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生是一串数字,健康是前面的1,什么才华、成就、功名,那都是后边的0,有了1后边所有的0都有意义。如果没有1,那么0再多也是一场空,确实健康问题非常重要。
范仲淹在给孩子们讲完读书学习为人处世以后,也认认真真谈到了健康问题。原文是这样的,“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门才起立,宗族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所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丧其志哉!”这段话的意思就是,青春年少的时候,千万不要陷入体弱多病的困境,日常生活中怎么能不注意健康养生呢?自家门户才刚刚立起来,宗族还没有受到恩赐,虽然有点文学上的小名气,但是还没有得到国家的任用。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按照平常人的性情和方式去做事情,放纵自己的身体,任由自己的志向泯灭呢?
在嘱咐完孩子以后,范仲淹又跟弟弟说了几句话,“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著功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贤弟请放宽心,好好修养身体。 生活虽然清贫,但求身体安康,这是最重要的。家庭的日常生活清苦一些,这是读书人的正常状态,减去家里多余的仆人就可以了。建议你多花一点时间读一点道家的典籍。另外看到长寿又健康的人,向人家请教一下日常生活是怎么做的,这样在健康养生方面就会有所收获。
通过这段话大家看到了,范仲淹的弟弟身体不太好,另外家庭生活有点清贫,这位弟弟恐怕是有点怨言。所以范仲淹认认真真提醒他,清贫的生活,简朴的日子,这是读书人的正常状态。另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节约开支的措施,比如把多余的仆人都遣散了,这是一个好办法。
同时,他给自己的弟弟传授了两个学习健康养生知识的好办法。第一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那些健康长寿的人,你就跟他聊一聊,请教一下他是怎么做的,这个方法效果很好。比如说我就遇到一个寿高90多岁的老先生,向他请教健康养生的方法,老先生说最主要的就是管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方面少说话少生闲气,另外一方面要管好饮食,过去人是饿死的,现在人都是吃死的,吃的太多,吃的太好,吃的太饱,这对身体都是伤害。还有过日子要学会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一定不能太用心,一定不能太当回事。我觉得这些话里边都包含着生活的大智慧。确实,遇到健康长寿的老者,向人家请教请教,或者干脆就闲聊几句,对自己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正所谓见高人不能交臂失之。
范仲淹接着又给弟弟提供了第二个建议,要读一点道家的书,这些书里边包含着很多人生的道理,包含着很多健康养生的智慧。请大家注意一下,诸子百家各有侧重,从总体上看,儒家主要关注人和人的关系,道家主要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佛家主要关注人和自我的关系,法家主要关注人和权力(或者人和规则)的关系。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为人处世经验不多,理解不深,恐怕你要学点儒家的知识了;如果你在团队里边位高权重当领导了,你就得学点法家的知识;如果你心里烦恼特别多,日子过得特别纠结,精神状态不好,恐怕你得学点佛家的理念; 如果你体弱多病,身体总闹小毛病总告警,恐怕得学点道家的典籍。
比如说读读老子,读读庄子,读读《黄帝内经》,我觉得《黄帝内经》当中有一段说的特别经典,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乃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觉得这段话说得特别棒,可以成为我们大家日常生活的养生指南。其中,有很多理念都特别重要、特别关键,比如说养生要从日常生活入手,要注意饮食起居,一定要过有规律的生活,要注意自我节制,养生重在养神等等。道家把人的自然寿命称为天年,天年是多大岁数?两个甲子120岁。大家看看现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刚活到一半60多岁,身体健康就不行了,精神萎靡了,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内脏也出问题了,这些都是不注重日常养生带来的恶果。
在跟兄弟谈健康养生问题之后,范仲淹又跟侄子谈了为官之道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事,以光祖宗。”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你做官以后要处处小心谨慎,不要做欺上瞒下的事情,对同僚要多尊重多礼让,跟他们和睦相处,一旦有什么事情尽量多和同僚商量,不要和手下那些当差的人去商量。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不要纵容家人亲属、老乡故旧,到属下去经营牟利做生意。你自己要坚持清廉的原则,认认真真清心做官,切不可动营取私利之心。你看看你老叔我自己是怎么做的,我从来就没有做过谋取私利的事情,自家把事情做好,我们家家都把事情做好,大家共同努力来光宗耀祖。
