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曝光了今年“天才少年”的入选名单,引发了全民热议。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张霁,拿到了最高一档的年薪201万元。
但其实,他还收到了来自腾讯、IBM、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公司的offer,其中最高的年薪超过360万元人民币。
他却都拒绝了:
“薪资完全不考虑是不可能,但是我不会太看重,我更看重的是公司能够给我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空间,让我可以更长远地看这些事情。”
一个人的视野有多高,决定了他能看到的风景,这就是格局。
余秋雨先生说过: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
你的格局,决定了你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钱是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放弃近2倍的年薪而选择薪资较低的华为,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对此,张霁解释道:
“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华为比较匹配,加入华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多人都觉得,钱是衡量事物的第一标准,赚更多的钱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但是张霁却把自己的兴趣放在了第一位。
做出类似选择的,还有湖南妹子钟芳蓉,今年,她以676分的高考成绩,获得了湖南文科的第四名。
在国内一流大学热门专业疯抢她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北大的冷门专业:考古专业。
网友炸开了锅:
“考古没‘钱’途,报个计算机、金融专业,年薪50万没问题!”
“这孩子读书读傻了,选了个这么难就业的专业”
“家庭这么困难了,还不找个挣钱多的专业学?”……
在所有人都在为钟芳蓉的“钱途”担忧的时候,她这样回应道:
“我从小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
一句“喜欢”,把自己对考古的热情,对理想的坚定,铿锵有力地表达出来,回击了那些指手画脚的人。
钟芳蓉提到的樊锦诗先生,是著名石窟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学者。在得知钟芳蓉选择了考古专业后,更是亲自写信鼓励她。
钱是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在这世界上,总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事情。
也总有一些人,愿意放弃那些名和利,坚守自己的理想。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
“一个人只为了薪水去工作,此外更无其他较高的动机,那他是不忠实的。而受他欺骗最厉害的人正是他自己。”
大格局者,不仅看得到眼前的“小利”,还能看到更大的“益”,这个“益”不仅仅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还包含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而这些“益”都将会回报给你,远超于金钱本身的满足感。
“和同频的人在一起”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霁坦言选择华为的原因:
“加入华为就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跟同频的人在一起,才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把事情做到最好。
在湖南师大附中,有这样一个“学霸寝室”。
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原本生活习惯大相径庭,凭借着对化学奥赛的共同热爱,他们制定了一个寝室公约来帮忙。
比如23点10分后不能再聊天了,但可以搞内务。23点50熄大灯,但可以开小灯,以保证室友的睡眠时间等等。
这份寝室公约,让六个人的生活步调高度一致,开始互相影响,互相督促。
每当老师布置作业后,他们就会在寝室里对坐着“刷题”,熄灯前还会问问其他人的进度。
在当年的高考中,其中有三人考上了清北,另外三人也被保送至清北。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社会认同”,说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周围人的做法来引导自身的行为。
同频的圈子,思维高度一致,周围的人都在努力,你也会感受到这种力量而不敢懈怠。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能找到跟自己“同频共振”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马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早年间志同道合的“十八罗汉”。
一开始,马云只是觉得互联网这个东西“有戏”,便召集来自己的朋友说道:“我要做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
那是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尚且刚刚起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可就是这样一群怀抱着共同的理想,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人们,跟着马云一起,成就了阿里帝国,也让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达到了一个里程碑。
大家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方向,散发的力量不容小觑,这就是同频的意义。
荀子有言: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我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周围的环境所同化。
你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也就能够看到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有格局的人,和自己同频的人在一起,路才会走得更远、更稳。
“心中有家国,眼里有世界”
选择华为这个平台,对张霁来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
“最近华为在国外受到一些所谓‘制裁’,我希望自己能够把所学所用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能干多大的事、挑多重的担。
《西川语录》里有言:
“这个时代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是大格局,不仅限于个人情怀,而是应该关乎国家和命运。”
中国青年的视野,应该是看得到小我,也看得懂家国。
今年湖北的高考理科状元唐楚玥格外引人注目。
她以725分的成绩让湖北武汉再次登上热搜。
她写得一手好书法,还拿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参与到义卖活动中,把筹集到的资金捐给了贫困山区。
她曾经在自己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你面对的中国,已不再是那个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便可坐享其成。
莫忘来路之艰辛,方能明晰今人之使命。
百年前的青年,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今日的青年理应心怀感恩,心忧天下。
愿你拥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为理想坚持。
愿你能脚踏实地,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勤勉与奋斗。
请你接过这份责任,与中国一路同行成长……
一个高中生,就能有这样的爱国情怀,文笔虽然稚嫩,读来却实在是令人感动。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曾说过:
当代大学生应该站在国家、民族、社会、人类未来的视野中去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应该生活在广阔而深邃的时空格局中,做“中国的脊梁”。
不是逼迫每个人都赴汤蹈火,而是在社会需要你的时候,能够尽一点自己的力量,哪怕很微薄。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这是一份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有格局的人,不只看得到自己的利益,而是眼里有更大的世界。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格局,对一个普通人来讲有什么用?”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
“格局不是像诸葛亮一般摇扇指点江山,也不是像曹操一样煮酒傲视群雄,而是处变不惊的气度,和认真生活的使命感。”
这份使命感,让我们平凡的生活也能流光溢彩。
比如,
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帮助到身边有需要的人。
用心对待自己的父母、儿女,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指责。
踏实、认真地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哪怕是很琐碎的事。
真诚地跟周围的同事、朋友相处,做一个温暖的人。
遇到困难不低头、不退缩,坦然面对,勇敢前行。
生活,也会因为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累,变得更加充实且有意义。
最后,引用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
“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与君共勉。
在看
再看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