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秉琦先生的一次召见
毕业离校前,发生了一件令我很难忘的事情。
有一天,苏秉琦先生突然派人来找我,专门把我叫到他在北大朗润园的住处。苏先生当时是北大历史学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是与夏鼐先生齐名的考古学界的泰斗,为新中国考古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们这一代学生心目中,苏秉琦先生是考古学界的一个重要人物。那苏先生找我究竟有什么事呢?
在校期间,我虽然没有很多机会向苏先生请教,但心里一直对苏先生充满敬意。此次苏先生专门找我去,令我既倍感幸运,也有点忐忑。到了苏先生的住处,他很客气地请我坐下,亲自为我冲了一杯咖啡,慈祥地对我说:“你去的是敦煌。将来你要编写考古报告,这是考古的重要事情。比如你研究汉代历史,人家会问,你看过《史记》没有?看过《汉书》没有?不会问你看没看过某某的文章。考古报告就像二十四史一样,非常重要,必须得好好搞。”我突然意识到学校把我分配去莫高窟,其实是要赋予我一项考古的重任,那就是完成对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苏先生临走前的这一番叮咛,现在回忆起来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分量。
每每回忆此情此景,我总忘不了苏先生和蔼可亲的鼓励和语重心长的教诲。和他的那次会面,好像就在昨天,让我倍感亲切, 又觉得这个使命沉甸甸的。但是我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能力完成这个使命。在步出朗润园的那个时刻,我是恍惚的,我反复问自己:“我能完成吗?”我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是半个多世纪。我更没有想到,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任务,我竟然长期未能交卷。经过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历经近半个世纪,我才得以完成其中的第一卷。我想象不到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是何其重要,而又是何其艰巨浩大的工程,也是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去的历史重任。我更想象不到,有一天敦煌研究院会让我走上领导管理岗位。之后,我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精力,几乎全都倾注到了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工作中。
但是,母校和老师们的这份嘱托我忘不了,完成莫高窟石窟考古报告的使命我忘不了,北大的精神传统我忘不了,作为北大学子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志向我忘不了,敦煌石窟保护事业的重大责任我忘不了,我知道必须为此竭尽全力。
去敦煌前,我回了一次家,在上海度过了大学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父亲那时候已经知道了我的决定,他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但是我感到他的心情很沉重。最后我要动身的时候,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就好好干。”我掉眼泪了。我知道父亲的心里是不舍的,所以后来无论条件怎么艰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从不和家里说,我怕他们担心。每次我回家探亲,家人都会给我带点饼干,带点上海的奶糖。他们不多问,不忍心问;我也什么都不说,不忍心说。
父亲的那一句话,让我彻底长大了。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另外支撑自己的还有一个美好的希望,那就是三四年以后,学校会分配新的考古专业毕业生来敦煌,我一定会回到南方,和我的家人,和老彭在武汉团聚。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文革”之后,马世长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他离开了敦煌。而我当时正在干校,错过了北大的考研,也再一次错过了离开敦煌的机会。当年,父亲的求情信没有用上,后来那个“三四年后调离敦煌”的许诺,也没有实现。因为之后“文革”爆发了,北大的很多领导和老师都受到了冲击,他们哪里还有能力来保护我们,学校哪里还有能力顾及我们?而我自己呢,一再错失离开敦煌的机会。
所以我说,我这个人命中注定,这一辈子就交给敦煌了。
羡慕一生兢兢业业做好一件事的专注
我们的国家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代一代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中国人,才有今天的强大,不能忘了他们、她们……
北大精神北大视野,培养了一代代有情怀有抱负的知识分子。
星空史话 回复 @Lele_jj: @喜马社区
字里行间都是不甘心,这是作者的想法还是主人公的原意?
不忍心问,不忍心说。听得我眼睛发热
感谢主播温婉的演绎,致敬国之栋梁!
我太感动了😂🤣
感动
“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听着田老师的配音,樊先生的经历,感动,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的人守护着祖国,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强大
星空史话 回复 @AAaaf: @喜马社区
我60后,听的我热泪盈眶.叙述,编写、播音都超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