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 依恋障碍是怎么产生的?(3)

Chapter2 依恋障碍是怎么产生的?(3)

00:00
14:46
7-9节

7.母亲的忧郁=孩子的依恋障碍

不安全型依恋障碍有诸多成因。在孩子幼年时期,母亲因为罹患忧郁症等疾患而无法扮演好母亲的角色,是近年来受到瞩目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只忧郁症,还有边缘性人格障碍、躁郁症、酒精或药物成瘾、思觉失调症等精神疾患都很容易对亲子间的依恋造成不良影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母亲这种病》。

约30%的女性经历过生产前后的忧郁症状,其中有半数达到足以被诊断为忧郁症的程度。此外,在孩子0-12岁的阶段,有40%的母亲经历过忧郁的症状。如上所述,忧郁症不但是一种出现频率高又普遍的精神疾患,还很容易发生在孩子形成依恋的重要时期。如此,便不难想象为什么这会是造成不安全型依恋障碍的重要原因。

母亲的忧郁症受到重视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忧郁疾患已确定是造成虐待儿童或放弃抚养等问题的危险因子。

案例11.拥有忧郁症母亲的儿童——温尼科特



8.即使母爱缺失,与其他养育者建立健康依恋也是可以的

在讨论依恋与依恋障碍时,主要着眼的都是孩子与母亲之间的问题,但光看母子关系是不够的。

除了父母之外,与祖父母、手足、亲近的玩伴或其他亲戚、教师等人的关系也与依恋有关。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有累积的经验,都会在日后形塑为这个让人的依恋形式。

虽说依恋形式的大方向大约在15岁之前就已确立,但仍保有改变空间。人在求学阶段或踏入社会后,都难免会因周遭环境的变化而对依恋形式造成微妙的影响。不过,最容易引起变化的,还是在恋爱、结婚等情况下伴侣的出现,以及与对方缔结亲密关系造成的影响。

爱侣或配偶对依恋形式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与过去母亲造成的影响匹敌。只不过在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伴侣组合上,结果往往不同于母子关系的结论,让人匪夷所思。比如,就算彼此都属于安全型依恋模式,也不保证结合后两人的依恋关系一定一帆风顺。反过来说,明明同为不安全型的两个人,却有可能形成完美的互补效果,过着幸福的婚姻生活,进而激发两人的潜力,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9.容易导致依恋障碍的遗传因素有哪些?

如前所述,包括所有养育者在内的周遭环境,是决定依恋模式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与生俱来的性格,也就是遗传因素也是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原因之一。

在此,双胞胎研究就显出了其局限与瓶颈,为更精密解析,于是就有了借由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基因突变解析,以取代双胞胎研究。

与依恋障碍有关的基因突变中,最早发现的是D4多巴胺受体的基因突变。突变的基因连串重复比一般基因多,达到被称为“48-碱基对VNTR”的领域,正常应为2-4次的重复,突变后变为7次重复……

不过,这种基因突变带来的不全是坏处,有时也朝有利方向作用。简单说:当母亲的沟通方式属于一般情绪时,这种基因突变会往不利的方向发展,提高引起依恋障碍的风险;当母亲的沟通方式表现出混乱情绪型时,这种基因突变反而能降低不安全型依恋障碍发生的可能。

这是因为,面对母亲以混乱的情绪进行沟通时,没有这种基因突变的孩子拥有的是正常的感受力,母亲的混乱就会破坏孩子的依恋形成。而有这种基因突变的孩子,因为失去了正常的感受力,或许还有机会避免依恋受到伤害。有些乍看之下显得不利的特性,反而可能有效回避更糟糕的事态。

(后面太复杂了,涉及“血清素转运体的突变研究,我读的不好的那一段是这么写的:血清素转运体有长(l)短(s)两种结构,分别继承来自父母的染色体,组成一对基因,所以会有s/s、s/l、l/l 三种组合…………请大家见谅(⁎⁍̴̛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