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34期:杨幂狂怼好友,竟被全网称赞:“你在朋友圈卖惨的样子,我看够了”

2020-934期:杨幂狂怼好友,竟被全网称赞:“你在朋友圈卖惨的样子,我看够了”

00:00
14:08




这两天,杨幂因为节目里“怼”张大大的一句话上了热搜。

 

张大大发了条长长的朋友圈细数自己这一两个月的艰辛奋斗,但作为好朋友的杨幂,却只回复了一个:“?”。

 

他很委屈地抱怨——我这么辛苦,你怎么只回一个问号?

 

而杨幂平平淡淡地说了句:


“你凭什么要每个人都了解你的辛苦?每个人都很辛苦。 你往下去看一看,每一个人都很辛苦。
送外卖的人不辛苦吗?刚才他出去帮我们焯排骨不辛苦吗?他们今天蹲在这儿不辛苦吗?对半天稿子不辛苦吗?……
所以你凭什么要别人了解你的辛苦?因为每个人都辛苦。”



作为成年人,应该心照不宣地明白,这些“辛苦”别人无法感同身受,也没有义务去懂。

 

毕竟生活已经足够难,要拿出多一分的精力用来体会他人的感受,本来就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

 

与其深陷“别人为什么不懂自己”的情绪泥沼里难以自拔,期待朋友圈里一句无关痛痒的问候,不如拍拍肩膀上的灰,擦干眼泪重新站起来。


学会自洽,不动声色地自我提升。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苦劳榜

只有成绩单  

 

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喜欢标榜自己的“辛苦”和“努力”。

 

这两者本身是很好的品质,却逐渐在被人不断挂在嘴边宣扬的过程中变了味。


仿佛要迫不及待地要全世界知道自己的付出,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关于结果的豁免权。

 

记得前段时间,选秀节目《少年之名 》里的选手在接受点评时说:“我们真的有很努力去做”。

 

作为导师的易烊千玺沉默了几秒,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努力看得太重。在座的没有一个人不努力,你要想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标准和审美。”

我们当然知道那些汗水和重担都是真的,可是当一个人只把自己的付出挂在嘴边,却没有出彩的成就可展示时,在别人眼里就会显得苍白而无能。

 

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辛苦, 无一例外,这并不是什么特别之处。

 

很多路人之所以反感某些粉丝那句“你知道我们哥哥有多努力吗?”的口头禅,就是因为大家已经看腻了只谈过程不谈结果那一套。

 

如果要让人高看一眼,不如拿出有实力的代表作。


努力只是入场券,没有人会因为你比较辛苦,就觉得你很牛逼。

 

老戏骨陈道明在谈及影视行业现状时,曾经直接地指出:

“现在动不动,什么手破了,什么哪儿摔了,什么冬天在水里头,夏天穿大皮袄,变成了演员的功劳。你的职业就是这个,却还把它当作敬业。”     


邓婕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哈尔滨光着脚拍戏被冻晕,倪大红拍爆炸镜头时大腿内侧被水泥板划伤依然纹丝不动。

 

他们从没喊过苦和累,但提起他们名字时,大家都会真心实意地夸一句“老戏骨”。


他们从不用过程的辛酸说事儿,但该得到的赞誉,一样都没少。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苦劳榜,只有成绩单。

 

在这个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不要太高看自己的努力,没有人会在乎你的辛苦,大家只会在意你的作品和成绩。




最怕你的实力

配不上你朋友圈里的“努力”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大概都会有那么几个经常热衷于晒加班的人。

 

他们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公司打卡,晚上最后一个走。凌晨发朋友圈晒自己的加班动态,一定要配上工位的照片和公司的定位。


一开始可能会收获很多点赞,大家纷纷宽慰一句“真是辛苦了”。


但久而久之,看到这种动态,好友们只想吐槽和屏蔽。

 

有些人把996当作福报,看起来疲于奔命,但很多时候,加班是因为自己工作效率低下,不专心做事,别人下班前就能做完的事,他们偏要做到半夜。

 

总爱把朋友圈当成展示自己辛勤品质的秀场,殊不知,其实越是缺什么的人,才越爱炫耀什么。

 

除了加班圣手,朋友圈里不可或缺的还有健身房拍照大师。

 

运动十分钟,凹造型拍照两小时,发动态一定要配上抑扬顿挫的感悟,但几个月下来也毫无训练痕迹。


虽然朋友圈是生活的名片,大家都渴望在里面展示自己最优秀的形象,但是,最怕扑棱出来的水花很大,实际的成果却小之又小。


最终得到的,只是所谓“仪式感”和虚荣心带来的颅内高潮。

 

