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讲:客观的违法性与主观的违法性

第476讲:客观的违法性与主观的违法性

00:00
02:46

1、客观的违法性论将法律理解为客观的评价规范,不管行为人的主观能力如何,只要客观上违反法律就具有违法性。这样,无责任能力的人的侵害行为也具有违法性,可以对之进行正当防卫。


2、主观的违法性论将刑法规范理解为对行为人的命令性规范,因此,违反刑法规范的人必须是能够理解规范内容的人,只有能够做出意思决定的人的行为,才谈得上有无违法的问题;违法性的有无,只能就有责任能力人的行为而言。于是,不能将精神病患者等无责任能力人的行为认定为违法行为。


3、对此,命题人的观点是客观的违法性论:(1)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与威胁,而行为是否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与行为人的主观能力以及有无故意、过失没有关系。精神病人杀害他人的行为与正常人杀害他人的行为,在侵害了他人生命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差异。(2)采取客观的违法性论,有利于合理区分违法性与有责性,不至于单纯从总体上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3)客观的违法性论有利于解决刑法的诸多问题。如采取客观的违法性论,对精神病患者的杀人、伤害等行为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制止乃至防卫。(4)即使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如目的、未遂犯的故意等),也不影响客观的违法性论的成立。因为在将行为人的上述内心作为违法判断的对象时,不是从责任评价的观点进行评价的,而是从有无法益侵害及其危险这种事实进行评价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