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语言本质】被动句的前生今世,牢记古汉的两种被动句式

66【语言本质】被动句的前生今世,牢记古汉的两种被动句式

00:00
10:25

打破日常偏见,有料有趣说语法,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语法课堂


我们的语法课已经从词、短语讲到了句子,那么当语言讲到句子这个层面的时候,其实就比较有趣了。因为我们开始能够看到一种语言的全貌,能够更加宏观地去把握一种语言的本质性特征。 


比如上节课我们说了被动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对英语而言,被动句反映的是主语跟动词之间的一种受动关系,它是以be done的形式去反映句子的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对象,也就是接受对象。而汉语不同,即便是被动句,主语依然是表达一种话题的含义,而谓语部分依然是对主语的陈说,这是符合我们对汉语句子的一种基本判断的。比如说像衣服洗干净了,快递取走了这些意念被动句,那么它表达的更多的是主语的一种现状比如说衣服在洗之后变得干净了,那么我其实在描述这件衣服它的一种状态,而这个句子它并不是要强调说主语跟谓语动词之间那种施受关系衣服是被洗的,并不是啊我们知道当我们讲衣服洗干净了,我们其实讲什么?讲现在衣服是干净的对吧?我们在描述一种主语的属性,所以我们说被动句它的主语依然表达的是话题,而谓语表达对主语的一种陈说。 


那么对于有形式标记使用了字这样的被动句,其实它更多的也是在强调主语的一种不好的经历,有一种遭遇遭受这样的含义在其中。比如说他被偷了,我的课外书被没收了等等。我们其实是讲这个经历是比较负向的,对于主语而言是不好的。如果是非常明确的积极的正向的含义,我们常常不是用来表达比如说他获得了嘉奖,他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我们通常不会说他被嘉奖,他被接见所以我们看对于用的被动句,我们强调的依然是主语这个话题,我们要表达的是主语他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依然是对主语在做一种描述,而不是很强调主语跟谓语动词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施受关系。

 

那么我们可以往下想,为什么为被呢?或者说在汉语的被动句里面,为什么是用这个字去表示被动呢?我们回溯到古代汉语,实际上字它在古代汉语中本身就有遭受蒙受这样的一重语义那么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句子,我们看《荆轲刺秦王》里面说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了八处创伤,被翻译成遭受。再比如《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里面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而被谤说的就是他尽忠却遭到了诽谤我们看忠而被谤”句子它从形式上是不是就很有现在的被动句的样子了?咱们之前讲虚词的时候提到过一个概念叫语义虚化,那么这个字实际上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语义虚化的过程,从一个动词“遭受”这个实义,虚化为一个表示被动的标记。 


比如我们看唐宋时期的一些诗文里头,就有很多这样“被”加一个动词的例子,那么在这些例子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虚化后的被动标记的含义。比如说白居易《琵琶行》里面有妆成每被秋娘妒;再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面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去,那么这里我们就比较倾向于认为这个时候“被”已经是被动的标记了。当然了对于古代汉语而言,被动句它最典型的格式并不是用“被”字做标记,而是有两个我们比较熟悉的结构:为......所......见......于.......”。


我们先说为......所......这个结构,比如《赤壁之战》中说(吴巨)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为人所并”就是被人吞并。再比如《史记项羽本纪》里面说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为人所制实际上就是被人制约。那么这两个例子都是比较典型的或者说比较基础的格式实际上在为......所......这个句式里面“为”是表被动的核心,也是这个句式里面不能或缺的部分,而“所”相对灵活,它位置可以紧接着“为”,甚至也可以不出现。比如说我们看《鸿门宴》里有这样两个句子,一个是若属且皆为所虏”“是连用的;还有一句吾属今为之虏矣,“为之虏矣这里面只用了“为”,“所”并没有出现。这是古代汉语被动句第一种常见的格式为......所......”。 


第二个比较常见的句式是什么?“见......于......同样句子首先有它比较基础的格式,也有它的变换形式。这里咱们都用《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来举例,我们先看这个基础格式见......于......”。课文里有说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欺于王是被大王您欺负欺骗。这是基本的格式,那么还可以只用“于”,同样还是《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里的,比如说使不辱于诸侯不辱于诸侯就是不被诸侯辱;再比如而君幸于赵王幸于赵王就是被赵王宠幸,这是只用“于”的情况。那见......于......这个句式它还可以只用“见”。比如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见欺就是白白地被欺骗那么这个格式就比较有意思了,无论是“见”还是“于”,谁出现,谁是句子中的标记,而如果同时出现,“见”后面引导一个动词,而“于”引导施动的对象。好,这是第二个比较常见的见......于......格式。


事实上在古代汉语中也有意念被动无标记被动那么同样我们看《廉颇蔺相如列传》里面他说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拜”我们知道是封官的意思,拜为上卿实际上是廉颇被封为上卿这个官职,那么同样的意念被动,还有比如《鸿门宴》这篇课文里面说珍宝尽有之是占有,珍宝实际上是被占有或者叫占有这些珍宝,所以这也是一个意念上的被动。

 

好,我们看在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言格中,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呢?是意念被动这种形式,还有字句。当然古代汉语还有两种它所独有的被动句的格式为......所......,还有见......于.......,那么以上是关于被动句的基本概况。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