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期“墨子号”的成功与中国式的科技创新 王建宇演讲1

108期“墨子号”的成功与中国式的科技创新 王建宇演讲1

00:00
34:46

微信和听友遨游了108期嘉宾带给我们的深奥但有价值的量子信息世界,感受了中国科技人独特的创新如何勇攀世界第一。今日与您继续分享:主讲嘉宾王建宇的演讲整理版。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国在航天领域面临着怎样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态势?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融合能否使中国的高技术从跟踪到引领?拥有了量子技术,人类生活方式会有怎样的改变?


3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量子卫星总指挥王建宇做客文汇讲堂“人文解读‘四大未知疆域’(太空深海极地网络)系列讲座首讲,主讲《“墨子号”的成功与中国式的科技创新》,与对话嘉宾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著名科普作家李淼进行了深入讨论。


当量子密钥能保护每个人隐私时,如何回看“墨子号”卫星



大家都知道,物理学在20世纪前期主导着科学的发展,其中有两大发现——1900年普朗克发现量子力学,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狭义论,从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言,量子力学的贡献要大于相对狭义论。量子力学被誉为最难懂的学科,而“墨子号”卫星的科学原理源于量子力学的分支——量子信息学,其中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最为前沿。  


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召开了量子力学第五次国际会议,量子力学基本形成规模。这张合影被广传集中了地球上三分之一智慧,里面可以看到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外,还有量子力学世界里的功勋科学家,如普朗克、海森堡、玻尔、薛定谔等等。这些科学家发现了量子世界中几个重要的原理,比如:阐释不同条件下分别显示波动或粒子性质的“波粒二象性”;粒子介于0和1之间的“量子叠加态”。也发现了量子的“测不准原理”和“不可克隆原理”,后者使量子通信成为至今被证明的最为安全的方式,“墨子号”原理就据此而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wowcqc

    比记者说得清楚,虽然还是没彻底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