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9投宋拾遗书

979投宋拾遗书

00:00
06:20

本文有详细解读,文章发在公众号“麻雀爱读书”上。


《投宋拾遗书》

十一月二十日,乡贡进士王某谨斋庄(1)沐浴,裁书百拜于拾遗执事(2)。

(1)斋庄,严肃诚敬。(2)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某尝谓书契(3)以来,以文垂教(4)者首曰孔孟之道。始否而终泰(5),则孟不足侔(6)于孔也。何者?夫子连聘七十国而无尺土之位,则否于始也明矣。洎(7)祖述(8)尧舜、宪章(9)文武,张三纲之目、提五常之领,制礼以检人迹,作乐以和人心,恢刑政以救人失,崇祭祀以介人福。使后之为君者、为臣者、为父者、为子者,不可斯须(10)而离也,则泰于终也又明矣。孟子生不享其位,死不行其教,所著书亦在世之空文尔,孰学而行之乎?唯皮子(11)请以孟氏为学科,属唐祚(12)将终,弃而不用,可痛惜哉!

(3)书契,指文字。契,刻。古代文字多刻在兽骨、龟甲、竹、木上,故名。(4)垂教,垂训,赐教。(5)否 pǐ 、泰,原是《易经》的否卦、泰卦。否,运气坏,泰,运气好。(6)侔,齐,相等。(7)洎 jì,等到。(8)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9)宪章,效法。(10)斯须,片刻,一会儿。(11)皮子,晚唐文学家皮日休。(12)唐祚,祚,福气。唐祚指唐代的时运。

孟轲氏没,扬雄氏作。时哀、平失道,贤莽用权。子云(13)以穷愁著书,始务脱祸,故作《太玄》准《周易》、《法言》准《论语》(14),微机深旨,世人鲜知,能师而受者,止一侯芭(15)而已。方之孟氏(16),季孟(17)间也。

(13)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辞赋家、思想家。(14)《太玄》《法言》两书是扬雄仿造《易经》和《论语》而作。(15)侯芭,又名侯辅,扬雄的弟子。(16)方之孟氏,与孟轲相比。(17)季孟,伯仲之间,不相上下。

扬雄氏丧,文中子(18)生。知隋运将终,圣道来跻(19),退居河汾间,修先王之业,九年而成。王氏六经门弟子有若钜鹿魏徵、河南房元龄、京兆杜如晦,咸北面师之。隋文中子迹逝矣,门弟子归于唐,尽出先师之道以弼于文皇,故能立贞观之业垂三百年、传十八叶,夫岂非王氏教之效欤?谓隋之夫子焉。虽劣于仲尼,而复优于孟、扬又明矣。

(18)文中子,王通,字仲淹,道号文中子,隋朝教育家、思想家。(19)跻 jī,上升。

文中子灭,昌黎文公出。师戴(20)圣人之道,述作(21)圣人之言。从而学者有若赵郡李翱、江夏黄颇、安定皇甫湜,固其徒也。然位不足以行其道,时不足以振其教,故不能复贞观之风矣!独以词旨幽远规正人伦,亦曰唐之夫子焉。

(20)师戴,师法推崇。(21)述作,撰写著作。

下韩氏二百年,世非无其文章,罕能聚徒众于门、张圣贤之道矣。其或者复授于明公(22)乎?明公履孔孟、扬雄之业,振仲淹、退之之辞,矧(23)天与其时,身得厥(24)位,则追还唐风不为难焉。然登明公之门、师明公之道者甚禾,众止闻胡、田(25)二君矣。岂明公道高德深之所隔也,而诲人诱善之未至耶?

(22)明公,对有名位者的尊称。(23)矧 shěn,况且。(24)厥,文言代词,相当于“其”。(25)胡、田,胡旦、田锡。

某又闻,不伤胎卵之命则麟凤见矣,不骨死马之骨则千里之驹来矣。明公方欲张姬孔(26)之道,聚游夏(27)之风,盍(28)以某为首?则贤于某者不远千里而至矣。贤既至,则明公之道得不光明乎?道之光明也,则明公得不为宋之夫子乎?得不为文之大柄乎?

(26)姬孔,周公姬旦、孔子。(27)游夏,子游 ( 言偃 )与子夏 ( 卜商 )。两人均为孔子学生,长与文学。(28)盍,何不。

顷者(29)明公之典宋、鲁也,某尝策杖辞亲、揭厉行潦(30)、编文著书,求明公之顾,一接威重。属明公有泰山之祷,某以晨羞阙贡、旅火是逼,不果志业,彷徨而归。居鲁西二年间,贫病相绊,乞衣假食,以给切累。勉强为文,皆有悲愁寒冻之意,不知他人之见者,悯乎?咎乎?周乎?舍乎?但以砚席旧交变化殆尽,故里眦睚(31)以为不才。

(29)顷者,近来。(30)揭 qì 厉行潦 lǎo,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渡河时,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水深就连着衣服过河。行潦,沟中的流水。(31)眦睚,怒目而视。

今年春,始敢囊琴笈(32)文,来诣(yì)辇毂(33),登明公之门以求誉,师明公之道以进身。未知明公按剑而拒之?解榻(34)而延之?向所谓以某为首,则贤于某者不远千里而来矣,其在今日哉?且某辍旨甘(35)之具为桂玉之费(36),久留阙下,则身与亲冻馁俱至矣。进之退之,俟(37)明公命。

(32)笈 jí,书箱,这里作动词。(33)辇毂,皇帝的车舆,代指京城。(34)解榻,出自《后汉书·陈蕃传》: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有南州高士徐稺来时特设一榻,徐稺走后即悬挂起来。后以“解榻”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之典。(35)旨甘,养亲的食品。(36)桂玉之费,“桂薪玉粒”,典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形容物价昂贵。另外,桂玉之地代指京师。(37)俟 sì,等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