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100集英文,100集中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的就可以永久收听。
相关阅读
年份:1719年
作者:【英】丹尼尔·笛福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中文文稿
大家好。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史蒂芬妮·德古耶教授。她将为我们介绍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
大家好,我是史蒂芬妮·德古耶,我目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研究。我的领域是英国文学,但是我也喜欢结合法律史、政治等角度来研究文学。
17世纪初,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在诗集《祷告》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是整体的一部分。”
这首诗的结尾曾经由海明威引用,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你而鸣。”
多恩写下这些诗句时或许有其宗教意图,然而,他却实实在在地拔高了“人与荒岛”这一母题的内涵。他想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其他个体的扶持,哪怕他的一举一动,也和周围人息息相关。荒岛文学便是对这一命题的试验、挖掘与拓展:一个人在脱离社会的情况下,会遇到些什么样的问题?他又是否真的能“远离”社会?而作为荒岛求生文学的鼻祖、也是这一母题下最为重要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以上这些问题的绝佳素材。
荒岛、以及荒岛之外的生活
《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它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17世纪下半叶的水手,鲁滨逊·克鲁索。全书以第一人称写成,正是鲁滨逊本人讲述了他的传奇经历。
全书开篇,鲁滨逊从他的家庭背景出发,介绍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他出生于约克市一个上流家庭,是一家中的小儿子。从小,他的父亲就希望他能够学法律,但他本人却对航海情有独钟。他辜负了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劝诫,执意出海。他初次出海便遭遇了风暴,险些葬身海底,当时有一位船长告诫他:“你应该把这次出海看作一个警告,不要再航海了。”
但鲁滨逊依然故我,再次出海。这一次,他被掳到了摩洛哥,做了两年奴隶,又最终逃离了奴隶主之手,跟着一艘葡萄牙商船去了巴西。在那里他见识到了种植园一行的蒸蒸日上,便投身其中,并大获成功。只可惜,鲁滨逊不安分的天性再一次让他蠢蠢欲动起来;在巴西居住了四年后,在几位缺乏劳动力的种植园主的提议下,鲁滨逊决定再次出海,去几内亚走私一些黑奴回巴西。
天有不测风云。前往几内亚的途中,鲁滨逊一行人遭遇了飓风。他作为全船唯一的幸存者绝处逢生,流落到了一座荒岛上。
接下来,鲁滨逊用近乎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如何拼尽全力,从失事船只的残骸上找到了一些日用品。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些食品酒水、枪支弹药、衣物和工具,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驯养了几十头山羊、又为自己修建了安身之处——他将这两处住所称为“庄园”,甚至还自己造了一艘独木舟。
鲁滨逊就这样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十五年。一天,他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并发现偶尔会有食人土著来到岛上。他解救了其中一位被俘虏的野人,把他命名为“星期五”。从此,星期五就成了鲁滨逊的仆人,鲁滨逊教会了他英语,也教给他基督教义。
后来,在解救了两名陷身食人土著之手的俘虏之后,鲁滨逊最终离开了荒岛,回到英格兰,又前往巴西,寻找自己的财产。他发现,在自己离开的几十年间,自己的种植园始终运作着,还赚得了丰厚的利润。在故事的最后,鲁滨逊卖掉种植园,回到英国,成家立业,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以上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大致内容。全书于1719年出版,最初的标题是《关于一名叫做鲁滨逊·克鲁索,诞生于约克镇,并因为船难而独自生活在美洲海岸边、靠近奥里诺科河口的一座小岛长达二十八年的水手的神奇的冒险故事》。出版时,笛福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书中,再加上这本书采取了第一人称视角,这导致很多人误以为此书是一个自传性的真实故事。这一想法显然有些荒谬,因为书中出现了大量浪漫元素。但是在当时,很多人之所以阅读这本书,是因为航海这一题材对当时人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这本书刚一出版就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它最初的批评者是当时的雇佣文人查尔斯·基尔顿。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通过让笛福和他笔下的鲁滨逊、以及星期五对话的方式,用滑稽的手法批评了全书作为叙事文本的粗糙与低劣。此外,他还批评书中缺乏一以贯之的宗教信仰:鲁滨逊最初是新教徒,却在来到巴西后为了购买种植园改信天主教,此后又数次更改自己的信仰。这些在基尔顿看来都是书中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之处。
