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从闪电谈起

13.1从闪电谈起

00:00
06:55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讲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第一节,从闪电谈起。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用笔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再用笔的一端靠近小纸片,可以看到,小纸片会被吸起来。

    在这里,摩擦过的笔能够吸引小纸片这样的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笔带了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一种性质。

      这种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那么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呢?是创造了电荷吗?

     我们知道,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正常情况下,质子带的正电荷与电子带的负电荷相等,所以物体不带电。但不同的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使物体的负电荷多于正电荷,从而使物体带负电。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就会失去电子,使物体的负电荷少于正电荷,从而使物体带正电。

     所以说,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的转移。(注意不是质子的转移,也不是正电荷的转移)。

       得到电子的物体会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会带正电。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正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而丝绸会得到电子带负电。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负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了电子,而毛皮会失去电子带正电。

   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正电荷。

   另一种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负电荷。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将两个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时,会发现它们相互排斥。

将两个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时,也会发现它们相互排斥。

将一个带正电的玻璃棒和一个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时,会发现它们相互吸引。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者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放电现象。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我们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呢?

在实验室里用一种叫做验电器的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主要结构有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两个金属箔正常情况下是闭合的。


当带正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这两个金属箔由于失去电子带上了同种正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当带负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从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金属箔上,这两个金属箔由于得到电子带上了同种负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当不带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不会张开。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金属箔是否张开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确定物体带了什么电,可能是带负电也可能的是带正电。

所以说,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注意没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静电现象。我们对于静电的应用有:静电喷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等。这些的原理大部分是给物质微粒带上某种电荷后,这些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

我们生活中,电风扇扇久了之后,扇叶上会积累大量的灰尘,主要是因为,扇叶在扇动时,与空气摩擦,摩擦起电,使扇叶带上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被吸附在扇叶上。

静电也会造成危害,所以我们需要防护,比如利用物体尖端容易放电的现象,在建筑物的高处安装避雷针。

在油罐车的尾部安装一根铁链也是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危害。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道题目: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细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靠近。如果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带什么电呢?如果小球被排斥,那么小球带什么电呢?

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异种电荷之间互相吸引。所以如果小球被吸引,那么这个小球带负电或者不带电。

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如果小球被排斥,那么这个小球带正电。

在分析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吸引有两种情况,可能是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也可能是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而排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这一节我们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_金蓝_

    。。。。

  • 大小便可自理未来可期

    发音绝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