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谁都看不懂的李商隐

097. 谁都看不懂的李商隐

00:00
13:02



谁都看不懂的李商隐


你好,我是混子哥,回到唐朝学唐诗,欢迎收听混子曰:少年唐诗课。


这是咱们的第97堂课:谁都看不懂的李商隐。


上一集咱们说到啊,李商隐这个人,堪称大唐第一扫把星,给谁做手下就克谁,要当他老大首先就得命硬。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唐诗江湖里被称为“晚唐第一人”。他的诗歌风格,开拓了唐诗全新的境界。今天,混子哥就来跟大家好好唠唠李商隐的诗。


上一集我们盘点了李商隐的一生。他关心朝政,却一辈子没做过大官;无心陷入党争,却因为自己的靠山被牛李两党嫌弃;想要在幕府谋个出路,却被迫辗转……可以说李商隐这辈子,心情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悲苦、郁闷、忧虑中循环往复。心里攒着话,那自然就想往外说啊。但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朝廷腐败、政治黑暗,哪里是能让人随便说话的呢?所以李商隐的心里总是积攒了浓烈的情感,却不能轻易袒露。这个时候他只有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那就是——写诗。


我们先来简单看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诗: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据记载,这首诗是写在李商隐的第二任靠山,岳父王茂元过世之后。这时的李商隐突然没了靠山,在官场上本就寸步难行,又正好撞上母亲去世,还要回家守孝三年。在这种时候,李商隐路过乐游原这个高台,一时感慨万千,登上高台写下了这首诗。


不知道小伙伴们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在讲杜甫的时候说过,一直以来诗人都有“登高必赋”的传统。而杜甫的《登高》就是登高诗中的经典。杜甫的那首《登高》感情非常外露:“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孤独凄凉感溢于言表。


但咱们来看看李商隐这首登高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说天快黑了,这个时候作者心情不大好,为了排遣郁闷,就驾着车登上了乐游原。李商隐登上高台之后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晚霞满天、余辉映照,好一幅壮丽的夕阳晚景。所以这个时候诗人的心情变好了吗?下一句画风一转,“只是近黄昏”。就是说景色之所以这么美,因为是日落西山,天色将黑啊。这里的黄昏仅仅是指天色吗?显然不是。在李商隐眼里,自身的前途、国家的命运,都像这就要落下的夕阳一样,已经在沉沦的边缘。短短四句诗,没有一句明确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但迟暮之感、沉沦之痛却清晰地通过诗句表达了出来。


这就是李商隐诗歌的一大特色:感情浓烈却不外露,思虑深沉,却往往欲说还(huán)休。如果说上面那首《乐游原》大家体会还不明显,咱们再来看这一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李商隐在四川的时候寄给远在长安的亲友的诗。作者全诗没有一个字说自己苦,只是用亲人询问归期作为开头,接着描写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在连绵的秋雨下,李商隐却在寻问,什么时候才能再和亲人一起秉(bǐng)烛夜谈,一起来回味这巴山的秋雨呢?后两句的询问非常巧妙,是李商隐幻想着日后的某一天,和亲人一起,再来回味今日的处境。想象中日后的团聚和现实中今日的凄凉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今日诗人内心的凄苦和孤独。你们看,就简单的两句诗,却绕了好几个弯,明明在今天,却要去想后天,想的后天还是后天一起回忆今天……哎哟不行了不行了,反正混子哥是已经晕了。但就是这样曲折婉转的表达方式,让这首诗更加值得回味。而这种曲折婉转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李商隐所独有的。


说到这儿有的小伙伴就要说了:“就这?不就是难懂一点吗?怎么就是晚唐第一人了?”别着急,我们接下来来看最能体现李商隐诗歌艺术的——无题诗。这些诗一共有几十首,要么题目就叫“无题”,要么就是取诗歌的前两个字作题目。很早之前我们就讲过,诗歌的题目往往是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非常直白,比如前面的《登乐游原》或者《夜雨寄北》。而这直接取诗歌前两个字的取名方法,取了……也等于没取。


这些无题诗特别在什么地方?我们来看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写的什么呢?题目不用看了,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来看诗句的字面意思: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华。庄周翩翩起舞,在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寄托于杜鹃身上。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在太阳的温暖照射下,蓝田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好了,混子哥翻译完了,大家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觉得像自己期末考试的时候摆在面前的数学试卷,每个字都认识,这连起来……是啥意思?别紧张,也不用怕,这首诗,千百年来,没有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搞懂了的。连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都说过:“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所以这首诗,也被称为“千古第一谜诗”。


那这首诗为什么这么难解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商隐极其频繁的用典。大家看看这首诗: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基本上是一句一个典故。除了典故,还有大量的意象。锦瑟、蝴蝶、杜鹃、珍珠、蓝田玉等等。就像是开典故意象展览会一样。关于李商隐的这个习惯,还有个传说。说李商隐写诗的时候要把典籍整整齐齐码在书桌上才开始写,就像水獭(tǎ)捕到鱼先不吃,先在水边摆一排,就像在祭祀一样。所以李商隐也有个外号,叫作獭祭鱼


本来吧,单独的典故和单独的意象都有特定的象征含义,可是当他们放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究竟要指代什么。我想除了李商隐,估计没有人能百分百地说出来。


所以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说怀念死去的妻子的,有说自伤身世的,有说是表达对女子的爱慕思念之情的。简直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李商隐。可是无论对他的主旨理解如何,有一点,千百年来从没有人否认过。那就是这首诗:美,而且美出了一种新的境界。


既然是用典,那就不是真实的。无论是庄周梦蝶还是良玉生烟,都给人一种缥缈的超现实的感受,让你朦朦胧胧地看到,却摸不到。可是对人来说,越是看不清,就越想去看清。梁启超先生在前面那句话之后还接着说过:“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是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而这,就是李商隐的高超之处。他的无题诗,大多都是这样。给你一种不可理喻的、朦胧的美感,在打动你的同时带着一种不可知的吸引力。


所以简单来说,李商隐的诗歌感情都非常浓烈,但表达却不直接。诗中的情思往往幽深缥缈,曲折丛深。读他的诗就像在探索一片热带雨林,眼前的景色永远是朦胧但无处不充满美感。他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朦胧的情思和朦胧的境界。这种创造,扩大了诗歌的感情容量,提供了诗更细腻更复杂的表现方法。在盛唐、中唐将诗歌写绝了之后,又为诗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所以李商隐,是当之无愧的“晚唐第一人”。


好了,听完这集的小伙伴,如果你能模模糊糊感受到一些李商隐想要表达的东西,那恭喜你,你算是和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ercurygjj

  • TQ天漓

    我觉得吧,李商隐就是闲的

  • TQ天漓

    庄周?是不是还有个胖头鱼

  • 进口图咯哦

    好好加班富贵花女大主宰下班回家那你

    听友418249033 回复 @进口图咯哦: ????

  • 吃了牛逼糖的我

    终于抢到沙发了……

    涵小嘟 回复 @吃了牛逼糖的我:

  • 开在三九

    1.7万 😭😭😭

  • 陆陆lulu828

    感觉声音有回声

  • 1385012sqql

    1393613btip 回复 @1385012sqql: 你是怎么搞出我的图片的?!

  • mercurygjj

  • 听友418249033

    是啊

    听友418249033 回复 @听友418249033: 好看吧这是我的小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