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志平(1974~),男,山东烟台招远人,硕士,高级经济师,笔名泰格、泰歌。毕业于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国民主建国会山东省直四支部副主委,山东大学特约研究员,民建山东省委科教文卫专委会委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金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协会会员。曾在人民银行、邮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邮政局、邮政集团公司、邮储银行总行组织的课题研究、征文、论坛、读书比赛中获奖,发表专业文章40余篇。当前是《中国邮政》、《现代邮政》、《中国邮政报》、《邮政研究》、《山东邮电报》等多家报纸和期刊的特约撰稿人。2003年-2004年曾在山东威海乳山市挂职邮政局副局长。2009年-2011年干部交流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现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工作。
武术师傅叫和平
作者 杨志平
泰格母亲从故乡到省城济南来看眼睛,言谈中偶尔提起了与师傅的母亲一起参加丧礼的事情。泰格猛然一愣,忙问“和平在哪里,现在咋样?”这个叫和平的人就是泰格早年的武术师傅。泰格曾经在自己的练武生涯中介绍过他。“和平现在已经找不到人了,下落不明”母亲答道。泰格听后很失落。母亲继续说:“和平东北的老婆喝药死后,留下一个闺女,他自己就失踪了。那个闺女据说还在济南读书呢,出落的可漂亮了”。因为师傅是自己家族的一个叔叔,所以母亲对于他们家的一些事情还是非常的了解。往事历历在目,泰格好像又随着自己的思绪回到了那个全民习武的时代。武术师傅其实就是比自己大几岁的一个农村社会青年,也是一个尚未出五服的本家叔叔。当年的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少林寺》演出后,村子的习武风气陡然升温。泰格也缠着父亲想去学习武术,父亲答应给找个人帮助练武。这样叔叔就走入了泰格的生活中。与和平叔叔学武的还有辉等4-5个人,宛若一个团队。每到夜幕降临,练武的人就聚集在一起听师傅的口令进行训练。记得有几项是必须要练的,一是蹲马步。其次是踢腿。那个场面比较滑稽。不过师傅很认真,他经常强调的是“严师出高徒”,并介绍自己看到的几个武林高手的例子来教育我们。大家听的津津有味。诸如和平师傅的师傅曾经在一次武术表演中接住台上失手的钢鞭,诸如和平师傅的师兄曾经在与邻村的较量中力敌三员,把对方打的落荒而逃。在那个缺少电视、电影和现代网络的农村,这些故事就是精神上最好的享受。
记得当时是在自己刚刚小学的时期,泰格度过了美好的习武童年。武术师傅爱好吃喝热闹。每次武术练习完后,悄悄的问泰格是否一起吃喝点东西。泰格没有经验,师傅于是带上自己去村子里的小店了。记得印象中是要一罐子午餐肉,再来一瓶度数不高的小香槟酒。两个人在那个商店家里的炕上吃完。在回忆中味道已经记不起来了。师傅提出费用让泰格承担一部分。自己出大头,泰格出小头。当年自己也是有一点压岁钱的,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师傅看到自己很懂事,所以又陆续带着泰格来了几次。
随着练武队伍的扩大,陆续的有胜等人也参加进来。练武的队伍增加到7-8个人,原先师傅的院落已经撑不开了。大家转战到辉的家里面了,因为辉的父亲也是爱好武术的,所以在这里练武的队伍又开始了习武。师傅还把自己的师兄也请来助阵。在沿河的那处院落里面,在月光下刀枪齐鸣,很是壮观。胜刚刚加入的时候请大家一起吃饭。印象中他没有钱,只是买了几包虾片和一瓶酒。不过这也足以让大家高兴的坐了一桌。辉的妈妈甚至端上了家里的咸菜,大家共同举杯庆祝师傅的队伍壮大。
学习任务的加重,不久父亲禁止自己去学习武术了。记得有一次泰格去师傅家里看望他。他把泰格自己曾经购买的武术书籍还给了泰格。记得当时泰格留给师傅作为纪念。大家说了几句话后就分别了。
几年后,泰格离开了家乡响水河畔到县城上学。有关师傅的消息就很少了。后来听说师傅去东北大连了,还带回一个东北媳妇,泰格相信师傅有这个人缘。 “哎呀,和平家的闺女可漂亮了,和平的妈妈早年就是一个标致的人。他们家没有丑人。”母亲继续说着师傅家的事情,把泰格的思绪惊醒。“和平的闺女问她奶奶:给我的学费准备好了吗?她奶奶说:你爷爷已经把牛给卖了两头,准备齐。这个和平也太没有责任心了。”妈妈继续说着故乡的事情。
泰格听后心理比较沉重。师傅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有灵性的人。早年的父母离婚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后来的媳妇死去又是一个创伤。泰格相信自己的师傅没有死,他不过是在逃避自己的现实。他可能像一个隐士躲避在某一个角落里,继续他的江湖理想,泰格祝福他早日回归家乡,结束漂泊。
听着听着,落泪了。希望和平师傅能够听到此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