伐,整个过程中却丝毫没有任何和解的缝隙和空间。这是一场持续的殴打,持续的挣扎,两人下一刻几乎就要倒在地上,可是仍然绝望地奔逃并且追逐的过程。当这一幕发生在手足之间,发生在他们曾如此深情而此刻深情犹在的时候,就具有非常饱满的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


《洛可兄弟》剧照 娜迪亚



在这个五兄弟的故事中,穿插其间的最重要的角色是邻家的姑娘娜迪亚。她是一个风流、风骚的姑娘,是一个近乎于靠出卖肉体生活并游戏其中的姑娘。但她并不是一个职业妓女,在诸多的对白、场景当中,我们可以体认到这是一个被战后的严酷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女孩子迫不得已的选择。她玩笑似地讲到,她14岁的时候开始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更好的生活,尽管她后来笑着否认了,说那是玩笑,但我们大概可以知道那是绝对的真实。在故事当中,她是全部悲剧的由来。她引出了一出兄弟争夺女人的故事,但是在这故事背后是一个维斯康蒂酷爱的关于拯救、自我提升与巨大的颓坏、崩溃的力量如何把人们拽向深渊的故事。



故事的中后部分,最具有冲击力的是洛可和西蒙之间的 “相爱相杀”。但是作为一个女性观众,一个女性主义者,在我看起来其实更为挚痛的是娜迪亚如何通过自我毁坏来达成她对洛可的深爱的表达,以及她对这份全然没有女性位置的兄弟情的复仇。


《洛可兄弟》剧照



同样在一处长镜头当中,我们看到了西蒙最后杀害娜迪亚的过程。西蒙手持尖刀一次一次地插入她身体的致命处。我们看到娜迪亚的挣扎,当她的身体停止了挣扎抽搐而静止时,画面携带着一种巨大的悲剧感。


《洛可兄弟》剧照 西蒙持刀向娜迪亚



早在这部影片拍摄之前,维斯康蒂曾经说:“在我看起来,南方的重建,南方的经济复兴,并不能代表南方,我始终想倾听从南方发出的最更为深刻的声音,那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声音,那是一种文明的声音,那是一种人们重新获得道德,重新获得道德高度的声音。”这样的期待十年后终于在《洛可兄弟》这个来自南方的故事当中表现了出来。


《洛可兄弟》海报



在这部电影当中,画外音的应用非常精彩。影片当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场景是:长镜头跟拍某一人物,当人物离开画面时以画外音的方式留存在视觉空间当中。


《洛可兄弟》剧照 一家人庆祝洛可得冠军



这是洛可的凯旋,是在宴会上说出带着韵律的祝酒词的喜剧场面,这个快乐的、盈溢着亲情的场景,为一身是血,已经成为一个杀人犯,成为一个不再有人能够保护或拯救的,彻底的堕落者西蒙的出现作了铺垫。



在这个场景当中,多重声音所构成的社会的也是心理的空间的表现是非常精到的。洛可对西罗说出他没有向众人念出的祝酒词,它关于故乡,关于回归,关于绝不奢侈的饱含痛感的乡愁。


《洛可兄弟》剧照 杀人后的西蒙回家



这个段落对应着影片的最后一个段落,西罗和小弟弟卢卡在工厂当中的对话。西罗对弟弟说:“也许你是唯一一个能够回到故乡的人,但是你怎么能找到故乡呢,因为故乡也变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层面的表达,即“你永远不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而是现代化进程的无情的摧毁。空间的改变不仅仅是建设或进步的标识,它也是将我们每个人篆刻在空间当中的生命记忆彻底抹除的过程。我们丧失了我们的来处,我们也丧失了我们的归所,我们都成为鲜艳的无家可归者,成为城市中的漂泊者。


《洛可兄弟》剧照 卢卡手抚过洛可的海报



非常有趣的是,维斯康蒂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导演和世界电影史上的传奇,他在很多很多的访谈当中说:“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是这个世界上的弱者,我无法在这个社会当中为自己赢得位置。”这也是他赋予洛可这个角色的形象。尽管他是冠军,他是成功者,他受万人瞩目。最后的长镜头场景当中,小弟弟的手抚过贴满街头的洛可的海报,洛可是如此的有名,但是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最终全部的努力都没有意义,他没能挽救他的哥哥也没有能够挽救他的家庭。他不可避免地再一次成为最残忍的过程的目击者,目击着这个家庭最终的崩坏。


导演维斯康蒂与主演阿兰·德龙



在阿兰·德龙晚年的回忆录当中,他说:“我相信维斯康蒂对我抱有某种柏拉图式的爱情。”而在人们的窃窃私语当中,经常怀疑这个爱情是不止柏拉图的。这正是那个时代的另外一个印痕。在故事当中,维斯康蒂只能选择黑色电影的技巧:室内的场景是一个投在毛玻璃上面的重重黑影,导演用这样的手法来暗示西蒙曾经向那个男人卖身。同时,他也以这种极端压抑的,带有天主教特有的罪恶感的方式去表现兄弟之间的情感,这是一种近乎于压抑的激情的爆发,大概在告诉我们在那样的一个性少数完全地被排斥的时期,同性恋作为一种罪恶,一种罪行隐秘地存在。尽管晚年的维斯康蒂用《魂断威尼斯》第一次去直视这样的“不伦之爱”,然而这样的压抑在《洛克兄弟》当中留下的只是隐晦的情感表达。


— 电影课词典 —


  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柏拉图式爱情根植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同性恋爱风尚。



  魂断威尼斯



《魂断威尼斯》是1971年由卢奇诺·维斯康蒂执导,德克·博加德、罗莫罗·瓦利、马克· 伯恩斯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位艺术家因为沉醉于追求青春与美,而不幸丧失性命的故事。


— 导演名片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