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丨深受移民影响的都市文化格局

第16讲丨深受移民影响的都市文化格局

00:00
16:25

本节概述 

        早期的城市设施简陋,人们抵御天灾能力有限,经常迁都,原有人口随之迁移。新都人口几乎全由移民构成,但来源单一。秦汉以后的首都,无论是新建、扩建或迁建,都会从各地迁入大批移民。首都的重要地位也吸引大批外来人口迁入,移民及其后裔所占比例会不断提高,形成“四方杂厝,风俗不纯”的文化格局。大一统时期的首都还会吸引外国与周边少数民族人口迁入或定居,促进商品输入,形成并传播多元文化和艺术。近代在沿海沿江、交通枢纽、工矿形成的新城市都有大量移民,有的纯由移民形成,移民的来源和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节内容 

        早期的城市被称为“国”,小的国就只有一座城,大的国可能不止一座城,统治者住的地方就是都城。因为当时城市的设施很简陋,再加上人们抵御天灾的能力很有限,农业生产能力也不强,所以经常通过迁移来躲避自然灾害,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的环境,所以商朝在它建立以前就经常迁都,以后也还是不断地迁都。

        商朝人把都城叫做“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出现过好几个“亳”,有“东亳”、“西亳”、“南亳”,这个“亳”。我们看到盘庚迁殷的时候留下的一篇文献就记录了怎么样规劝、要求百姓、贵族服从他的意见迁都,所以都城的人口几乎都是从外面迁过去的。到了以后像商朝后期,都城不再迁移,稳定了。



01 商朝迁都地点和顺序

        以后的这个周朝以及到了春秋战国那些大的诸侯,一般这个都城也都稳定了,有特殊情况再迁移,但是即使那些已经稳定的都城,移民也是相当多的。有的是因为都城的繁华,比如经商的,还有那些投奔诸侯国君的,还有为国君、贵族服务的那些工匠,还有一些其他诸侯国的人质,总而言之一般都城都会有比较多的外来的移民。

        到了秦始皇统一,他就在咸阳城里面安置了大量的移民,他把六国贵族的后代,把那些他认为潜在的不稳定的势力,还有那些豪强、有势力的,从天下迁了十二万户,迁到咸阳。那么这些豪富、贵族、原来的官员,一般家庭人口都不少的,我们就算每家平均五口计算的话,那么迁入咸阳的就有六十万人,再加上其他移民,可以说咸阳城里主要的是外来移民。

        到了汉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从洛阳迁到长安,当时长安这个城还没有,因为原来的咸阳已经被破坏了,所以只好在它郊外的一个长安乡,在那里建新都。但是新都建成以后他也从全国各地,特别是从原来关东,就是六国的旧地,包括项羽(分封)的那些诸侯这些地方,把那些六国贵族的后裔、地方上有势力的人物,都把他们迁到长安。

        以后汉朝的皇帝又在自己的陵墓边上建成一个陵县,还有为皇帝守陵的意思,实际上也是长安城附近的一个个新建的居民点,陵县里的人完全是新迁入的,都是移民。包括有一些是跟着皇帝的人,因为他的官到一定的级别,是要跟着这个皇帝迁移的,皇帝葬在这个陵墓,原来他的大臣上有一批达到一定级别的人就迁到这个新的陵县,还有一部分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从全国各地迁来的,比如资产达到多少标准以上就迁到陵县,一方面加强对这些人的监控,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富人迁入陵县,促进这些陵县的繁荣,所以长安周围那些陵县里面几乎全是外来移民。

        移民数量之多出乎我们今天的想象,比如说从齐国迁来的姓田的,我们知道原来齐王,齐国的国王就是田氏,所以他的后人有很多,迁到了长安以及长安周围的地方形成了很多田氏家族的新的聚集地方。因为人太多了,“田”区别不了,所以就开始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至少分到“第五”,那么以后干脆有些人把这个作为姓氏了,到东汉甚至到近代,还有姓“第五”的,应该还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可能这些姓后来没有传下来。

