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司马光对于变法的激烈反对

【245】司马光对于变法的激烈反对

00:00
09:59

说宋朝第二百四十五集


司马光对于变法的激烈反对


【提要】    


前面几集我们不断讲到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于变法的论战,后来形势的演变让人惊讶。司马光竟然和王安石的助手吕惠卿在皇帝面前大打出手,司马光为何采取这么激烈的方式表达反对?那么王安石在用人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文化学者李亚平,今日为您解答。《说宋朝》,正在播出。 


【片头】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这是一千年前的中国,了解它,知道我们的现在。《说宋朝》可以看,可以听的历史。


【李亚平】


前面我们说到了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这几项最重要变法的这种反对,那么他是有的相当深厚的这种历史依据的。他非常清楚的看到了王安石变法当中的很多内容,和和当年桑弘羊汉武帝那个时代的变法是一样的,桑弘羊和汉武帝他们那个时代实行的变法给社会造成了非常大的这种灾难和后果,司马光也是看的清清楚楚的。那么现在他怎么可能不反对王安石内容上甚至在名称都一模一样的变法呢。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司马光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然后为人很温良恭俭,让着咱们这么一个学者型的官员。大家会以为他很儒雅,然后说话很客气,什么话只说,点到为止,其实司马光可能不是这样的,其实他确实在对王安石还算客气了很多。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助手叫吕惠卿,他最开始也确实是对王安石的变法非常热心,非常积极,应该说也很有能力,那么在王安石的赏识和提拔之下,他成了王安石的这个最重要的学生和助手。然后帮助王安石推行这个变法,同时他也在王安石的提拔之下,就迅速的成长为了帝国的高级官员。司马光在和这个吕惠卿争论到了很激烈的时候,两个人到最后就开始推推搡搡,到最后开始大打出手。能想象的出来吗,两个帝国的高级官员在皇帝面前大打出手,而且厮打起来,厮打完了以后,被拉开了之后,据说司马光很快的就静下来,完了那个吕惠卿就不依不饶,就这个样子。司马光就曾经劝过王安石,说像吕惠卿这样不正派的,很奸诈的人,你用这样的人来帮助你做事情,好事儿都会让他给做坏,王安石不听,然后这个司马光,就发生了司马光和这个吕惠卿两个人在皇帝面前厮打起来的这件事情。


那么后来,这个吕惠卿,就是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这个人里面,几乎当时所有的那些比较德高望重的那些人。包括后来我们所知道那些,在那个时代生活的那些历史文化明人,包括我们知道的比方说欧阳修,比方说苏轼,苏辙。一大批那个时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名人,还有一些,用今天的概念理解,就是那些山朝老臣,那些已经离退休了的那些老干部们,比如说那个富弼。在历史上都是一些口碑非常好的一些人,那么这些人几乎全部都站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全部都反对这些变法。甚至都连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他都对王安石变法特别不以为然,尤其是他对王安石使用的这个人,和司马光一样,他也是对吕惠卿这些人特别不满意。那有一次,就历史记载当中,有一个小故事,就是王安石和他的几个同僚们,在他家里面就是讨论这些变法的这些事情。这个时候呢,就在门外头,就在窗子外头,就王安石的弟弟就在吹笛子,把那个笛子吹的那个声音很响,而且叫人听了很不舒服的这个笛声。王安石就说,你能不能不要再,停下来你这个靡靡之音,那么他弟弟的回答就和这个正好是可以成为一个对偶句,他弟弟回答就是说,你何不不远离佞人,佞人是什么,你为什么不离这个溜须拍马的小人远一点。那当时和王安石讨论事情的人是谁,就是这个吕惠卿。


【下节提示】


出色的人才,对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是一笔财富。王安石在实践自己的雄心抱负中,似乎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才让变法变得越来越糟糕。他身边还有哪些人才?他们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王安石是否会听从别人的劝告呢?说宋朝,正在播出。


【李亚平】


王安石是不听这些人对他的劝告了,王安石有一个很有名的绰号,这个外号了,人们管他叫拗相公,就是特别执拗。大家都劝他,他用的这几个人是不对的,但是王安石不为所动,那么后来这个吕惠卿果然在皇帝面前出卖王安石。最后他爬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后,他就觉得王安石是他政治上进步的,已经成了他政治上进步的绊脚石,又是老领导,又是老同志,又是一个像兄长一样关心他,来提拔他,来重用他的这么一个老领导。他就在皇帝面前,他和王安石密切交往当中,了解到的一些,不能给皇帝面前讲的一些话,他就把王安石搜集起来,记录一下来的这些东西就报告给皇帝,导致了皇帝对王安石的那个怀疑和第一次把王安石的这个首相的这个职位给免掉了。


王安石所重用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人,比如说,当时他的学生里边,有一个叫李定的一个人,这个人呢,也是王安石变法当中非常坚定的这种支持者和王安石坚定的这个助手。那么这个李定当时有一件事情,就是造成了这个官场对这个李定的蔑视啊,嘲笑啊,他就成了人们的一个笑柄。原因是李兵的那个母亲当时去世了,古代社会里边那个父母去世是极大极大的一件事情,是比天还大的一件事儿,但凡父母去世了之后,做官的人一定要辞官回家去给父母守孝三年,这叫丁忧。我们以前讲过,不管你是多高级的官员,不管你的名气多么大,你都必须这么做,你要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对你的杀伤力是极强极强的。这个李定呢,当时是,官职他是做了王安石他们的助手以后,官职很快的被提拔起来,他可能做的可能正顺风顺水,他不想中断,因为在官场经常会这样,你中断了三年之后,人们就把你给忘掉了。所以这个李定可能是处于各方面的考虑,他就没把他母亲去世的这些消息报告给他的主管部门。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的一种说法,就是说李定的这个母亲呢,她后来改嫁过一次,那么改嫁完了之后,可以不用去给他的母亲戴孝,就可以不认他这个母亲。说是当时有这样的规定,但是不管怎么样,李定的这个做法,对他的杀伤力非常强,就是很快人们就认为,这个李定是个猪狗不如的人,是个禽兽不如的人。因为他母亲去世了之后,他居然隐瞒这个消息,然后就是为了做官,那么这是李定。还有一个人呢,叫邓绾,这个邓绾这个人,他也是王安石的学生,同时是王安石变法当中的最重要的助手之一。这个人也是属于一个,怎么讲法呢,年轻、聪明、热情然后一心一意的想要建功立业,属于这样的一个人。就王安石所使用的很多助手都有这种情形,又年轻、又热情、又聪明、又有上进心,然后又有一心一意的要建功立业,王安石使用的很多助手都是这个样子。那么这个邓绾也是属于这一类的人,那么这个邓绾他就曾经说过一句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注定了要把他给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面,这是一句什么话呢,我们下次再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陶桃1

    那时本来寿命就短,再丁忧三年!父三年母三年再除去读书时间,还有多少时间

  • 蘧公孙

    公元1070年,司马光反对新法被贬。长居洛阳时,司马光怅然作诗“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表达出司马光对国家,对神宗的忠心

  • 中绫厌

    王安石是有自己性格缺陷的,用人不当,但是反对派太强大了,他没办法只能重用支持者,改革如果都能和风细雨的还叫改革吗?任何时代的改革都有震荡和阵痛。

  • 中绫厌

    司马光才不是温良恭俭让。是很激进犀利攻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