即便如此,《鲁滨逊》一书依然成了畅销之作。全书出版于1719年4月,而截止那一年年底,这本书已经再版了四次。到1900年,这本书光是英文版就出了两百个版本。这本畅销书始终没有被人们视作高雅文学,而是隶属于大众文学,这和笛福本人的写作风格、以及当时的创作风气息息相关。
面向普罗大众的“非虚构”作家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出版于笛福59岁那年,当时的笛福作为一位写作者已经自成一家。然而,尽管笛福作为小说家闻名于后世,但在此之前,他笔耕的园地并不在现代人所谓的“小说”这一领域。而他的一生,要论波澜壮阔,也丝毫不亚于鲁滨逊。
丹尼尔·笛福于1660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和鲁滨逊一样,他也在家中排行老三。他的父亲经商颇为成功,但是他们家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他们家原本姓“福”(Foe),笛福自己在这个姓氏之前加了“笛”(de)这一前缀,好让它听上去更有贵族色彩。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家得主、南非作家库切在创作以《鲁宾逊漂流记》一书为蓝本的后现代小说时,就将作品取名为《福》。
笛福早年也曾经商为生,从事袜业、以及酒水生意,还开过一家砖厂。但他屡遭失败,还多次因为债务缠身而锒铛入狱。在此之后他开始了政治写作,成为了一名小册子作者(pamphleteer),这种短小又易于传播的出版物在当时很受政论作家的欢迎,也往往引导着社会上的公众舆论。笛福最初的作品是他在37岁那年出版的题为《关于一些问题的观点》的宣传册,旨在推动社会与经济变革。
后来,1702年安妮女王登基,开始了对不信奉英国国教的新教徒(Nonconformist)的迫害。笛福本人也是这些新教徒中的一员。为了表达他对这些高压政策的不满,笛福发表了一部讽刺作品,题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他在其中以反讽的手法提出了该如何高效消灭各种教派。起初,这篇反动文章是匿名发表的,但很快公众就知悉了作者的身份,笛福也因言获罪,再次入狱,还被安上了煽动诽谤的罪名,其惩罚则是头戴枷锁游街示众。而按照传统,围观群众为了羞辱示众者,往往会向他投去鸡蛋和石头。据说,笛福在狱中不甘示弱地写下了《枷刑颂》一诗,就是这首诗歌,让人们向游街的笛福投去了鲜花,而不是石块。笛福的传记作者还说,“古往今来,遍观整个英国,只有笛福在头戴枷锁之后还能声名远扬。”
出狱后的他开始为安妮女王收集情报,还被派往苏格兰促成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联合——这就是日后大不列颠王国的雏形。
由此观之,笛福的一生不可谓不精彩。他曾四处经商游历,曾蹲过牢狱,也曾上过英国中央刑事法庭。可以说,鲁滨逊所遭遇过的一切,笛福也经历了大半。
出狱后的笛福还遇上了英国史上最严重的飓风——1703年的大风暴——并据此写下了《飓风》一书。这是英国史上最早的关于风暴的详细记载,还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新闻报道的开山之作。
同一年,笛福创办了报刊《法国时事评论》(A Review of the Affairs of France),详细跟进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情况。正值英国的普通民众开始广泛阅读的时期,而人们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也助长了新闻业的蓬勃发展。笛福的一生曾为众多杂志供稿,撰写的宣传册也有250种之多。他对新闻业的贡献更是让后人将他称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因此,可以说,在动笔写作《鲁滨逊漂流记》之前,笛福始终以其非虚构写作闻名于世。而即便是被现代人称作小说的《鲁滨逊漂流记》,它的源头依然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鲁滨逊的原型是当时一位名为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水手,他曾独自一人在太平洋的荒岛上生活了四年多的时间。而笛福,就是在阅读了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故事以及大量相关资料之后,创作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荒岛求生文本。
除了《鲁滨逊》一书之外,最近因为疫情又重新进入公众视野中的《瘟疫年纪事》,同样也是笛福晚年根据真实资料创作的小说。这个故事逼真地记录下了1665年瘟疫肆虐的伦敦城内的景象,而鉴于瘟疫发生时,笛福本人不过是个5岁的孩子,不少人猜测,他的资料源自他叔叔的记录。而新闻从业者的写作习惯让笛福的“虚构”作品也始终带着非虚构的烙印。作为一位嗅觉敏锐、擅长抓住公众眼球的作者,笛福能写出《鲁滨逊》这样风靡一时的作品也并非偶然:这本书原本就是17、18世纪时代精神的产物;但同时,它又像是一块海绵,让一代代读者都能从中挤压出丰富的内涵。
众说纷纭《鲁滨逊》
《鲁滨逊》一书自从它出版的年代开始就吸引了大量批评家的注意力。在这本书的阅读史上,著名的诠释也屡见不鲜。
最早关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读者中,就包括了18世纪著名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卢梭曾对人类的自然状态——也就是政治权威和社会契约出现前的状态——进行过多方探讨,在他看来,自然人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他们按照自己淳朴的天性生活,在这个没有纷扰的世界中,人人生而平等、自由,这种生活简单而快乐,是尚未经过复杂社会的腐蚀的纯真年代,也是人类回不去的原乡。这也是为什么卢梭在讨论教育的《爱弥儿》一书中,将《鲁滨逊漂流记》定为爱弥儿人生中要读的第一本书,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自然教育,教会人们如何自力更生,如何在无依无靠、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脱离社会的偏见”,在社会的框架之外行事,“根据事物的真正用处”对自己的处境做出判断。因此,对于卢梭来说,荒岛求生并不像小说《蝇王》中刻画的那样,因为资源匮乏而充满了各种困境,相反,孤岛成为了让人回归原始自我的乌托邦。
