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
从第五年破土而出开始,它就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高度就能突破15米。
原来竹子把所有的努力用在了伸展地下根系上。
这就是“竹子定律”。
可是,有多少人,还没等能熬过那3厘米就偃旗息鼓了呢?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
1991年,张嘉译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留在北京发展,干杂活、跑剧务、当副导演。
活没少干,但仍旧只能艰难度日,几年之后他回了老家,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
可在老家的那几年,他发现能拍戏的机会很少,为了接更多的戏锻炼自己的演技,他决定重返北京,继续当北漂。
那一年,他30岁。
接来下的十年时间,他拍了十七部电影和上千集电视剧积累经验。
《菜根谭》说:
“伏久者飞必高。”
多年的跑龙套生涯,既提高了他的专业技能,也增加了他的生活阅历。
2009年他终于凭借电视剧《蜗居》,一炮而红,此后片约不断,跻身一线。
正如他自己所说:
“在成名前自己演戏演了20年,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正是这个过程,将自己的演技提高到了爆发期。”
《老子》中有云:“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意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人生需要储备,只有经得起磨难,扛得起责任,付得起努力,将根扎深,再不济,能也大器晚成。
《礼记﹒祀器》中也有句话: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不改柯易叶。”
这里将竹的精神人格化,就是让世人明白:
“做人当如竹,守其形,不随波逐流;
固其心,刚柔并济;坚其志,不屈不挠。”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有什么人生开挂,只不过是厚积薄发。
成功不是只进不退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太阳和风聚在一起想比试谁的力量更大。
他们找了一个老者,打赌谁能让老者脱下衣服,谁的力量就强大。
即便风使尽全力吹,老者却始终把衣服裹得紧紧的,风只得灰溜溜下了台。
轮到太阳的时候,它用自己温暖的阳光照耀在老者身上,老者觉得热,很快便脱下了衣服。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去实践的人却很少。
《三国演义》中,魏国灭掉蜀国之后,派羊祜镇守襄阳,防止东吴进犯。
羊祜上任之后,执行了一系列的怀柔政策:
减少边境巡逻士兵,用来种地,以至于原本不够支撑一百天的军粮,到了年底积存够用上十年;
吴国的降兵想回国的,他一律应允;
在军营中他也是轻裘缓带,身边侍卫也就十来个人;
不管东吴守军陆抗虚张声势也好,引君入瓮也罢,他都稳如泰山,绝不主动出击。
打猎时,交待属下绝不允许侵犯吴国边界,与陆抗同时间狩猎时,会派人将吴国箭矢射杀的猎物送还。
羊祜的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襄阳百姓的爱戴,也让陆抗忌惮,自此,再不进犯襄阳。
《道德经》中有云: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竹子遇劲风时,会运用自己的弹力,随风倾斜,卸去劲道,等到狂风过后,竹子仍旧挺拔峭直。
敌强我弱时,不妨用柔软的方式、温和的方法以及合乎礼仪的手段,拖延时间,迷惑敌人,挫伤对方的士气之后,先发制人,并能取得奇效。
成贤不是奴颜媚骨
苏东坡有诗云:“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竹子一生历经春夏秋冬,不管是暴风骤雨、烈日炎炎,还是雪欺霜冻、冰封雾罩,它始终绿意盎然,从不低头。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身处在一个贪墨横行,民不聊生的年代。
面对严嵩权倾朝野却搜刮民财,面对嘉靖帝不体恤百姓、只顾玩弄权术,海瑞不仅洁身自好,并且向腐朽的封建皇权发起了挑战。
尽管同僚一个接一个地来规劝他,上司也恐吓威逼他,就连金字塔顶端的嘉靖帝本人也放下脸面向他示好,想收买他。
但是,他始终不为所动。
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是,他却做好了承受这个后果的准备:
几次三番向王用汲托孤,上书骂了嘉靖帝之后回家就买了一口棺材。
孟子曰: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人活一世,谁人不贪生?
可是海瑞却并没有为了多活几年,就违背自己的本心,对现状视而不见,或者与腐朽皇权同流合污。
为了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为了让天下百姓能够轻徭役、活出一个人样,他舍小家,舍自身,以其铮铮铁骨的侠骨柔肠、高风亮节,直面腐朽的朝堂。
竹子内里空心,好似人虚怀若谷;外在笔直,好比人刚直不阿;四季常青,如同人顽强不屈。
如今生活节奏变快,每个人都好似绷紧了一根弦。
只有在低处时经得起诱惑,前进时听得进人言,困难时扛得住艰险,才能成就我们自身的高风亮节。
《诗经 · 卫风 · 淇奥》有云: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做人当如竹,不随大流,坚定自我,不急不躁;
做人当如竹,以弱制强,顺势倾伏,不卑不亢;
做人当如竹,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吐不茹。
愿我们都能如竹子一般,懂得积蓄力量,厚积薄发,以柔克刚,成就自己的风骨。
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