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宋朝》第二百六十六集
王安石为何会设法营救苏轼
【提要】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这其中也包括王安石。王安石会采取什么行动来营救苏轼呢?文化学者李亚平,今日为您解答。《说宋朝》,正在播出。
【片头】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这是一千年前的中国,了解它,知道我们的现在。《说宋朝》可以看,可以听的历史。
【李亚平】
前边我们说到苏轼被网罗进了这个乌台诗案,就是在宋朝历史上,也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文字狱。被网罗进去了之后,从他前后的这个身体的这个情况,和后来当时的那人的记载上面看,他可能是受到了相当严酷的这种刑讯逼供。事实上把苏东坡抓进去,应该说是皇帝的旨意,皇帝可能就是恨苏东坡口齿轻薄,到处去散布那个反对变法的那个言论,所以把他抓进来。当时苏东坡被抓进去了之后呢,每天去照顾他的人是他的长子,叫苏迈。那个时候的监狱是,你这犯人在监狱里边,是要由家里的人给他送饭吃的,苏迈就每天去给他的父亲送饭。那么当时不知道苏轼会被判一个什么样的罪名,所以苏迈就在首都除了给他父亲这个送饭之外,照顾他父亲之外,他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到处去找关系托人,然后想办法给苏轼减轻他的罪名嘛。然后同时还有一个工作就是要打探出来他父亲到底会,皇帝到底要怎么处置他的父亲。苏迈就和苏东坡约定了一个暗号,假如他要求每天送正常的那些饭菜,就表明没有特别严酷的那个消息。如果给他,给他父亲送鱼,那一天吃饭给他送的是鱼的话,就说是特别坏的消息,就是说皇帝要处死苏轼。有一天这个苏迈,有一天是有别的什么紧急的事情,他就不能给他父亲送饭,他就托他的一个好朋友,来帮助他给他父亲去,这一天给苏轼送吃的,事情很急,他就忘了把他和他父亲约的这个暗号告诉他这个好朋友了。结果他哪个好朋友那一天手头凑巧正好有鱼,他就给苏东坡烧了两条鱼,然后就给送到这监狱里边。结果苏轼一看到那个鱼,就想他和他儿子约定嘛,就以为是皇帝已经决定要处死他了。那苏东坡就写了两首诗,写了两首很沉痛的两首诗。在这诗里边,肯定是一方面要拍皇帝的马屁了,就说皇帝是怎么怎么英明,这个怎么怎么这个太平盛世了,然后另一方面就是惭愧自己在这个太平盛世里,没能更多地出把力。大概就写了这么两首诗,就是和他的弟弟告别的这个诗,假如有来生的话,还愿意再和他弟弟再做兄弟,反正很沉痛,然后苏东坡写的诗嘛,当然很漂亮了。
接到了他哥哥的这两首,就是这这种诀别诗之后,非常痛苦,大哭了一场。就紧急给皇帝写了一个报告他就给皇帝写了一个紧急报告,把苏轼他哥哥的这两首诗也附到这上边,很委婉地讲他哥哥是受了冤枉,就是说愿意用自己的所有的官职,所有的待遇,所有的什么东西,都用这些东西去赎他哥哥的这个罪名,减轻他哥哥的这个罪名。就把这个报告,紧急报告送到了这个皇帝那。这个皇帝看完了之后,很奇怪,你说他还没决定要杀苏轼呢,怎么他就会有他和他家里人的一个诀别词。
【下节提示】
宋神宗要处死苏轼只是一场误会,当他看到苏轼给家中寄的诀别信后也是哭笑不得。那么宋神宗对苏轼究竟是什么样的态度?他和苏轼之间,又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李亚平】
宋神宗有一次和一个很有名的大臣在谈论起苏轼的时候,宋神宗曾经明确的表达过说,苏轼不是个好人。理由是什么?理由就有人曾经跟皇帝报告,苏轼曾经利用他的职务之便,就是当官的那个职务之便做生意,利用职务倒卖一些紧缺物资赚钱。其实当时宋朝的官员用他们的那个职务做生意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当时有一个很有钱的一个大官,大概就是那位韩琦,因为苏轼他的家庭生活曾经有一度很窘迫很困难的时候,那个韩琦要送给苏轼一笔钱,被苏轼拒绝了。苏轼拒绝完了之后,完了他就开始用他的这个官员的那个职务之便开始做生意,结果人们报告给皇帝的时候,意思就是说苏轼一方面沽名钓誉,别人送给他钱他不要,完了另一方面又在私下里悄悄的去做生意赚钱。那皇帝看完了之后,就觉得苏轼是个很虚伪的一个人。事实上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子虚乌有,是讨厌苏轼那一些人泼在他身上的脏水,但是皇帝当时是相信了,并且讲说苏轼不是个好人。那当时皇帝很有可能是已经动了杀心了,但是皇帝身边的,就是包括后宫里边他的奶奶,就是他的奶奶,他的母亲,包括皇帝本身的皇后,都特别喜欢苏轼写的文章和诗词,这些人很多人都在替那个苏轼求情。
后来有人讲说,起决定作用的人,其实都不是这些外围的这些人,起决定作用的人是王安石。王安石听到了苏轼被抓起来,并且有可能皇帝准备处死他,然后杀一儆百的这个消息之后,王安石给皇帝写了一封信。其实王安石可能是最了解神宗皇帝这个人,他的喜好是什么,他的性格品格是什么样子的。王安石在那里边,据说只有一句话,而这一句话就打动了皇帝,王安石这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呢?太平盛世里边,是不能杀这种才子的,是不能杀知识分子的,杀了知识分子的话,这个事态就一定是被,就一定不能称之为它是一个太平盛世。王安石很清楚这皇帝的心里边是特别想在自己的治下来出现这种太平盛世的这种景象,所以王安石就写了这么一句话。后来皇帝看完了之后,就决定对苏轼从轻处罚。从这件事情里边,我们也能看出来,王安石其实是一个挺了不起的一个人,苏轼那么反对他,那么反对他的这个变法。而且苏轼,因为苏轼是一个口齿特别伶牙俐齿,而且有的时候,他很尖酸刻薄的一个人,苏轼在很多场合下曾经给王安石下不来台,就是用他的那尖酸刻薄,有的时候是很机智、幽默或者是诙谐的这种东西来挤兑王安石。但是王安石在最关键的时刻,是王安石可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皇帝就决定重新处罚,但是即便是这个重新处罚,其实也是给苏轼带来了非常多的苦难。同时也让苏轼从此以后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崭新的一个,突然在他的这个文学艺术这个才华当中,有了一个特别耀眼的一次升华。皇帝是怎么重新处罚苏轼,而苏轼又是怎么样有了他自己的这种生涯当中的一次大的飞跃,大的升华呢?我们下次再说。
王安石人品真没话说,为官清廉,心系天下,对反对他的苏轼、司马光也是对事不对人。
本来对苏轼诬告就是以前王安石手下的人,现在又有王安石出来说话,这不是打一巴掌又给个糖?再说历史上苏轼能出来,也不单靠个王安石,许多名人旧臣都上书保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