卢梭对《鲁滨逊》的讨论没有涉及到“劳动”这一主题。关注这一主题的另有其人:他们就是研究“理性人”、或是“经济人”假设(Homooeconomicus)的经济学家。他们所关心的是,假设人的思维模式是完全理性的,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利益最大化,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如何行动。而《鲁滨逊漂流记》就为检验这种假设提供了一个舞台。
“鲁滨逊经济”指的是最简单的经济系统——也就是在缺乏大型社会组织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生产劳作来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自给自足意味着这个系统内不存在经济交换和市场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们做决策的依据不再是这些物品的交换价值以及售卖这些物品的利润空间,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们的需求有多迫切。
然而,这样一种只关注鲁滨逊在孤岛上的经济生产的解读其实忽略了小说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在荒岛之外,鲁滨逊身处在一个复杂的、趋近于全球化的贸易世界之中,他在巴西的种植园、以及他所参与的黑奴贩卖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但当我们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荒岛上时,这一切都被隐在了幕后,各个国家对海上霸权的争夺、以及海上的贸易往来也都遭到了忽视,整本小说变成了一个仅仅讨论劳动与生产、讨论如何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对这样一种“鲁滨逊经济”的解读模式有所不满,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绝对的单个人经济并不存在,就连鲁滨逊的生活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给自足。从最开始,鲁滨逊从失事船只中找到的各种工具、食物、种子就是不可或缺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完成此后的生产活动。此外,尽管在岛上的这么多年,鲁滨逊一直过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他返回英国后的资本完全来自于他那位于巴西的种植园,而不是他本人的劳动所得。
在这个意义上,《鲁滨逊漂流记》是最典型的大航海时代的产物,也只有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会催生出鲁滨逊这样不安分的心灵。这本书出版于18世纪初,而书中的时间背景在17世纪下半叶。在西方世界,从15世纪开始,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便投身于地理大发现之中,他们扬起的风帆在广袤的大洋上越行越远。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再到后来的英国、法国,一个个海上帝国粉墨登场,对海上霸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英国也在贯穿17、18世纪的英荷战争中逐渐走向强盛。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掀起了金融革命,银行业、投资、信贷、海外贸易纷纷发展起来。一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这场革命揭开了全球化的序幕,英国的海外势力也开始稳步扩张,并最终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日不落帝国”。
这次金融革命不同于18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工业革命,也不同于此前西班牙等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行为。英国并不是通过占有与殖民完成对财富的掠夺,而是通过在世界各地开辟诸多新市场,完成对资本的积累。
著名爱尔兰小说家,《尤利西斯》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曾经把《鲁滨逊漂流记》看做是英国殖民主义的象征:他认为鲁滨逊就是“不列颠殖民者的真实原型。他体现了盎格鲁-萨克逊的全部精神:他像男子汉一样独立,又对自己的残忍不自知,他坚持不懈,脑子不快却又十分高效,他崇尚实用,虔诚,沉默寡言,又精于算计……”
但是我想,我们或许不应该把鲁滨逊在荒岛上的行为简单地等同于殖民主义或殖民行为。“殖民”一词有着“隶属于宗主国”的意涵,因此,殖民地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分支,一个国家的资金也可以通过殖民地流通回宗主国。但是在小说中,鲁滨逊的岛屿和英国之间的关系非常模糊,我们也很难说他是在用英国的名义进行殖民。而尽管鲁滨逊曾说过这座岛屿的主权通过继承归他所有,还说自己是岛上的国王,但这更多地意味着这座小岛从财产权上而言是英国的所有物,而不是说英国通过掠夺占有了这座小岛。
即便如此,这本书依然讲述了一个欧洲人在荒岛上的求生故事,而当这位欧洲人遇到从附近岛屿前来的食人土著时,他显然觉得自己高出他们一等;而他和星期五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对等的主仆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欧洲殖民主义的寓言,即便它未必就像乔伊斯所说,象征了英国殖民主义。全书的最后出现了英国叛乱者、西班牙人、以及星期五的家人,但鲁滨逊并没有因为国籍,而对那些英国人高看一眼,相反,他似乎和西班牙人交情更好。在这个意义上鲁滨逊更像是一个擅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投机者,大英帝国的国籍对他来说或许不见得比其他东西更为重要。