        而且当时有个说法,关中的富人基本上都是他们田家的,以后又迁入了一批归降的匈奴人的上层人物,还有胡人、西域等各国进来的,有的是进来朝贡的、有的是进来经商的,这批人长期定居在长安,所以汉朝举行什么重大的仪式,经常还专门安排那些所谓“四夷”,各方蛮夷的代表人物也要参加。那么可见当时这些四夷,包括北方的匈奴、还有其他胡人、还有西域的各国派驻在那里的人,这一批就是在长安的移民中间也有一批外国、外族的人。

        像拓跋鲜卑从草原上内迁第一个都城是在盛乐,后来就迁到了平城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平城本来就是普通的县城,成为北魏的国都以后,北魏先在自己的境内,在太行山以东那些人口比较稠密的地方,迁移了好几万户的人进来。以后他攻占了青州、齐州,就是山东中间这一块地方,他攻占以后又从那里迁移了一大批人称之为“平齐户”,平定青齐这些地方。当他灭了其他政权以后,包括河西走廊那些政权,在这些地方也有大量的人被迁到平城,所以平城也是一个移民非常集中的地方,根据各方面情况来分析移民应该是占了人口中间的大多数。等到北魏迁都洛阳,就把在平城的极大多数人都迁到了洛阳,并且规定他们以后户籍就登记为河南洛阳人,洛阳除了这批本身就是从平城迁过来的这些主体以外,又不断地从其他地方有移民迁入。


图:北魏迁都

        当时北魏跟境外贸易,有大批的商人经商成功以后也在洛阳定居,像《洛阳伽蓝记》的描述,“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汉朝时的东罗马)”,这一带大批的商人到洛阳来贸易,有的就长期定居在洛阳。还有南方有的人因为政治斗争中间失利,或者是得罪了统治者,或者要叛逃,这样一大批南朝的人定居在洛阳,还有周边那些民族也有人迁入,所以在洛阳城里面这种定居的移民,包括外族的、外国的,有一万多家,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社区。

        到了唐朝长安城里面移民就更多,有学者估计长安城里面外族、外国的人要占到一半以上,唐朝本身也有大批人是随着那些官员、文人,或者科举考上了首先就在长安定居下来。所以这样的话,长安城里除了可能有一半的外国、外族的移民以外,本身的移民也是相当多的。


图: 洛阳伽蓝记图(部分)

        所以在历史上面,无论是统一王朝的首都,还是在分裂时期那些大政权的首都,都集中了大量的移民,在一些首都以外的重要的城市,特别是工商发达的城市或者地区的中心,还有像到了唐朝后期那些沿海(城市),像广州、泉州、扬州、山东的登州这些地方都集中了不少外面来经商以及定居的外族的、外国的这些移民。像广州城里到了唐朝后期,曾经聚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那些商人和他们的家人估计要超过十万。

        所以正因为这样,在这些移民集中的都城中间,特别是首都,就形成了多种文化并存,相互交流融合,当然也会有文化上的冲突、摩擦,这样就形成这种所谓“四方杂厝,风俗不纯”的这种文化格局,在这个过程中间一些杰出的人物,他有机会接受多元的文化,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工艺,形成这样一种比较开放的格局。外来的这些商品、物种、音乐、舞蹈、民风民俗也随着这些移民,特别是他们定居以后,在都市中间传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艺术、风俗,外来的物种也被广泛的接受,并且很快通过首都和都城传播到各地。

        所以我们要了解历史上这些首都,这些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地方的移民他们的状况,以及这些移民所做出的贡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岑镇辛

    现在广州来了那么多黑人,普遍的看法不是好现象

  • 13761319bqo

    谢谢。

  • 听友109286685

    杜甫家就是守陵人

  • 徐水河

    很受启发

  • 无题_w7

  • 1359337uszb

    好声音

  • 机敏的猕猴桃

    第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