在这段话里边,范仲淹很犀利的谈到了一个问题,在当时的官场上,一旦某个人做官了以后,他的亲人家属或者同乡同学就会利用他的职权来做生意谋利。这样的情况今天我们在身边也会看到,范仲淹就很认真提醒自己的侄子,千万不要那样去做,那样做的话很容易导致贪污腐化、损公肥私的事情发生。他告诉自己的侄子,做官就好好做官,认认真真为国家办事,为老百姓办事,不要动谋取私利之心,这样是最好的。而且他语重心长地跟侄子说,你看看你老说我做官做这么大了,也从来没有谋取过私利,没有搞过经营项目。 除此之外,范仲淹还提醒侄子要处理好同僚关系,要多注意礼让,跟人家和睦相处,有事向人家请教,跟人家商量,这些都是范仲淹在职场当中处理人际关系的独门心得。
关于范仲淹的职场关系还有一段佳话,范仲淹自己不光是一匹千里马,而且他也是一个好伯乐,他非常乐于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推荐人才。在范仲淹发现和推荐的人才当中,最著名的有三位,一位是名将狄青,一位是名相富弼,还有一位宋代的大儒张载,这位张载就是著名的横渠先生,他讲过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年轻的时候热衷于谈论军事,甚至想招募民兵去收复被西夏占领的土地。当时21岁的张载写成了《边议九条》呈报给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范仲淹敏锐地发现这个年轻人是可造之材,将来可成大器,所以就指点他从军事转到儒学上,要苦读书做学问,在范仲淹的指点之下,张载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有关于范仲淹推荐人才,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话说当年范仲淹在浙江做官,他非常善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他的很多部下经他推荐都升职了。在团队中有一个叫苏麟的人,因为外出办事时间比较长,不在范仲淹眼前,所以就没有受到他的推荐。看到别人都得到了推荐和提拔,苏麟有点委屈,他就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诗其实是在暗示范仲淹——范大人,那些离你近的人得到了你的推荐和提拔,我离你比较远,所以我就没有这个机会。他们那些人是近水楼台是向阳花木,我跟他们一样我也很努力,我也有一定的能力,可惜我就是没这个机遇啊。
范仲淹看到这首诗以后觉得这个年轻人很聪明很机智,后来考察一下他的业绩,发现他确实是个有才华的人,于是范仲淹专门给苏麟写了推荐信,很快苏麟也获得了升迁,后来就留下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典故。
范仲淹不光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他还是文学家。除了我们大家熟悉的《岳阳楼记》之外,他还有很多诗文传世。举个例子,在《西厢记》里边有一首词特别打动人心,内容是这样的,“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实这首词是有出处的,范仲淹就写过一首类似的词,内容是这样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我相信,《西厢记》的作者在写这首词的时候,肯定受了范仲淹的启发和引导。
北宋初期,文人写词一般都写的是男女之情,风格都比较香艳,内容上往往是卿卿我我,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而范仲淹写的东西雄浑壮丽、苍凉大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被广为传颂的《渔家傲》,开篇有几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说,范仲淹的这种风格对后来的苏东坡、辛弃疾都是有直接影响的,从香艳婉约到雄浑豪迈,在北宋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范仲淹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解读历代家书家训,咱们下次接着讲。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往往都会愈加理性,不做情绪的奴隶,更不随意透支自己的健康。
赵老师选择做学者,不坐秘书从政是智慧的选择
用诸子百家平衡自己
赵老师的课,醍醐灌顶,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分享,践行
北宋文学发展在军事实力上面,不管是人才还是实力,都要强了好多呢
北宋人才济济
好
宋词或许美过唐诗,读书的时候深深爱上。
老师讲得好!推荐大家多多转发赫赫朋友听
儒家关注人和人的关系,道家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佛家关注人和自我的关系,法家关注人和权利规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