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节选)
主播:赵宇航
剪辑:苏玉琦
德国革命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组成部分。当时的德国是一个由众多君主国组成的联邦国家,保持着封建割据的局面。在革命风潮的影响下,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德意志各邦爆发了革命和起义,并在初期取得巨大成功,各邦的自由派资产阶级组成了法兰克福国民议会来领导全德意志的革命,但是,在封建势力的反扑和资产阶级的背叛下,德国革命遭到镇压遂告失败。
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了德国的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他们仍坚信革命高潮会再次到来,并着手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以便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道路和方向。《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书就是恩格斯为此目的而作。书中文章完成于1851年8月至1852年9月之间,并于1851年10月25日至1852年10月23日陆续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的《德国》栏目里。这部著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起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对错综复杂的革命历史事件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研究的典范。
在这一切场合,起义者真正的战斗的力量,是首先拿起武器与军队作战的城市工人。一部分最穷苦的农村居民,即雇农和小农,一般是在冲突爆发后参加了工人的队伍。资本家阶级以下的一切阶级的青年,大多数至少曾一度参加了起义的队伍,但这一群颇为混杂的青年人,一到事态的严重时刻,便很快减少了。
工人阶级参加了这次起义,正像他们也会参加其它起义一样,——只要这种起义能清除他们在取得政治统治和实行社会革命道路上的一些障碍,或至少可以迫使那些势力较大而勇气较小的社会阶级采取一种比他们以前所采取的更坚决更革命的方针。工人阶级拿起武器时已清楚地认识到,从直接目的来说,这次起义并不是它自己的斗争;但它仍然执行了对它来说是唯一正确的策略:决不让任何以它为垫脚石的阶级巩固其阶级统治,除非这一阶级至少给工人阶级提供一个为他们自身的利益而斗争的自由场地。在任何情况下,工人阶级都力图使事情达到危机状态,这一危机不是使整个民族坚决果断地走上革命道路,就是使革命前的状况尽量恢复,从而使新的革命不可避免。在这两种场合,工人阶级都是代表整个民族的真正的和被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因为它尽量加速革命的进程,而这个革命对于文明欧洲的任何一个旧社会都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没有这个革命,文明欧洲的任何一个旧社会都休想较安稳较正常地继续发展它的力量。
至于参加这次起义的农村居民,他们大半是这样投入革命派的怀抱的:一部分是由于捐税过重,一部分是由于压在他们身上的封建义务过重。他们本身没有任何主动性,总是尾随在举行起义的其它阶级的后面,在工人与小手工业者小商人阶级之间左右摇摆。他们站在哪一边几乎总是由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的。雇农通常是和城市工人结合起来;小农民私有者则倾向于和小资产阶级携手。
这个小资产阶级可以被认为是1849年五月起义的领导阶级。因为,在这一次,运动的中心没有一个是德国的大城市,所以小资产阶级便能够掌握运动的领导权。而且,我们已经知道,这次维护帝国宪法和德国议会权利的斗争,正是同这个阶级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在一切起义地区所组织的临时政府中占大多数的都是这一阶级的人,因此,从它们活动的范围就正可以判断,德国的小资产阶级究竟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将要看到,它除了使托付给它的运动遭到失败而外,什么也不能做。
长于吹牛的小资产阶级,在行动上十分无能,而且不敢作任何冒险。商业交易和信贷业务的细小规模,深深地影响到这个阶级的性格,使它缺乏魄力和进取心,所以它的政治活动也自然具有这些特点。而事实上,小资产阶级是用漂亮的言词和吹嘘它要完成什么功绩来鼓励起义的;一当起义完全违背它的愿望而爆发起来,它就急于攫取权力;但它使用这种权力只是为了毁灭起义的成果。每当一个地方的武装冲突到了危急关头,小资产阶级就十分害怕所造成的、对他们是危险的局势:害怕接受了他们的浮夸的号召而认真武装起来的人民,害怕已经落在他们手里的政权,尤其是害怕他们被迫采取的政策会给他们自己、给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他们的财产带来的后果。人们不是希望他们真的像他们常说的那样,为了起义,可以不惜牺牲“生命财产”吗?他们在起义时不是不得不担任官方职务,因而在失败时就有失去自己的资本的危险吗?而在起义胜利时,作为他们的战斗主力的胜利的无产阶级不是就一定会把他们赶下台来并根本改变他们的政策吗?这样,小资产阶级就被种种互相矛盾的危险团团包围,它除了让一切都听天由命之外,再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它的权力了;因此,它当然也就失去了取得胜利的小小的希望,而把起义完全断送了。小资产阶级的策略,更确切些说,小资产阶级的毫无策略,到处都是一样,所以1849年5月德国各个地方的起义,也都是由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恩格斯在本书中从经济基础、阶级结构、革命中各阶级的表现等方面科学地分析了1848年到1849年德国革命的原因、性质和动力,全面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整伞背叛过程,再次强调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恩格斯认为,“要研究革命必然爆发又必然失败的原因”,“不应该从一些领袖的偶然的动机、优点、缺点、错误或变节中寻找,而应该从每个经历了动荡的国家的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首先是工人阶级大多数并不是受雇于现代工业巨头,而是被小工业者雇佣,在缺乏现代生活条件和生产方法的同时,他们也普遍缺乏现代思想。在革命爆发时,大部分人的诉求是恢复行会和中世纪的手工业者公会”缺乏更先进的革命主张。 其次是农民阶级中,富裕农民是‘处于大封建地主与小农、农业工人之间的阶级”,他们会同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其余小自由农、封建佃农和农业工人能够积极投身革命,但是由于他们〞分散在广大的地区,难以达成多数人一致,所以他们无法胜利从事是独立的运动”,而“需要跟随城市居民的引领”。最后,在尚未占据足够政治力量的资产阶级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介于大资本家和无产阶级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