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74期: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2020-874期: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00:00
12:30




有书君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背后的历史故事。


古人说:“不计一时之得失,乃成大事之吉兆。”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不断失去的过程,有得有失实属平常。
但要是在得到的时候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在失去的时候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那么,得到的还会失去,失去的也将不会再得。
所以,《后汉书·冯异传》里就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那些成功做出惊天动地大事业的人,在其成大事之前,往往都不计较一时的得失。
只要我们坚持努力,那些吃过的亏和受过的苦,终会成为我们的踏脚石,让我们一步步走向胜利。
那么,冯异是谁?为什么在他的传记中会出现这句话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著名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从中体会古人的非凡智慧!



披荆斩棘光复汉室“大树将军”谦逊不争


很多人都说,光武帝刘秀的人生简直就像开了外挂一样,作为“无权无势无后台”的平民,他却能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
他让刘汉王朝又延续了两百多年,是汉朝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但实际上,这“一枝独秀”的辉煌背后,是无数英雄南征北战、抛头颅洒热血才创建出来的。
因此,在天下平定之后,刘秀就册封了他手下功勋最大的二十八位将领,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在这二十八人当中,征西大将军冯异,是一个极其特别的人物:
冯异的功劳特别高,高到刘秀曾当众表示,冯异是他光复汉室、开创大业的道路上,为他披荆斩棘、扫除重重障碍的功臣。
冯异的恩情特别深,深到刘秀曾亲口说,冯异对他恩重如山,简直就是父亲对儿子一样。



要是一般人,得到帝国最高领导人这样的夸赞和感激,说不定就要飘飘然,分不清东西了。


但冯异并没有得意忘形,因为冯异这人特别谦逊,虽然战功卓著,但从来都不夸耀于人。
在《后汉书》里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打仗期间,每到休息时,那些将军们就会凑在一起评功论劳,争论谁的贡献大。
但往往是大家谁也不服气谁,最后总是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只有冯异,不仅不参与这种争论,反而还常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一言不发。久而久之,军队里大家称呼他为“大树将军”。
有时他和其他将军在路上相遇,他也总是主动将车避在一边,让别人先行。
而在他这样的领导下,他的部队行军时,除了与敌方交战,其他时候都是走在队伍的后面,从来没有和别人因为抢道而发生过争斗。 
《道德经》上说: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因为谦让和不争,反而让冯异得到了最大的名声。


后来,军队里准备改编部队,军中的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



路遇强敌多次战败

损兵折将失之回溪


但是,“大树将军”并非“常胜将军”。


冯异得到过至高赞誉,也尝试过致命打击。


原来,在汉光武帝刘秀刚建立东汉政权时,天下还没统一。


那时候东汉的敌人,除了王莽政权的各方残余势力,还有军绿林、赤眉、铜马这三大起义军。


其中,赤眉起义军因为占据长安、势力庞大、人员众多,成了东汉不得不先面对的最大敌手。


因此,刘秀就派手下大将邓禹,前去长安征讨赤眉起义军。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长安城里断粮,赤眉军首领不得不逃离长安。


但还没等邓禹从胜利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赤眉军又打了回来,力压邓禹,重新把长安夺了回去。


为了抢夺长安,刘秀在同一年的冬天,又继续派出了冯异从长安西边进军,配合邓禹围攻赤眉军。




于是,冯异听令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和赤眉军激战了60多天。


激战期间,冯异收降五千多人。


按照这个势头,只要冯异稳扎稳打,过不了多久,就能取得胜利。


但就在这个时候,先前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率领部队和冯异会合了。


邓禹被之前的失败刺激得失去了理智,所以在和冯异回合之后,他就急功近利地派自己的部下抢先进攻赤眉军。


谁曾想,被冯异压着打的赤眉军遇到邓禹的部下之后,反而把邓禹的军队也压着打了一遍。


无奈之下,冯异只好放弃之前的作战计划,和邓禹一起率领主力军去救援。


可俗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这位历史上有名的邓禹大将军,在一次次失败中,变成了冯异的“猪队友”:


他在冯异救援好不容易成功之后,竟因为贪功,又再一次打乱冯异的作战计划,派兵去追击已经后退的赤眉军。


这下,赤眉军被彻底激怒,拿出了同归于尽的架势,返回来把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最后,邓禹带着24个骑兵仓惶逃走了。而冯异也被迫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逃到了回溪大本营。




复盘失败重整兵马

收之渑池平定关中


如果换做其他人,可能会把失败全部归咎于猪队友,然后赶紧甩锅、划分责任。


但熟读兵法的冯异却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从战败中吸取教训,那么胜利迟早到来。


于是,他回营之后,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立刻分析战况、坚壁守营。




然后重整军马,把之前被打散的士兵重新召集起来,集齐数万人之后,又派遣使者和赤眉军再约一战。


而且,他从上一次战败中得到灵感,先派出了一小队老弱病残的士兵,前去吸引赤眉军的注意。


与此同时,他让战斗力极强的精兵们穿着赤眉军的服装,全部埋伏起来。


果然,刚刚取得胜利的赤眉军上当了。他们看到冯异派来的全是些没有战斗力的残兵,就认为冯异已经被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用这些残兵剩将来拼命了。


于是,他们就放松了警惕,一路追着这些残兵剩将打。


而在赤眉军的体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冯异一声令下,先前埋伏的精兵一跃而出,把赤眉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关键的是,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敌人和自己人打扮一致。这让赤眉军一下子分不清敌我,惊慌失措之下连连发挥失误。


就这样,冯异以数万残余部队,把赤眉军十多万的军队打得连连败退,最后陷入重围、被迫投降,而冯异也趁机平定了关中。




最后,光武帝刘秀在《劳冯异诏》的授勋书中,他说冯异:


“虽然垂翅于回溪,终能奋翼于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他把冯异比喻为翱翔九天的大鹏鸟,就算曾经在回溪惨遭失败,如大鹏鸟受伤垂下翅膀一般。


但他没有因为一时得失而灰心,重整旗鼓在渑池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像大鹏鸟最终展翅高飞,重回九天之上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坦然接受得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虽说“命运所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都标好了价格”。
但其实,命运所给的奖励,也一直在暗中寄送。
所以,即使人世纷繁、得失难测,即使我们曾经“失之东隅”、暂且失去。
但只要我们不曾放弃、坚持努力。那么,我们最终也会“收之东隅”、达成目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沉默_b0s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