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蒸 阿小悲秋》第4集
 5.40万
试听180

《桂花蒸 阿小悲秋》第4集

00:00
11:27


第四集


现在这时候,很少看得见阿小这样的热心留人吃饭的人,她爱面子,很高兴她今天刚巧吃的是白米饭。她忙着炒菜,老妈妈问起秀琴办嫁妆的细节。秀琴却又微笑着,难得开口,低着粉红的脸像个新嫁娘,阿小一一代她回答了,老妈妈也有许多意见。

做短工的阿姐问道:「你们楼上新搬来的一家也是新做亲的?」阿小道:「嗳。一百五十万顶的房子,男家有钱,女家也有钱──那才阔呢!房子、家生、几十床被窝,还有十担米,十担煤,这里的公寓房子那是放也放不下!四个佣人陪嫁,一男一女,一个厨子,一个三轮车夫。」那四个佣人,像丧事里纸扎的童男童女,一个一个直挺挺站在那里,一切都齐全,眼睛黑白分明。有钱人做事是漂亮!阿小愉快起来──这样一说,把秀琴完全倒压了,连她的忧愁苦恼也是不足道的。

阿姐又问:「结了亲几天了?」阿小道:「总有三天了罢?」老妈妈问:「新法还是老法?」阿小道:「当然新法。不过嫁妆也有,我看见他们一抬盒一抬盒往上搬。」秀琴也问:「新娘子好看么?」阿小道:「新娘子倒没看见。他们也不出来,上头总是静得很,一点声音都没有。」阿姐道:「从前还是他们看房子的时候我看见的,好像满胖,戴眼镜。」阿小彷佛护短似的,不悦道:「也许那不是新娘子。」

老妈妈捧了一碗饭靠在门框上,叹道:「还是帮外国人家,清清爽爽!」阿小道:「啊呀!现在这个时世,倒是宁可工钱少些,中国人家,有吃有住;像我这样,叫名三千块一个月,光是吃也不够!──说是不给吃,也看主人。像对过他们洋山芋一炒总有半脸盆,大家就这样吃了。」百顺道:「姆妈,对过他们今天吃干菜烧肉。」阿小把筷子头横过去敲了他一下,叱道:「对过吃得好,你到对过吃去!为什么不去?啊?为什么不去?」百顺了眼,没哭出来,被大家劝住了。阿姐道:「我家两个瘪三,比他大,还没他机灵哩!」凑过去亲昵地叫一声:「瘪三!」故意凶他:「怎么不看见你扒饭?菜倒吃了不少,饭还是这么一碗!」阿小却又心疼起来,说:「让他去罢!不尽着他吃,一会儿又闹着要吃点心了。」又向百顺催促:「要吃趁现在,待会儿随你怎么闹也没有了。」

老妈妈问百顺:「吃了饭不上学堂么?」阿小道:「今天礼拜六。」回过头来一把抓住百顺:「礼拜六,一钻就看不见你的人了?你好好坐在这里读两个钟头书再去玩。」百顺坐在饼干筒上,书摊在凳上,摇摆着身体,唱道:「我要身体好,身体好!爸爸妈妈叫我好宝宝,好宝宝!」读不了两句便问:「姆妈,读两个钟头我好去玩了,姆妈,现在几点啊?」

阿小只是不理,秀琴笑道:「百顺一条喉咙真好听,阿姐你不送他去学说书,赚大钱?」阿小怔了一怔,红了脸,淡淡笑了一声道:「他不行罢?小学毕业还早呢,虽然他不学好,我总想他读书上进呀!」秀琴道:「几年级了?」阿小道:「才三年级。留班呀!难为情哦!」她看看百顺,心头涌起寡妇的悲哀。她虽然有男人,也赛过没有;全靠自己的。百顺被她睃那一眼,却害怕起来,加紧速度摇摆唱念:「我要身体好;身体好……」

老妈妈道:「这天真奇怪,就不是闰月,平常九月里也该渐渐冷了。」百顺忽然想起,抬头笑道:「姆妈,天冷的时候我要买个嘴套子,先生说嘴套子好,不会伤风!」阿小突然一阵气往上冲,骂道:「亏你还有脸先生先生的!留了班还高高兴兴!你高兴!你高兴!」在他身上拍打了两下,百顺哭起来,老妈妈连忙拉劝道:「算了算了,这下子工夫打了他两回了。」

阿小替百顺擤擤鼻涕,喝道:「好了,不许哭了,快点读!」百顺抽抽噎噎小声念书,忽然欢叫起来:「姆妈,阿爸来了!」阿爸来了姆妈总是高兴的,连他也沾光。客人们也知道,阿小的男人做裁缝,宿在店里,夫妻难得见面,极恩爱的,大家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各个告辞了。阿小送到后门口,说:「来白相!」百顺也跟在后面说:「阿姨来白相呵!」

