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别用自己的梦想绑架孩子

67 别用自己的梦想绑架孩子

00:00
07:56

 【别用自己的梦想绑架孩子】

  规矩66:去吧孩子,走你自己的路

  璐璐初中毕业时,我跟她爸爸履行自己的承诺:带她去旅游。我们选择了跟团去,途中有一位老奶奶坐在璐璐旁边。在闲谈中,老奶奶知道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于是感慨地说:“小姑娘,你爸爸妈妈很爱你啊,你可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爸爸妈妈。”

  我立刻温和而坚定地纠正了老奶奶的说法:“璐璐,爸爸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幸福。而你对父母最好的报答,不是分数、甚至不是将来一份理想的工作,而是从今天开始,好好地活着,每天都快快乐乐的。幸福是种能力,你对爸爸妈妈最好的报答,就是拥有这种能力,并能传播给身边的人。”

  因为我看到过太多“高分低能”的例子,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家长们走入了一个误区:分数等于一切,教育就等于让孩子有成绩,按照家长的意愿去生活。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

  我听说过一句话:“不正确的爱,就是害。”在家教中心,曾经有一位高二的女学生被父亲带着来补习。很快,我就发现,也许真的有人天生不适合念书,我用尽了各种方法,她也很努力地学,但收效甚微。在一次闲聊中,我发现她特别擅长做糕点,尤其是烘焙,简直有惊人的天赋。只要涉及美食烹饪,她都有惊人表现。有一次,我偶然带了几个自己泡的“泡椒凤爪”到中心去,刚好遇到几个学生,就分给了他们,其中就有这个女生。她尝了一口说:“老师,或许你这个“泡凤爪”里加点白醋会更好吃。”我很吃惊,回到家后就真的往剩下的“泡椒凤爪”里加了白醋重新浸泡。结果是,所有尝过加了白醋的凤爪的人都说味道很好,有一种很清新爽口的感觉。

  我觉得对这孩子来说,与其关在教室里学那些她根本不擅长、也不感兴趣的东西,不如最选择进入职业学校,系统地学习烹饪,有一技之长,又是她喜欢的事情,我相信,她未来的人生,应该比在考试中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快乐。

  我跟他父亲交流以后,发现说服他的几率很小,刚提了开头,他就几乎已经动怒。于是,我想到了她妈妈。一见到她妈妈,我立刻有了信心,因为这是个温尔尔雅的母亲。可是,当我说到孩子爱好烹饪时,希望她考虑时,她的反应是:拉过女生的手,眼泪就流了下来:“你爸爸一直希望有个儿子,为这个,我没少受你奶奶的气。但我一直相信,我女儿是优秀的,所以我辞职在家照顾你,你就是妈妈的一切。听妈妈的话,你现在喜欢做糕点,只是一时兴起,很可能哪天就没有了兴趣,但升学的机会却白白错过了。妈妈让你考上一个好学校,这是为你好。”

  “爸爸妈妈是为你好”,这句话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为什么你们为我好,但我却感觉不到快乐?!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利弊,讲明自己的希望,但切勿动辄扣上“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帽子。这样做,不会令孩子感恩,只会让孩子逃得更远。

  后来,这位女生在高三考试落榜后自杀,所幸发现得及时,被救了回来。她爸爸妈妈吓坏了,也冷了心,就按照她的意愿将她送到了一所职业学校。而进入职业学校的她,却像换了一个人,勤奋好学好问,不仅拿到了学校的一等奖学金,临近毕业时,还与一家五星级的大酒店签了约。从前病怏怏地,如今举手投足充满了神采。

  之所以想起她,是因为有一个中秋节,我收到了一份快递,里面是一盒精美的月饼。当我们一家品尝那盒月饼时,那是我吃过的最奇特也最美味的月饼。我突然就想到应该是她送的,按照快递单上的电话打过去,果然是她。

  她已经做了酒店茶餐厅的经理,下一步准备开自己的糕点房。现在已经买了房,正准备把父母接过去住。我问:“你妈妈呢?”她笑“:她早不管我了。”

  “妈妈是为你好”,是许多妈妈的口头禅,而出现这句话一般都是孩子拒绝按照妈妈的意愿做事时。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孩子应该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方向。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的方向,他会以百倍的热情、专注于他的方向并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当孩子的选择与家长的选择不同时,家长应该充分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孩子的决定,而不是用“妈妈是为你好”来禁锢孩子。孩子不是父母附属的私人物品,也不是父母未实现梦想的接力者,家长没有权利要求孩子去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

  无论世界如何瞬息万变,只有父母的爱恒久不变,但当父母无视孩子的愿望,简单地把自己对孩子不恰当的期望当作爱,并强迫孩子接受时,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以爱为名义的束缚。人生始终是孩子自己的,家长能陪伴的部分少之极少,所以对孩子少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孩子多些实质上的帮助与鼓励,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

  我看到一位妈妈对有逆反心理、敢顶撞老师的儿子的话,她说:“儿子,你这样反应,让我很担心。但是你如果不反应,妈妈会很伤心。可以让我不要担心、也不要伤心吗?”我想,她的儿子听了她的话,一定会很感动,并且真的会考虑不让妈妈担心,也不让妈妈伤心。当孩子向权威发起挑战,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时,妈妈会担心孩子所要承担的结果,是不是他能承担得起,但作为一位智慧的妈妈,假如自己孩子正当权益遭到侵害,而孩子不知道去主动捍卫时,这更是作为父母教育的失败,因此妈妈会伤心。这位妈妈的话,道出了家长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学校之间的两难,而这种两难的出现,正是妈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去理解孩子,所以这才是智慧而完整的爱。

  爱,应该是自由与尊重,不应该是父母作为绑架孩子武器。我相信,当妈妈们把“妈妈是为了你好”,换成“妈妈爱你,所以尊重你的选择”,孩子将会有更惊人的表现,让家长大吃一惊。学会放手,相信孩子,试着将爱的束缚变成爱的理解、爱的支持,孩子才会学会真正独立,真正学会自律、学会调整自己的人生与目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92396539

    这本书听了两遍了,受益匪浅

    文通有声 回复 @听友292396539: 谢谢您的认可,诚邀您给我们的节目(不是单条声音哦)一个五星+好评哦(评论流程:评论-我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