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吕思勉原文/上古史第七章/古代的封建制度/大宗和小宗

63吕思勉原文/上古史第七章/古代的封建制度/大宗和小宗

00:00
12:31

吕思勉先生原文:


东周时代,政治的重心,既然不在天子而在列国,则欲知其时的政治,非兼知其时列国的情形不可。而欲知列国的情形,又非先知古代的封建制度不可。


封建制度,当分两层说:古代交通不便,一水一山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当此之时,即有强大的部落,亦不过能征服他部落,使之服从于我,来朝或进贡而已,这可称为封建制度的前期。后来强大之国,更强大了,交通亦渐方便,征服他国后,可以废其酋长,而改封我的子弟、亲戚、功臣、故旧。则所谓主的权力更强,而各国之间,关系亦日密,这可称为封建制度的后期。从前期到后期,亦是政治的一个进化。“众建亲戚,以为屏藩”的制度莫盛于周代,要明白周代的封建制度,又不可不先明白其宗法。


社会的组织,本是起于女系的。所以在文字上,“女”“生”两字,合成一个“姓”字。后来女权渐次坠落,男权日益伸张。权力财产,都以男子为主体,有表明其系统的必要。于是乎姓之外又有所谓氏。所以姓是起于女系,氏是起于男系的。再后来,婚姻的关系,亦论男系而不论女系,于是姓亦改而从男。一族的始祖的姓,即为其子孙的姓,百世而不改。如后稷姓姬,凡后稷的子孙都姓姬之类,是之谓正姓。氏则可随时改变。如鲁桓公系鲁国之君,即以鲁为氏,而其三个儿子,则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类。是之谓庶姓。正姓所以表示系统,庶姓则表示这系统内的分支。


宗法与封建,是相辅而行的。凡受封的人除其嫡长子世袭其位外,其次子以下,都别为大宗,大宗的嫡长子,为大宗宗子。其次子以下,则别为小宗。小宗宗子,直接受大宗宗子的统辖。小宗宗人,则直接受小宗宗子的统辖,间接受大宗宗子的统辖。凡受统辖的人,同时亦得蒙其收恤。小宗宗人,受小宗宗子的统辖和收恤,都以五世为限。大宗宗子则不然,凡同出一祖之后,无不当受其统辖,可蒙其收恤。所以有一大宗宗子,即同出一祖的人,都能团结而不涣散。故其组织极为坚强而悠久。


此制为什么必与封建并行呢?因为必如此,然后大宗宗子都是有土之君,才有力量以收恤其族人。而一族中人都与宗子共生息于此封土之上,自必同心翼卫其宗子,而各受封之人之间亦借此以保存其联络。因为受封的人在其所封之地固为大宗,若回到其本国则仍为小宗。如季氏,在其封地为大宗,对于鲁国的君,则为小宗。周公在鲁为大宗,对周朝则为小宗是。所以《诗经》说:君之宗之,而公山不狃称鲁国为宗国,这可见君臣之间,仍有宗族的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19565912

    老师,什么时候出讲讲云南简史?

    游学中华 回复 @听友319565912: 快七百集,说汉武帝和古滇国的时候。

  • 我是王睿晗

    老师太牛了,让大学教授为之汗颜

  • 一鸣邓

    主播很用心,知识点很多,我也仔细听,谢谢主播!

  • 金波千沐

    受益匪浅,老师讲的真好

  • 竹本无心_ka

    我听着比易中天中华史还好!!!!!!!

    hjshehhxj 回复 @竹本无心_ka: 易是个文学者,不是历史学家

  • Monster_u1

    我老公大学教授他说你讲的真的好,还表扬我天天听你的,新疆简史,还有西藏简史。

  • 炳哥00

    对于一博物院个志愿者来说,知识拓展好丰富,感恩老师

  • 堅強的泡沫2008

    中国的封建制度其实就是西周,东周是名义的封建

  • Navigatior

    父系取代母系

    游学中华 回复 @Navigatior: 是的

  • peacemild

    从秦国开始为封建社会,之前为奴隶制度。可以可以说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