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金融和创新环境适合企业成长?| 广州营商环境评估第4节

怎样的金融和创新环境适合企业成长?| 广州营商环境评估第4节

00:00
07:34

主题:以企业“成本收益”,评估广州营商环境

第四节:怎样的金融和创新环境适合企业成长?

主讲人:广州市社科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

南都:各位营商学堂的学员,听众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本期的音频微课,我是南都记者李宛真。

这一节课我们将聚焦到营商环境的其他的一些评价维度,我注意到金融市场环境是被纳入到这一评价体系当中的,为什么金融市场环境会被纳入当中?


柳立子:强大健全的金融市场,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能有效地增加城市资本要素总量,形成资本的规模优势,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所以金融现在各大城市都会非常的重视。

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是属于全国性的金融中心,而广州算是我们国家的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从这一点上看,它确实是存在先天的一些短板,广州也必须在这一块要多下功夫。那么应该说最近几年广州在金融业的发展方面还是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上个月最新的一期全球金融指数,广州这一次是进入了前20名,就排在了全球的第19位,比上一期是跃升了4位的,实现了得分和排排名的双提升,也是国内一线城市中上升最快的城市。


南都:那么你们又是如何来评估广州的这样一个金融环境的呢?


柳立子:我们从金融业增加值、数额、金融从业人数总数、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等9个指标,对金融环境做一些评估,从这些具体指标不要上看,广州的金融产业的增加值的规模与北京、上海、深圳是有明显的差距的。

广州的金融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相当于北京的1/5,相当于上海的1/3左右,比深圳和杭州又是高的。从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和境内股票市场累计融资量占GDP的比重来看,广州也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


南都:广州它在金融中介机构服务这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


柳立子:广州的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仅仅是少于北京,排在第2位是具有优势的,应该说广州的这种金融服务的市场还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的。

其实我们了解过,企业、特别是一些在行业里面表现还比较不错的企业,他们并不会觉得在广州的融资是有困难的,其实我觉得跟广州的这种比较完整,或者说比较完备的这种产业链条是非常有有关系的一些企业,其实它在资金使用方面,他可能不完全依托于我们的这种金融服务的市场,我们就会建议广州其实要去发挥我们的产业链的一些优势。这就是我们现在提的比较多的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在这些方面我觉得广州都有很大的这种成长的空间。


南都:您提到可以从产业的角度来打造这样一个供应链的金融,那么您对这方面是有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柳立子:现在在我们有一些新兴的技术,比如说区块链,在技术配合之下,其实我们可能有更优化的一些设置,可以让供应链金融发挥到更好。

比如说惠州的TCL开发了一个金融的平台,推出了他们的拳头产品叫做“金单”,他们在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平台内部设置了一个可流转的应收账款债权凭证,由核心企业开“金单”去实现核心企业对应付账款的一个确权。那么供应商拿到“金单”之后,就根据其贸易采购的情况和资金使用需要的情况,将“金单”分拆之后转到上一级供应商之后进行融资。在账款凭证保障之下,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愿意参加到里面来,愿意提供更多的一些融资服务。


南都:我们知道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绝对是重要的动力。 那么我想请问柳院长,一个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是如何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呢?


柳立子:企业是创新的产物,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能够提升企业的产出率,能够降低企业的单位产出的成本。


南都:有哪一些比较代表性的指标是可以来评价一个城市的创新环境规模的?


柳立子:比较代表性的有研发投入的规模,以2018年的数据来看,广州在研发投入的支出总额是600多亿,这样的一个数据仅仅是北京的1/3,上海的1/2,大概也就是深圳的60%左右,跟这些城市是有差距的,研发投入在强度上来看,它的数据也基本上是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的,还有广州在技术市场的300多亿的数据,仅仅是北京的7.9%,上海的47.2%,这个差距也比较明显。


南都:从刚刚您的分析可以看到,其实广州在整体的科技创新规模上还是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那么在科技创新主体这方面,广州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柳立子:从广州2018年的数据来看,是拥有11000多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个数据是仅低于北京和深圳,高于上海和杭州的,这一点说明广州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环境上是有优势的。一些初创型的企业其实是很愿意选择则在广州进行落地。在孵化器的面积方面,广州大概是500多万平方米,高于其他的城市。


南都:就是说广州其实是具备一个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环境的,然后也有足够的孵化资源,但是可能在利用效率上目前来说还是不够的,那么您认为,广州未来可以如何在这方面进行一个提升?


柳立子:确实是,那么其实我们下一步就应该去把这样的一些优势资源要去放大,要去做撬动。我们的新港路集中了知名的高校,但是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科研主体跟他们周边的一些产业的发展、或者跟广州的一些产业的联动是不足的。下一步,广州考虑扶持初创型的企业去跟科研资源去做整合、对接。


南都:好的,刚刚我们分析了广州在创新环境上的一些优势和不足的地方,以及如何利用好广州的创新技术资源,并进一步来提升创新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从其他的角度来解读广州的营商环境建设,敬请期待。


策划、统筹:南都记者赵安然

采写:南都记者李宛真

主播:南都记者李宛真

剪辑:南都记者赵安然

音频编辑:彭沁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