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战功赫赫的徐彦刚

10 战功赫赫的徐彦刚

00:00
07:24

解读四川革命烈士尘封的诗文,感知红色生命忧国忧民的情怀。大家好,四川革命烈士诗文选又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诗。以往给大家介绍的革命烈士诗文,要么慷慨激昂,要么悲壮伤感。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这首诗,虽然也出自革命烈士之手,但风格大不同,诗歌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喜悦之情。诗的标题是《喜从途中来》。作者徐彦刚

移兵数山寨,

疲牛气吁喘。

野外开鲜花,

喜从途中来。

在赏析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徐彦刚。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许多文武双全的红军将领,徐彦刚就是其中一位。因为牺牲得比较早,不是特别熟悉中共党史的人对徐彦刚并不是太熟悉。他是红军早期战功赫赫的高级将领,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密战友。


徐彦刚,原名徐兴华,生于190711月,四川省开江县。1926年春,考入重庆中法大学,并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追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并上井冈山,后被派到袁文才部工作。1928年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等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11月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19323月任红三军军长,后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率部参加漳州战役和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193310月调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后兼任红十六师师长。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带领当地军民坚持斗争,指挥红十六师取得大源、虹桥等战斗胜利。

戎马倥偬之际,徐彦刚还不忘以诗歌表达自己的革命情怀。19354月,徐彦刚担任湘鄂赣省军区司令员兼任红十六师师长,带领红军连战连捷,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敌调集重兵向红军进犯,寻找红十六师与其决战。徐彦刚决定拖垮敌人,指挥红军转了一千多里的大圈子,选择时机予以歼灭。徐彦刚的这首《喜从途中来》就是在枪林弹雨的途中吟就的。

徐彦刚的这首诗构思独特,写得别开生面。诗中并没有天空阴沉,尸横遍野,炮火连天的激战场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乃是一幅轻盈鲜活的画境。前两句写的是红军在崇山峻岭中转战穿行,把敌军拖得如疲惫的牛一般气喘吁吁。后两句笔锋一转,荡漾开去,描绘满山遍野盛开的鲜花。其实,诗人在这里是以鲜花衬托“喜从途中来,照应前两句诗的意境,说的是即将歼灭敌人,赢得战斗的胜利。徐彦刚烈士在诗中所表现出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令人记忆深刻。

今天,当我们漫步林荫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特别想念红军将领余彦刚烈士。那么,徐彦刚烈士是怎么牺牲的呢?19356月底7月初,国民党军调集60多个团的兵力对湘鄂赣党政军机关及红十六师实施大规模“进剿”,徐彦刚组织部队突围。突围中,他的妻子童窕园牺牲,自己腿部中弹。9月,徐彦刚被歹徒暗害牺牲,时年28岁。

作为井冈山时期的高级将领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先锋,徐彦刚牺牲以后,他的老战友、也是四川老乡的朱德总司令十分悲痛。在给徐彦刚弟弟徐兴蔚的信中,朱总司令沉痛地写道

兴蔚先生大鉴:

倾接托转令兄彦刚信,不胜悲感之至。彦刚同志不幸于民国二十三年在湖南牺牲,此不仅为本党一重大损失,亦为中国革命之重大损失。彦刚同志虽不幸中途牺牲,但精神不死,在中国革命史上,已留下光荣一页矣。中国革命离成功尚远,后死者责任尤重。尚希先生节哀顺变,并劝慰其他亲友。

专此布复,即颂,时绥。

朱德    

1938年六•廿九

从信中的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到,徐彦刚牺牲三年之久,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已经牺牲了。直到一九三八年六月,家人还在给他写信。可以想见朱德总司令接到这封信时是什么心情。于是提笔给徐彦刚的弟弟徐兴蔚写下了这封回信。

正如朱德总司令所说,徐彦刚的牺牲,“此不仅为本党一重大失,亦为中国革命之重大损失”。但徐彦刚烈士的“精神不死,在中国命史上,已留下光荣一页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