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67期:30岁之后,无法平衡家庭和工作,光鲜的背后藏着这些真相!

2020-967期:30岁之后,无法平衡家庭和工作,光鲜的背后藏着这些真相!

00:00
16:31




对于已经做了父母的80后来说,“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已经成为了他们无法回避的难题。


世事难以两全,80后父母们只能在“一手孩子,一手工作”的生活夹缝中艰难穿行。


他们习惯了事事包揽,也习惯了为孩子提前做好一切,却总是忘记了自己也需要休息和放空。


做父母,是一次艰难的考验,也是一次甜蜜的修行。


欢迎来到第3话——80后父母事业与家庭的平衡难题。


如果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所收获,别忘了文末点亮【在看】


前几天,发小周楠发了一条朋友圈。

 

她在外地工作,一两个月回一次家。

 

每次收拾行李时,2岁多的儿子都会哭着说:“妈妈不要走。”

 

最近,她攒了长假,回了老家,满心喜欢地想与儿子亲近,儿子却怯生生地扭头躲开了。

 

看到儿子眼里的陌生和恐惧,她既心疼又自责。

 

可是,抱紧孩子,就不得不放下工作;拿起工作,就腾不出手来抱孩子。

 

《新周刊》的一项调查发现:80后父母中,92.05%的人都认同“陪伴就是最好的亲子教育”这一观点,但只有75.92% 的人能在下班后以及周末陪伴孩子。

 

究其原因,是养孩子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确实让人难以平衡。


“生儿难,养儿更难”,已经成为中国年轻父母养育孩子的普遍现状,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在生活的暴风雨中负重前行。


与80后的第 3次对话
【“工作与家庭,我该如何选择?”】



兼顾事业和家庭,是最大的谎言 


360创始人兼CEO周鸿祎,曾经发过一条朋友圈:“我的人生竟然如此失败,没有任何意义。” 引发众人猜测后,他在微博发文解释:


“最近状态不好,挫败感源自平衡不好工作和家庭的无能。” 


多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成功人士,也会在家庭和工作中分身乏术。

 

为人父母,谁不是既想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又想给孩子衣食无忧的生活?

 

然而世事难两全,不管你做了哪种选择,都要承担这背后“顾此失彼”的代价。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妮·玛丽·斯劳特,曾认为事业和家庭是可以达到平衡的。 


那时,她的工作弹性大,时间自由,丈夫也跟她一起分担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为她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直到后来,她当上了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 


每周五天的工作日,她都没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小儿子年纪尚幼,大儿子进入青春期,隔三岔五就需要她回家调解矛盾。 


时间久了,她和丈夫两个人都因为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疲惫不堪,她只好放弃了政坛上的追求,重新回到了大学。 


这段经历令她深刻领悟了一个道理:


“你可以拥有一切,只是不能在同一时间拥有一切。” 


80后的父母既放不下孩子、又抛不开工作,他们只能踩在事业与家庭的钢丝上,苦苦维持着平衡。 


那些看起来事业成功、又家庭和谐的人,一定是有人在看不见的地方做出了牺牲。 


因为完美平衡事业和家庭,本来就是个漂亮的谎言。






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不必硬扛 


文化学者于丹说: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的过度保护,不仅会让自己非常辛苦,也会让孩子缺乏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

 

懂得适时放手,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日本一档综艺《初遣》,记录了小朋友的成长故事。


节目组要求父母给年纪尚幼的孩子安排任务,并让他们独自出门完成。


其中,有一位叫心和的5岁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妈妈要求心和独自乘公交车,分别到三家店铺购买庆祝节日用的食材,再乘车去往外婆家。 


随着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原本情绪高涨的她,也逐渐感到了害怕。 


但是她没有退缩,而是不断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往前走。 


寻找店铺时,她不小心迷了路,看着陌生的街道和人群,惊慌失措地哭了起来。 


可想到自己尚未完成的任务,她便能迅速调整情绪,开始询问路人方向。 


最终,她顺利采购完毕,到外婆家与妈妈汇合。 


这一路的曲折,虽然令妈妈和节目嘉宾十分揪心,可心和勇敢冷静的表现,也让所有人都感到欣慰。 


七年后,节目组再度回访,发现从小培养的独立意识,让心和比其他的孩子更加开朗自信,也更有担当。


在父母眼里,孩子似乎需要大人一丝不苟地照顾,才能顺利健康长大。 其实,孩子远比父母想象中强大,小小的他们也可以独立探索世界。 


父母的成功,不在于活成孩子的铠甲,而是帮助孩子变得更独立坚强。


因为再强大的父母,也只能给孩子一时的庇护,不能永远为他们遮风挡雨。


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里更加游刃有余。




虐童乱象频出,保姆安全问题堪忧 


综艺《我家小两口》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演员杜若溪打算复出拍戏,想找保姆来照顾年幼的孩子。 


可是,接连面试了二三十位阿姨,也没有找到满意的。 


有网友吐槽她太过挑剔,她解释道:“因为我们家被保姆伤过心。”


