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精讲《心经》。
在前面几讲当中,我用尽量简单通俗的方式,向各位听众朋友介绍了学术界的比较新的研究,研究什么?研究就是《心经》这部经的来龙去脉,或者我把它称之为《心经》的生命史,或者它的身世。
我想毫无疑问,我们要精讲一部经典,那么了解这部经典是怎么来的,肯定是精讲的题中应有之意。说句实在话,如果我们要把《心经》这个神秘而奇特的身世或者来龙去脉,做详细的叙说的话,几十讲的篇幅都不一定够。毫无疑问,我们是没有办法这么去做的。所以,在这里,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 对于这样一部我们自以为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佛经,而我们对它的来龙去脉其实并不一定了解。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想我还是要就《心经》的身世问题,用简短的几句话来做总结。
第一句话,现在《心经》我们都知道有好多译本,有八种译本,这译本分别被归在比如鸠摩罗什、玄奘等等这些大名鼎鼎的译经大德的名下,这一点我们都要存疑,这应该不能用翻译来说这部《心经》了。
第二,从各方面的证据来看,《心经》是在中国被制造出来的,开一句玩笑是made in china,或者用德文讲,***(德语)更妥当一点,它是在中国被制造、组装出来的一部经典。这第二点非常重要。
第三点,这部经典后来倒流回了印度。玄奘是最有可能将这部经典传回印度的人,玄奘也是最有可能将这部《心经》翻译成梵文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僧人翻译的,但玄奘的可能性最大。
另外还有一点,玄奘虽然不是《心经》的译者,像我们习以为常的认为的那样,但他在《心经》的定型、传播、翻译成梵文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换句话说在《心经》的传承、传播的过程当中,玄奘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心经》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多语言的译本,我们讲到过《心经》有藏文的译本,当然是一个篇幅比较大的译本,有和田语的译本,新疆古代和田那一代的方言的译本,有苏特语的译本,有回鹘文的译本,它有很多译本《心经》,那么更不用说《心经》后来传到了汉语佛教圈,比如说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那么在这个地域里边流行的基本都是玄奘的译本。所以玄奘在《心经》的传播过程当中,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值得向各位朋友做一个介绍。
《心经》不是两个最主要的译本,一个归在鸠摩罗什翻译名下,一个归在玄奘翻译这样的名下吗?但是,从中国佛教史来看,一般来讲,鸠摩罗什翻译的译本,它的流行程度都要远远超过玄奘的译本。因为玄奘翻译的时候他非常纠结,不像鸠摩罗什相对的自由,考虑到中国僧人的接受程度,我们的行文的习惯,考虑到辞藻的华丽和通顺,玄奘更看重的是如何精确的翻译。所以鸠摩罗什的译本往往比玄奘的译本要流行。
然而《心经》不是,《心经》被挂在鸠摩罗什名下的译本,几乎就没有流行过,流行的是挂在玄奘名下的译本。当然我们前面强调过,不能说这是玄奘翻译的,应该说是他传承,并且尽可能经过他一些编撰和编订的。
最后一点很有意思,我也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在唐朝的时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有意思,被称为《多心经》。就波罗密多最后“多”字被拿出来被称为《多心经》的,并不称为《心经》。《多心经》指的就是挂在玄奘翻译名义下的那个译本。
所以我想用最简短的方式为各位来做一个总结,那么关于《心经》的身世问题,它的来龙去脉问题,咱们就先为您介绍到这里。好,接下来咱们就进入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重要佛经的经文本身的精讲。
首先我们当然要从经题开始,这部经的经名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般若。般若梵文是***,很多朋友会觉得奇怪,连音节数都不对,***怎么会翻成般若呢?这一点一定要为各位听众朋友做强调。古代梵文打一个不完全恰当的比喻,就好比是文言,但是古代印度还有好多俗语,梵文叫***,好多俗语,也就是有好多方言。
那么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最早传进来的往往不一定是梵文的经文,不是从梵文直接传过来的,而是通过各种方言俗语的中介传过来的。而***在俗语当中它的发音类似于在今天巴利语当中的发音***。所以它是两个音节,因此这个很早就被翻成了般若。
般若是什么意思呢?般若是特别的一种智慧的意思。这个智慧跟我们世俗的智慧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圆满的智慧,是一种无漏的智慧,没有漏洞的,没有缺漏的,没有缺憾的智慧。而我们世间的智慧比较接近于某种意义上的聪明,它总会有些缺憾,总归不圆满。
好,那么有朋友会问,为什么这部经的时候还用音译般若,不把它翻译成智慧呢?这是有道理的。
首先,就像刚才我们讲的,用“智慧”不足以完全的对译“般若”。
第二,在佛经的翻译史上,是有一些翻译的规则的。比如就有五不翻之说,就有五种情况是不翻的。哪五种情况?
