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56期:这5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第二种伤孩子最深

2020-856期:这5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第二种伤孩子最深

00:00
14:20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这是丹.阿兰德在《养儿育女中长大》这本书里说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


其中,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而表示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的孩子,却高达56.28%。


这样的反差,令无数父母心惊。


是什么把血缘的羁绊变成了负担?


又是什么把爱之深变成了恨之切?


在研究了很多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后,我终于发现,最伤亲子关系的,是这“5根利刺”。



强势控制


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父母看似无私,实则最自私。


热播剧《小欢喜》里,单身妈妈宋倩,就是最好的写照。


她为了全身心的照顾女儿,不惜从重点高中辞职当辅导老师。


她为了女儿的学习,起早贪黑,精心准备一日三餐。


她密切关注女儿的学习情况,绘制成绩波动图,还亲自给女儿设计补习进度。


然而,她的事无巨细,尽心尽责,经历时间的发酵,慢慢演变成一种精神控制:


“我对你付出这么多,我对你这么好,你不能让我失望。”


乔英子想去南大学天文,宋倩强行让她修改成“清华北大”。


乔英子喜欢吃火锅披萨,宋倩强迫她喝滋补汤,吃生海参。


乔英子想要一个喘息的空间,宋倩偏偏给她的房间装上监控窗。


借用《囧妈》里伊万的话说,这种爱就像湿棉袄,穿着沉,脱下来冷。


最终,乔英子受不了宋茜的步步紧逼,抑郁成伤。


她站在大海边上,用尽全身的力气向宋倩嘶吼出憋在心里太久的那句话: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一个拼命地想要控制,越失控越想控制。


一个拼命地想要逃离,越是逃不掉越是拼命逃。


以爱之名,两败俱伤。


亲子关系,就在“控制”和“逃离”的对峙中变得越来越糟糕。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没有相互独立的灵魂,父母与孩子无法真正的相爱。


因为父母令人窒息的控制欲,会成为孩子的灾难。


爱,没有界限,终将走向伤害。



情感勒索


周国平说:


“你最关心的人,最清楚你的死穴在哪里。
你最亲近的人,会把你拖进最持久的战役。

去年,“母亲病危,北大博士失联20年,拒绝回家”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很多人只看到了主人公表面的冷酷无情,却没看到北大博士王永强背后的伤疤。




王永强是家里最小的儿子,读书最好,最有出息。


但王永强绝不是最受宠的儿子。


考上大学之前,父亲不断地劝他辍学。


考上大学之后,父亲盯上了他每月4元的助学金,像追债一样追着他要钱。


读硕士三年,父母总是提出远远超出他能力的要求,百般刁难。


比如,让他帮患小儿麻痹的哥哥找工作,帮二大爷家堂哥的儿子上苏州大学……


如果他帮不了忙,就跑去学校大闹,说他大逆不孝,没良心。


有句话说,当人被动地承担爱与责任时,爱难以存在。


为了逃离父母,王永强跑去北京读博,带妻子远赴日本。


可即便如此,他的父母也不曾放过他,仍旧不断地拿亲情威胁,拿孝道绑架,不断地要钱、要钱、要钱。


直到,王永强被逼的妻离子散,不堪重负,逃得越来越远。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说:

在一段关系里,一旦出现分歧和冲突,情感勒索就像细菌一样,迅速侵入,繁殖,扩张,控制我们的行为,消除我们的爱意,直到侵蚀我们的感情。

父母以生养之恩,要挟孩子顺从自己,真的是亲子关系最毒的毒药。


因为父母的情感勒索,不仅会把孩子拉入循环的痛苦深渊,还会让爱变质。


爱与关系,不断地被消耗和利用,换来的,只能是两败俱伤。




暴力


常言道:棍棒之下出孝子。


然而,事实并不全是这样。


有些在父母棍棒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即使长大了有出息,和父母的关系却水火不容。


小的时候,我经常看见邻居阿姨,打骂邻居小哥哥。


有时候,是小哥哥不好好吃饭,弄脏了衣服,阿姨一把揪住他的衣服,把他甩出好远。


有时候,是小哥哥作业潦草,阿姨把他作业撕得粉碎,还拿一根浸过油的竹条打他的掌心。


有时候,是小哥哥考试没考好,阿姨罚他跪在家门口,一跪就是好几个小时。


最严重的一次,是小哥哥偷了爸爸50元钱,阿姨拿了个碗粗的棍子,一下接一下地往哥哥身上抡。


那一次,小哥哥在家躺了足足一个星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小哥哥:


阿姨那么爱打人,你怕吗?