原来,孩子4个月大时,家里来了一位保姆李阿姨。 


她对李阿姨热情友好,她的妈妈更是把李阿姨当成姐妹,晚上甚至跟她睡同一个房间。 可一家人对保姆的善待,并没有换来保姆对孩子的善待。 


有一次,杜若溪从家里的监控中看到,李阿姨哄孩子睡觉时,为了省事,抱着孩子使劲地上下晃动。 


这种行为,容易让孩子患上摇晃综合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颅脑内部或者大脑附近位置出血。


保姆的安全问题,并非是某一个家庭的个例。 


郑州一小区居民楼的电梯内,一名保姆因孩子哭闹,抡起拳头猛锤孩子的头部、腹部和背部。


苏州一位王先生,查看家中监控时也发现,孩子闹脾气、不听话时,保姆便会勃然大怒,三分钟内竟殴打孩子十几次。


深究背后原因,一是保姆与孩子没有血缘关系,不一定心疼孩子;二是很多保姆都缺乏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家政服务员90%为进城务工妇女,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17%的人“从未参加过培训”,63%的人“只接受过一次培训”,持证上岗率不足10%。”

 

保姆质量的良莠不齐,成为了孩子健康安全的巨大隐患。

 

不到万不得已,没有父母愿意提心吊胆地把孩子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如果实在无法亲力亲为,也一定要在挑选保姆时擦亮眼睛,在相处过程中保持警惕,不要将孩子置身于安全隐患之中。




盲目与人攀比,被焦虑感压垮 


印度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个“望女成凤”的故事。 


服装店老板和妻子,为了让女儿进入贵族幼儿园,不惜买学区房、托关系、找中介,甚至不择手段地挤掉别人的名额。 


在他们看来,如果女儿上不了好幼儿园,就意味着学不好英文、不适应社会,然后被孤立,走上歪路,甚至违法犯罪……


电影或许有些夸张,可现实生活中,为了孩子焦虑的父母并不少见。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中显示:68%的受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仅有6%不焦虑。 


他们的焦虑,往往来自于对自己孩子的不满,总是认为别人家孩子出类拔萃,自家的孩子一事无成。 


在这种盲目的比较中,父母变得愈发焦虑、浮躁,不仅给自己徒增了压力,也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说:


“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父母,就是焦虑的父母。”

那些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让自己的心态保持淡然平和,并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无限可能。

 

香港女歌手陈美玲,曾与邓丽君齐名。 

退出歌坛后,她悉心教导子女,三个孩子相继考入世界一流的斯坦福大学。  


而她的教育秘诀,就是从不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她说:


“比较,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能力。


每个人都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要教孩子接受自己,相信自己。”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如同种子生根发芽,需要温暖来呵护,更需要耐心来等待。

 

悦纳孩子的平凡、丢掉不切实际的期盼,用爱和温暖耐心陪伴他们长大,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


给80后父母的3个有用小贴士

太宰治说过:“成年人的世界是条巨大的枷锁,碰一下就要流出血来。”

尤其是身陷两难境地的父母们,想给孩子优越的生活,又害怕缺席孩子的成长。


那么,在兼顾事业的同时,父母如何为孩子提供陪伴与照顾呢?

 

抓住碎片化时间,提供高质量陪伴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日理万机,却丝毫没有错失孩子的成长。 


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会选择回家吃晚餐,听孩子们讲述学校趣事、表达最近的感受。 莫米·诺奇说:


“陪孩子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去挤总归是有的。” 

 

比如早上起床后陪孩子做做互动游戏,带孩子一起准备晚餐时聊聊天,入睡前陪孩子外出散步或者阅读绘本等。

 

只要足够有心,父母总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有些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处理 


蔡少芬曾在微博晒出5岁小女儿做饭的照片。 


下面有人提出质疑:“做饭要用到菜刀还有灶火,作为父母,不担心年幼的孩子受伤吗?” 蔡少芬则大方回应:


“做饭是最简单的锻炼,担心孩子受伤也是正常的心理。
但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们会在一次次跌倒和起身中,学会承担责任。 


这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走向独立的必要途径。


承认自己无法面面俱到,不必过分苛责自己 


很多父母会因孩子不好好吃饭睡觉,走路说话学得慢,不小心磕碰到等问题,陷入深深的自责。 


他们把自己活成了“付出型人格”:将太多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并优先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导致自己不堪重负,心理崩溃。 


其实,父母无论怎么选择,都无法避免非议——选择事业,会被指责不照顾家庭;选择家庭,会被抹杀牺牲和付出。 


父母也无法在生活中面面俱到,累了就休息,做不好就调整方式,只要你为孩子的付出问心无愧,谁都没有资格轻易指责你。


成为父母,是一场最艰难的修行,也是一生最柔软的幸福。 


前方有无法预知的狂风骤雨,也有向阳花开的岁月静好。 


你的事业,是保护家人最有力的铠甲;你的陪伴,是治愈孩子一生的良药。 


生活很难,但你要让孩子相信:


“爸爸妈妈再忙,也会毫无保留地爱你,竭尽所能地陪你。”

孩子会理解父母的选择和取舍,也会体谅父母的心酸和不易。

 

点个【在看】并转发,愿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孤单,每个父母的心中都不留遗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官柴柴

    日本没有人贩子吗?

  • 上塘童嘉乐幼儿园徐赛

    相信孩子能能做到

  • 521一切皆美好

    在看

  • 不喝_奶茶Cha

  • 听友217284819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