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妆,究竟美了谁?|睡前聊一会儿

儿童美妆,究竟美了谁?|睡前聊一会儿

00:00
05:21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打开短视频平台,打扮精致的萌娃在镜头前展现可爱笑容,这样的治愈力想必没有多少人能够抵抗。但若告诉你,这般白嫩的脸蛋水灵的眼睛弯弯的睫毛背后,是无资质的儿童化妆品的加持,隐藏着过敏等诸多危害,这样的可爱你还能接受吗?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儿童化妆品聊起。

 

想必不少人小时候都曾有过好奇妈妈化妆品的经历。那些瓶瓶罐罐仿佛有种魔力,散发出大人世界的神秘气息,建构着儿童时期对美的想象。正是这般复杂情感,让化妆品对儿童产生了强大的诱惑。逐利的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抓住浓烈色彩对儿童的吸引力,辅以各种公主形象的包装加持,构成了各大网购平台上月销成千上万的儿童化妆品。曾经向往着化妆品的一代人如今也成为了父母,他们往往有着更为开放的育儿观对化妆的观念更为包容,而随着“颜值经济”的不断渗透,父母也乐见孩子打扮得漂亮可爱。

 

在孩子的好奇父母的包容商家的推动下,儿童美妆俨然已成专门产业,美妆产品不再是大人的专属。以往学校文艺汇演才能得到的片刻满足,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变得唾手可及。2020年,有购物平台发布数据显示,儿童彩妆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0%2020年5月份,儿童化妆品的整体销售额增长更是超1200%。目前我国儿童化妆品市场总额约为100亿元,且这一市场每年成长超过30%。

 

儿童美妆发展势头正盛,媒体却发现市面上许多儿童化妆品无相应资质,安全性没有保障,人们以为的儿童彩妆产品甚至只是玩具。孩子满足,父母满意,商家得利,背地里却可能是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在不少儿童化妆品评论区,父母晒出了孩子过敏的照片,对自己粗心大意的决定后悔不已,但却无力阻止相关产品的大行其道。归根结底,是一些商家投机取巧,一边以装扮玩具的名义上架商品规避监管,一边在宣传中暗示儿童化妆品用途和卖点,误导消费。

 

比如,不少商家在商品标题中明晃晃打出天然”“无害等字样,一些店铺还提供了检测报告等,标榜产品合规,降低父母的警惕心。但实际情况却是商家送检的样品名称实为装扮玩具,并非儿童化妆品,所谓合规也只是作为玩具层面的符合规范,与是否能够作为化妆品上脸使用毫无关系。更何况,儿童的皮肤屏障不比成年人,本就更为敏感,那些声称天然”“无害的商品,也大多是以化妆品的名义送审,而非儿童化妆品。在这样的操作下,儿童化妆品带来的不是缤纷的成年人世界和对美的向往,而是不良商家的盆满钵满。

 

对于儿童化妆品的生产,我国有相应规定,且对该类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多地监管部门对此类儿童化妆品加大检查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也要看到,儿童化妆品走红的背后,还有着社会心态的原因。儿童犹如一张空白的画布,在与世界的碰撞中才逐渐有了颜色。当偶像明星“能打”的颜值、精致的妆容,屡屡成为社交媒体的热搜;当随处可见的广告牌、无处不在的大小屏幕,都传递着对于“好看”的盲目追求;当颜值焦虑成为日常话题、颜值经济变得大行其道,父母们难免为流风所化,在孩子们身上实现自己对容貌之美的理解,孩子们也难免受其影响,把涂脂抹粉当成了爱美的“标配”。在这个意义上,儿童美妆品出现的问题也提示我们,需要更多元地去理解美、更健康地去追求美。毕竟,美有百种,无定式合适即为美,最适合孩子的,就是健康的笑容

 

这正是:天真稚气难得,何需淡妆浓抹。美丽无法定义,健康才是第

 

(文 | 徐之 主播 | 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