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海报丑吗?你究竟信眼缘还是看内涵 | 睡前聊一会儿

北影节海报丑吗?你究竟信眼缘还是看内涵 | 睡前聊一会儿

00:00
05:09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日前,北京国际电影节公布了一组先导海报。与往届的海报相比,亮眼的配色、日常的字体、风格鲜明的设计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同样是电影节,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生万物,幕后为王”主题海报,也获得很多掌声。可以说,电影节的海报不仅仅是电影节的宣传载体,更成为大众重新审视平面设计的一扇窗口。

生活中,平面设计无处不在。一张广告、一本杂志、一块招牌,或许都曾闯入行人的视野,却很少引起人们的特殊关注。它们默默包围着我们的生活,在被需要的时候,提供信息、表达审美、传递精神。尤其是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海报愈发受到出品方重视。许多国外电影进入国内市场时,都会选择设计一系列“中国风”海报,以国内观众熟悉的画面语言拉近距离,适应市场,比如借鉴皮影元素的《功夫熊猫3》,引入京剧服饰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以及融合工笔画风的《神奇动物在哪里》,等等。

不可否认,受众目标清晰、精心打磨视觉效果的电影海报设计,能为电影本身增色不少。近年来,如《黄金时代》《小偷家族》《千与千寻》的海报,既传递电影意旨意,也充满创意,都可谓经典。于电影节来说,也是同理。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海报传递出这一届电影节传承经典、致敬幕后、追梦未来的主旨。它的设计者在接到任务时,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待之,正反映了平面设计的特点——关于“平衡”的艺术。平面设计既要平衡功能性与艺术性,也要平衡大众审美与个人风格。如何于平衡中求奇崛,考验着设计师的沉淀与创造。

沉淀源于传统。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设计尽管形成于西方,但我们并非只能做追随者。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为现代设计留下许多宝贵资源,无论是宋代陶瓷平淡雅致的审美,还是明式家具洗练质朴的造型,都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哲学思考。这些古老的智慧恰恰是构成中国现代设计内在精神的核心。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国内诸多电影节设立时,都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意象作为自身形象、精神的一部分。金鸡奖取自“金鸡啼晓”,寓意百家争鸣,鼓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天坛奖以世界文化遗产命名,追求天人合一、美美与共;FIRST青年电影展以“板砖”为奖杯,意在为青年电影抛砖引玉、添砖加瓦。若要将这些对美好意蕴的追求以视觉形式传递出来,便不能仅停留于提取传统元素,更要在深刻把握内涵的基础上,以现代设计语言对其进行转化,契合主旨精神。

创造面向未来。设计从诞生之日起,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反映着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一个时代的设计,必然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象。北影节的动态海报正折射出新媒体迅速发展背景下,传统海报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的趋势。回应时代纵然是设计的重要使命,但引领时代更是设计的价值体现。就像过去的手机只是改变通讯,如今的智能手机足以改变生活。成就伟大的从来都是引领创造者而非被动追随者。

由于审美体验具有私人化特征,有人喜欢创意,有人倾向范式,有人希望“顺眼”,有人宁愿“触目”,有人相信第一次的“眼缘”,有人笃信深刻的设计内涵……好坏美丑的简单评价越来越难以服众,关于美的认识仍需凝聚更多共识。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类似对北影节海报设计这样的探讨或许会越来越多。争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用的争论。能否以冷静的观点探讨促进百花齐放,而不是各执一词互不让步,将成为平面设计为美好生活赋彩的关键。

这正是:观点有不同,对话多沟通。包容添新知,开放促繁荣。

 

(文|马苏薇  主播|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