经久不衰的荒岛传奇
除了卢梭、马克思、以及詹姆斯·乔伊斯之外,文学批评界自然也对《鲁滨逊漂流记》投去了很多关注。尽管在《鲁滨逊》出版的年代,“小说”一词尚未出现,但书中奇特的、天马行空的内容依然让后人将它追封为“第一部现代小说”。
著名文学评论家伊恩·瓦特(Ian Watt)可以说是笛福研究的奠基人,是他在1957年出版的《小说的兴起》一书中将笛福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仔细探讨了鲁滨逊与现代个人主义(modern individualism)的关系,并将鲁滨逊看做是现代独立自足的个体的代表,还沿着马克思·韦伯的思路,分析了鲁滨逊性格中深受新教工作伦理影响的一面。
当然了,今天的学界会对“第一部现代小说”这一点做出更复杂的界定,因为用散文、而非诗歌进行叙事是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文体,绝非笛福的首创,但《鲁滨逊》一书不同于此前作品之处,或许在于它关注的是如何根据个人经历对一个人物进行描述。这里的人物不同于此前的文学描写对象:鲁滨逊没有很高的社会出身,他不是国王,也不是贵族,而是一个普通的中产商人——换言之,是一个普通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代入其中的角色。而这正是这本小说的“现代”的一面:在此前的文学作品中,大多数故事的主角、尤其是悲剧的主角永远高于普通读者,没名没姓的普通人往往只能作为喜剧角色出现。而直到17、18世纪,商业革命和金融革命逐步展开,文学作品的读者群也开始逐步扩大——直到这时我们才开始看到,商人、或者与商人处在同一社会阶层的小人物开始变成了冒险故事中的核心人物。
此外,这部作品提供了大量与情节无关的多余细节,我们知道鲁滨逊吃什么用什么,甚至知道他在哪一天具体驯养了几头羊。我们很少在此前的文学作品中看到这些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因此,虽然“第一本现代小说”这一名号或许有所夸大,也包含了某种命名上的时间错乱,但《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确实在上述几个方面有别于此前的叙事作品。
自从《鲁滨逊漂流记》问世以来,荒岛求生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文学母题可谓是历久不衰。这本书得到了广泛的翻译与传播,改编版、插图版也层出不穷。在叙事文学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个二级体裁,就叫做“鲁滨逊式小说”(Robinsonades)。
《鲁滨逊》的变体是如此之多,到了十九世纪,甚至出现了女性版的鲁滨逊故事。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也曾写过数本深受《鲁滨逊漂流记》影响的作品,他的小说《神秘岛》可以被看做是科幻版的鲁滨逊故事,在书中,五位流落荒岛的逃亡者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在一座火山岛上开荒种田,甚至还用有限的工具与材料制造出了炸药与玻璃。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一书,也把荒岛求生作为了全书的背景设定。只不过,在《蝇王》中,流落荒岛的是一群没有成人指引的孩子,而整个故事借由看似纯真的孩子,揭露出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而即便我们没有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的原著,荒岛求生的故事作为一个符号也在当代文明中随处可见。这本书像是一个完美的寓言,展现了人类孤身一人、远离社会时能做什么,也引导我们思考人类是否有可能彻底远离社会、远离他人。它是思维的试验场,这场实验甚至比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关于自然状态的抽象理论思辨走得还要远。
—————————————————————————————————————————
史蒂芬妮·德古耶教授给对《鲁宾逊漂流记》感兴趣的听众推荐了以下三部作品:
第一本是玛丽·雪莱的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这本书和《鲁滨逊》有着相似的神秘氛围;
第二本是诺贝尔奖得主库切于1986年出版的小说《福》(Foe)。全书的叙述者,是一位流落到鲁滨逊所在小岛的女性,而女性在原本的《鲁滨逊》一书中,几乎可以说是缺位的。这本书在很多意义上都对《鲁滨逊》进行了大胆的反拨。
第三本书是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伊本·图斐利的哲理小说《哈义·本·叶格赞的故事》。这部作品很有可能是笛福在写作《鲁宾逊漂流记》时所参考的雏形。全书讲述了一个流落荒岛、靠自己探索世界的孤儿的故事,并借此探讨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此外,德古耶教授还推荐大家阅读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作《克鲁索在英格兰》(“Crusoe inEngland”),这首诗同样通过女诗人的视角对鲁滨逊的故事进行了有趣的重写与变形。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中文版由哈佛大学博士 白贲 撰稿、编译。英文版由Galen Beebe、Zachary Davis制作。
这本书真的很棒,而且很有名,我都看了好几遍了
这个婴儿的配音实在是让人头皮一麻(´-ω-`)
我是第三个评论的人,很了不起,哈哈😄
《哈义·本·叶格赞的故事》很难找到呢
哇!这几期的好棒!点赞👍
很好,解读角度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