小哥哥特别淡定地对我说:


“不怕,我会保护好我自己的,等到我可以离开的那一天,我会头也不回地离开这个家,再也不回来。”


当时,我以为这只是儿时的戏言。


没想到,小哥哥大学毕业后,除了定期给阿姨打钱,就真的再也没回过家。


而当年那个厉声厉色的阿姨,现在每每想到儿子,不是唉声叹气就是偷偷抹泪。


赢了教育,输了孩子。


这应该是为人父母最痛心的教训。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


他们都是从父母的眼神、语气、气场中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揣度自己是否被爱。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无法向父母反馈爱。


老话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


羞辱、责罚、打骂、冷落、只会让孩子加深痛苦的印象并不能改变其行为。


只有赢得孩子的心,才能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怀疑、不信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和家长沟通了?


有个高赞回答说:因为不信任。


小时候,被别人欺负打了回去,对方妈妈找到家里,我解释,爸爸不信,转手就给我一巴掌:

“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会招惹你?”


刚写完作业,拿出手机,爸爸说:“又玩一天手机。”


和异性稍微走得近点,爸爸怀疑:“是不是谈恋爱了。”


在屋里写作业,爸爸每隔三五分钟就进去看看,是不是在偷懒。


我想要参加一项课外比赛,爸爸不屑地说:“你这么弱,拿什么跟别人比,别做梦了。”


对我来说,爸爸每一次的轻视和怀疑,都像一场羞辱。


不仅成功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更成功切断了父女沟通的桥梁。


电影《怒》中有句台词:

“最大的怒”是自己最亲的人,不信任你。


所以,不是孩子天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而是父母一次次不问缘由的责怪和不信任,戳痛了孩子,让孩子望而却步。


《父母的觉醒》中讲到:

爱的循环是信——望——爱。


以信任开始,通过希望,然后才能到达爱。


没有信任,亲子关系怎么可能会变得紧密和深厚呢?




忽视、冷漠


众所周知,作家王朔与父母的关系,十分冷漠。


他的父母在他最需要爱的年纪,把他送进育儿园里长大,几乎缺席了他整个童年。


在他青春期,最渴望关注内心的阶段,对他冷漠严苛。


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他故意穿奇装异服,故意逃学,等来的却是妈妈的一巴掌:

“小小年纪不学好,你怎么敢逃课。”


成年后,他辞职写作,更没有得到父母的一丝理解和尊重,被父母称为“不务正业”。


有句话说得好:联结始于关注,亲密始于看见。


一直被父母情感忽视的王朔,无论如何,都与父母亲近不起来。


他在《致女儿书》里写道:


我不记得我爱过我的父母;

小的时候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就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再后来,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是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陶行知说过:不要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每一个善意,都有拿出自己全部的慷慨。


孩子对父母的每一次愤怒,都是对爱的渴求。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要不对内伤害,要不对外攻击。


无论哪一种,都是父母无法承受的痛。


血缘可以让我们与孩子遇见,但只有爱能将我们紧密联结。


心理学家说: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关系就好比一个管道,关系管道通畅了,什么都没关系了。


关系管道不通畅,什么都有关系。


因此,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切教育都等于零。


关系决定行为。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领舞酒吧

    传统的家庭社会关系就是一种依赖和控制的关系,争权、夺利、剥夺、控制、绑架、依赖、支配、服从、

  • 微笑起航5

    非常受益,谢谢主播老师,让我找到问题所在。

  • 心若向阳巧笑安然

    在看 勾起小欢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