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与法之间,他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在情与法之间,他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00:00
12:10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思想之一,它可以“经国家”、“序人民”,也可以“正性情”、“明是非”、“节万事”。所以孔老夫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意思是说安定国家、治理百姓,没有比用礼更好的办法了。


既然如此,如果你是一方官员,你的亲人有求于你时,做为父母官的你,又该如何用“礼”来处理呢?我们不妨从唐朝开国大将军张镇周的故事中寻找答案。


镇周宴客 赠帛泪流 官民礼隔 不得交游

唐朝舒州有一位叫做张镇周的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因病离开了人世,由伯父和婶娘还有亲戚们将他抚养长大。后来他跟随李渊,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唐朝开国大将军。等国家安定后,唐高祖任命他为舒州都督,而舒州正是张镇周的家乡。临上任前,他一直都惦记着报答曾养育过他的故乡亲人,于是先回到往日居住的旧宅中,看望父老乡亲。

家乡的亲人们知道张镇周要回来了,大清早就在村口守候着,伯父和婶娘看到多年没见的镇周,都开心地掉下了眼泪,族里的亲人们见了镇周,都高兴地奔走相告:“镇周回来了!镇周回来了!”张镇周看到亲人们的欢喜之情十分感动,于是对大家说:“镇周一定会尽心治理好舒州,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张镇周为了感谢大家对他的养育之恩,便准备了许多酒菜,把亲人们都请到家中,解开为官而梳起的发髻,与大家坐在一起,就像以前一样,与亲人们开怀畅饮。大家看到镇周为官富贵后,还没忘记他们,心里有说不尽的欣慰和欢喜。

夜深人静,偶有几声蛙鸣。而此时的张镇周却怎么也睡不着,眼前总是闪现出乡亲们欢迎他回乡的场景。自己从小父母双亡,是伯父、婶娘和乡亲们把他养大成人,此恩比天高、比海深,怎能不报答?皇上委派我到家乡任职,是对我的信任,假如他日有乡亲私下找我办事,我又该如何是好呢?如果徇私枉法,又岂不是辜负了皇恩?自己在情、礼、法之间又该如何平衡呢?
宴席持续了十天。就在第九天的傍晚,张镇周送走亲人们后,来到书房,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良久,他抬起头来,目光刚好落在皇上赏赐给他的帛金等宝物上,心里似乎闪过一道亮光……

到了第十天,亲人们都吃得很尽兴,眼看宴席就要结束了,大家都向镇周表示谢意。张镇周先鞠躬回礼,很恭敬地对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承蒙大家从小对镇周的照顾,养育之恩没齿难忘,如今又有皇上的厚爱,才有了今日的镇周。所以镇周决定把皇上赏赐给我的一箱金帛分给大家,算是我对各位亲人的一点心意。我知道金帛再多,也比不过大家对我的恩情。”

说到此处,张镇周话语有些哽咽,含泪接着说:“我今天还能够与大家欢乐畅饮,明天我就要赴任,成为舒州的都督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礼法、上下是有区别的,我就不能够再与大家如此亲密地交往了。全舒州的百姓都是我的父母亲人,我也要对他们负责,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以后如果有照顾大家不周的地方,还请多多见谅!”

听到张镇周声泪俱下的肺腑之言,亲人们都感受到他清廉公正的满腔正气和对亲人们无限关爱的赤子之心,在场的人都十分敬佩。于是伯父带头表态说:“镇周上任后,咱们绝不要求他对我们有什么特殊的照顾,给他添麻烦。”大家听了都应声赞同。

很快,镇周宴客、流泪赠帛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舒州百姓都很敬佩这个新任的都督。即使是亲戚朋友触犯了法令,张镇周也一视同仁。从此舒州境内风气肃然,民风淳朴,政通人和。

以舒州人的身份而做舒州的都督,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一味守法,会伤害了亲情,徇私又违背了法律,而违法、伤情都不合礼。张镇周的做法,可谓将“礼”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宴请亲友,赠以厚礼,临别泣泪涟涟,既真诚重情,又让大家明白了事理,遵守了公德,在法与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使亲情、法律都得以保全,因此被之后历朝历代的官员所效仿,堪称后世的楷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