不信你看,不声不响突然晒出自己马甲线的人,永远比天天在朋友圈感叹“今天又是辛勤锻炼的一天”的人获赞更多。

 

其实,把“努力”当成炫耀的工具,只是一场虚有其表的自我狂欢。




有些人没有真刀真枪的付出,却不仅期望得到认可与鼓励,还极度需要别人的安慰。


他们的行动不是为了必须获得的结果,而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活在称赞的目光里。

 

对他们来说,过程不重要,结果也不重要,只要反复感动了自己,就能自我麻醉,信以为真。


这样的人,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配不上自己光鲜的朋友圈。

 

诚然,天道酬勤,但并不酬假勤。这种为了吃苦而“吃苦”的做法,只是愚蠢的自欺欺人。

 

记得肖卓在书里写过一句话:


“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有点难。
因为你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要连本带利地还回来。”

 

如果在朋友圈里的优秀形象是100分,至少要让自己实力的分数配得上80吧。




厉害的人从来不动声色

默默拔尖  

 

今年五月,《大象席地而坐》获得了金像奖的消息传来。


随后火起来的,还有这部电影的摄影师,中国唯一一位扛斯坦尼康稳定器的女摄影师——邓璐。

 

斯坦尼康拍出的镜头最接近人眼视角,视觉冲击力强且富有动感。


然而,它的分量重达六七十斤。

 

邓璐每次操作时都要穿着辅助背心,把半个人重的装备背在身上,扛着机器跟着演员跑。


她的花絮剪辑火了以后,每个网友都夸“姐姐豪横!”。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为了背得起斯坦尼康,邓璐疯狂健身,增肌减脂。


到了夏天,被机器捂得满身都是深深浅浅的湿疹,半夜又痛又痒,不能翻身,难受得抱着闺蜜哭。

 

还有一次,她正在拍摄,突然刮起大风,楼顶上的招牌掉下来,拍到她脸上。


她没能及时控制身体,往地上滚去。


这一摔,衣服上糊满了泥土和血,臀部的韧带也拉伤了。

“你知道吗?被刮倒后,头也磕地上了,眩晕得站不起来。


我躺在那里休息了一会儿,发现天好蓝啊,云好白啊,那天的天气真舒服。”

 

这段回忆,是邓璐笑着说出来的。她一直如此,心甘情愿地经历着为想做的事而做的付出与牺牲: 

“我得这样做。我一定会成功的,我一定会成为一个摄影师。”




从在剧组里当助理被人骂“这不是你娘们动的东西”,到自己攒钱买第一台机器,再到有资格背百万级别的斯坦尼康,邓璐用了漫长的14年。

 

终于,她实现了梦想,成为了金像、金马双料影片的摄影师。连陈凯歌导演都对她说:

“邓璐,你穿了个铁马甲,但你像个女诗人,拍的镜头像诗一样。”


但这些年间,她从不把辛苦挂在嘴边。

 

在她的抖音上能看见的,都是她把摄像机贴满了粉色贴纸,摆着帅气搞怪pose随音乐舞动的快乐瞬间。


关于那些过往与伤痛,也只是在专访里被问到时,轻描淡写地浅浅几笔带过。


这个慕强的社会向来很现实,成天喊苦的无名小卒不会让人高看一眼。


但当人们回望一个成功者的过往,会为他曾经的坎坷和血汗而掉泪。

 

如果有一天你的一切辛苦和付出在别人眼里变得很美很动人,那一定是因为你的成就瞩目到惊艳了所有人。

 

人们只喜欢听人爬起很久后讲:

“当时跌的那一下很疼,我哭得很大声。但人们从不喜欢听跌倒时的哭声。 ”




2014年,韩寒从作家转型导演,执掌自己的电影处女作。


很喜欢他在那年说的一句话:


“真正辛苦的人通常沉默,常喊辛苦的人往往矫情。”


在所有想做与必须做的事里,辛苦与收获是一场理所当然的置换,它并没有那么值得反复强调。

 

正如认真工作的人忙着干活,没空晒加班,而真正厉害的人不屑于晒加班,只会晒业绩。

 

不要总是陷入自我感动里。真正的努力是看得见结果的竭尽全力,而不是自嗨地在错误的地方使错误的力。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谁能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别人最多只能给出几句浅尝辄止的安慰,甚至可能转头就当成饭桌上的笑料和谈资。

 

所以不如活得轻盈一点,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成为不动声色的大人。

 

即使用尽力气宣扬自己的辛苦,也不一定有人在意。


但当你做出漂亮的成绩,站在山顶发着光时,全世界都看得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杨柳英子

    好美的文章,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苦劳榜,只有成绩单!

  • dhon8

    在听

  • 杨柳英子

    在看

  • 1876828ogzt

    再看

  • 听友217284819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