第一,多含不翻,就是一个梵文的字或者词或者名称,它含有多种意义的,就不翻了。用音译。9:34此处重复)比如佛的尊号,佛有很多尊号就不翻了,因为每个称号包括很多意思。
第二种叫秘密不翻,它的意思很秘密,没有办法用大白话翻译过来,比如说各种各样的咒语***,或者像《心经》里边后面我们会讲到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这就不翻,因为它很神秘。
第三,尊重不翻,要对它有一种敬畏心,有一种尊重性,这种情况不大好比较轻率的把它翻译成中文的。比如般若翻译成智慧,不太对,分量不对、不够。
第四种叫顺古不翻。古人已经这么翻了,已经大家都习惯了,约定俗成了。比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觉。他翻过来,但是大家都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就不翻了。
第五,此方无,不翻。印度有的东西,在中国不一定有,翻不过来,比如说庵摩罗果,这种果子印度常见,但是这种植物在中国没有,所以就用庵摩罗果这样的音译,而不再把它翻译,因为翻不过来,咱们这儿找不到一种对应的果子。
像这样的这种规矩,是在佛经翻译的历史当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
所以般若就不翻了。那么,般若,我们已经知道跟世俗的聪明和智慧有区别,它当然要高于世俗的智慧。按照佛教里边的说法,般若还分好多种,或者它有好多种样态,那么般若到底还细分成哪几种?我们留待在下一讲,为您进行讲述。今天这一讲我就先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咱们下一讲再见。
能把背景声音去掉不
欧阳询楷书心经作于贞观九年,当时玄奘法师34岁。贞观二年西行取经,贞观十九年回到大唐长安,先在弘福寺译经,后于大慈恩寺译经。署名玄奖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欧阳询所书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字不差。可见“心经”很可能在唐以前已玉定。
李四_10 回复 @1386556azsh: 有道理
废话太多了。
怡章鱼 回复 @听友234608064: 《心经》一直有说是伪经,所以讲的繁琐些,可以倍速听。(不过您能划出几分钟来听讲,真的很不错👍)
我觉得呀,钱文忠老师讲的很好呀,讲经是一种挑战,讲深了不行,浅了也不行,必须的鼓励老师,这种文化经典,想学还真难呀,又有多少人在平台分享这些东西呢。好的一些文化不能太神秘了。
果子狸没有毒的 回复 @天天向上liang: 对,说深了不亲下民,说白了过于繁琐
肯请更换垫乐
太啰嗦了
怡章鱼 回复 @1398810yaoe: 《心经》一直有说是伪经,所以讲的繁琐些,可以倍速听。(不过您能划出几分钟来听讲,真的很不错👍,末法时代能因为你我的这点点时间来的晚一些吧)
钱老师讲得真好!非常喜欢听!感谢🙏🙏🙏
太墨迹了
怡章鱼 回复 @浮生三省: 《心经》一直有说是伪经,所以讲的繁琐些,可以倍速听。(不过您能划出几分钟来听讲,真的很不错👍,末法时代能因为你我的这点点时间来的晚一些吧)
钱老师讲得很好,背景音乐就是噪音,太干扰了。
能否把背景音乐拿掉!
剑胆琴心_hd0 回复 @篷窗追忆: 能去掉,点音效,人生独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