阿小的男人抱着白布大包袱,穿一身高领旧绸长衫,阿小给他端了把椅子坐着,太阳渐渐晒上身来,他依旧跷着腿抱着膝盖坐定在那里。下午的大太阳贴在光亮的,闪着钢锅铁灶白磁砖的厨房里像一块滚烫的烙饼。厨房又小,没地方可躲。阿小支起架子来熨衣裳,更是热烘烘。她给男人斟了一杯茶;她从来不偷茶的,男人来的时候是例外。男人双手捧着茶慢慢呷着,带一点微笑听她一面熨衣裳一面告诉他许多话。他脸色黄黄的,额发眉眼都生得紧黑机智,脸的下半部不知为什么坍了下来;龅牙,像一只手似的往下伸着,把嘴也坠下去了。

她细细告诉他关于秀琴的婚事,没有金戒指不嫁,许多排场。他时而答应一声「唔,」狡猾的黑眼睛望着茶,那微笑是很明白,很同情的,使她伤心;那同情又使她生气,彷佛全是她的事──结婚不结婚本来对于男人是没什么影响的。同时她又觉得无味,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去想那些。男人不养活她,就是明媒正娶一样也可以不养活她。谁叫她生了劳碌命,他挣的钱只够自己用,有时候还问她要钱去入会。

男人旋过身去课子,指着教科书上的字考问百顺。阿小想起来,说:「我姆妈有封信来,有两句文话我不大懂。」「吴县县政府」的信封,「丁阿小女士玉展」,左角还写着「呈祥」字样。男人看信,解释给她听:

「阿小胞女。庄次。今日来字非别。因为。前日。来信通知。母在乡。一切智悉。近想女在沪。贵体康安。诸事迪吉。目下。女说。到十月。要下来。千吉。交女带点三日头药。下来。望你。收信。千定不可失悞。者。乡下。近日。十分安乐。望女。不必远念。者再吾母。交女。一件。绒线衫。千定带下。不要望纪。倘有。不下来。速寄。有便之人。不可失约。余言不情。特此面谈可也。
                                                            九月十四日 母王玉珍寄」

精选用户评论
  • only_dg

    听不懂上海话的听友真的听着很费力呢

其他用户评论
  • 桂花花香

    是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懂上海话,太多上海话了,希望主播能看到,不要说那么多的方言,毕竟是面对全国的剧

    有欣艺工作室 回复 @桂花花香: 所以才配了文字呀很多话必须用方言的特有词汇才能读出来,借此了解一下底蕴深厚吴语系,不是也很涨姿势吗

    听觉娱乐 回复 @桂花花香: 我们又听不懂吴语,主播您说了也是白说!怎么能让我们涨姿势呢!?平白的还拉低了效果!所以还是请主播讲普通话吧

    Abracadabra0_0 回复 @桂花花香: 关键是这文稿也不对啊……都是音译的

    查看全部26条回复
  • qqsunnybaby

    方言加得太多了,很容易出戏……毕竟喜马拉雅都是为了方便听书,图个休闲,还要去对文字,也太那个了吧

    小小柯基爱读书 回复 @qqsunnybaby: 赞同。虽然上海话有个别上海专有的词语,但绝对是少数,这个对话大段用方言,都无语了,一塌糊涂这个全国通用的成语都用上海话读,本来听书就是脱稿,最主要是听清楚听明白,谁还对着书听。

  • 心静如水97

    有方言听起来很费劲。想来主播没考虑到除江浙沪以外的听众的感受

    代表月亮削你 回复 @心静如水97: 浙江的表示也听不懂

  • 小琼_6v

    又要听又要看文字多累啊,可以不要那么多方言吗?

  • 纯恐龙

    这个全集简直就是精品,配音,音乐,细节的处理都特别好。但是这篇方言真的太多了!为了表现地域语言美和文化,加点方言可以理解,但是这么多,真的很影响整体,作为北方人方言听不懂,工作室说配了文本,简直不要太搞笑,大多数人都是开着车或者路上听的,我们听书只为不看手机,难道说听书也要像上课一样,边看教材边听吗?

    小小柯基爱读书 回复 @纯恐龙: 赞你。就算是带有北方方言的小说,那也只是个别字,以及最多腔调变了,丝毫不影响听众知道是哪些字。之前听过张震的平凡的世界,里面也有方言,但是超级完美。真服了这个创作者,想表示腔调,沪普就很好,而且张爱玲原著并不是一直有方言,只有个别词语是上海特有,但是这个整段话都用上海话读,比如连一塌糊涂这种成语。他咋不搞成温州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