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昨天跟我说:
“我删掉了微信里的100多个好友,再也不用应付那些令人尴尬的社交了,现在真的好爽。”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个小小的微信承载了我们全部的生活,朋友圈这个小小的窗口代表了我们全部的喜怒哀乐。
通讯录好友动辄几百上千,后来才发现真正能说上话的人寥寥无几。
无用社交误人误己
“在吗,帮我砍一刀,我就能9.9元买个加湿器了”;
“在不在,帮我分享一下,我就能免费领一箱水果了”;
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尴尬社交:
微信上几乎从没有交集,甚至是你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你的人,经常会给你发来购物网站链接,请你“顺手点一下 ”。
这些每天都会跳出来请你“顺手”的对话框,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为你筛选出了“无用社交”。
这些“无用社交”,小到微信中每天无休止的分享链接,大到节假日无意义的频繁聚餐。
它们不断消耗着你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且没有你想要的正向回馈。
前段时间《王牌对王牌》中引发巨大争议的“06级超女重聚”,当年的冠军尚雯婕因为总是不回复私信、不参加聚会,被其他嘉宾当场诘问。
场面的火药味一度让人怀疑舞台马上就会变成修罗场。
许多人说尚雯婕“冷血、虚伪、无情”,其实转念一想:
这些私信和聚会对她来说又何尝不是“无用社交”?
她从一个纯粹的歌手,不断成长,如今早已变成了经纪公司的老板,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手下的艺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时间愈发宝贵。
而其他人,有人因为打武警被封杀,有人早早嫁了人被边缘化,有人一直没激起什么水花。
时过境迁,当初从同一个入口进场的人,如今已经分散各处。
有人一直沿着既定道路往上走,已经快到了顶峰;有人早早就收起了锋刃回到了山脚下的观众席中。
这样的两类人,注定无法再从餐桌上得到和当年一样的满足感。
总有人对你说: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但是没有人对你说:
人前留一线,但以后有没有必要见,还真不一定。
总也不联系的朋友,或者早就不在一个世界的朋友,删了就删了吧。
低调处理那些“过期友谊”,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
把参加无用社交的时间,用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家人享受假日的闲暇,一个人静静地读书、看电影充电,都好过在日复一日地无效社交中虚耗自己的生命。
越聪明的人,越懂得精简自己的朋友圈
李诞曾经发微博说,录完节目想和彭磊在微信上说几句话,结果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后来发现,原来自己不是被他拉黑的第一个人,圈内很多知名的制作人和导演都被他拉黑或删除了。
李诞调侃:“被彭磊拉黑也算是火了一把。”
想在娱乐圈中游走,学会左右逢源是多么重要。
但彭磊作为新裤子主唱,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社交方式并没有随着人气升高而改变。
他依然奉行简单、真实的生活,推掉了很多自己眼中的“无用邀约”。
只有这样,才能把时间都有效利用,才能保持初心地写出好作品。
清华大学教授颜宁说:
“我们生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有海量的信息从耳边掠过,但最后记住的其实寥寥无几”。
生活在这样一个速燃又速朽的时代,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在人际关系中的“断舍离”。
换句话说,越聪明的人,其实越懂得规避无效社交,不断精简自己的朋友圈。
拒绝了无效社交,才能把精力留给重要的人,留给真正高质量的社交。
高质量的朋友,一个人能够代替十个人的力量。
在那些艰难时刻,能够毫不犹豫向你伸出双手的人,才是最值得留下的人。
人生很短,日日与真心之人交谈也尚不足够,何必把那么多无关的人请进生命中来?
遇到那些不断虚耗你光阴的人,就拉黑了吧。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人的一生,浮浮沉沉。
有人和你在儿时言笑晏晏,有人和你在少年时把酒言欢,也有人和你在老年时搀扶相伴。
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遇到与之匹配的朋友,而这些朋友的质量,取决于你自己的位置。
换句话说,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1991年,铁凝去见90岁的冰心。
冰心问她:“有男朋友了吗?”
铁凝回答:“还没找呢”。
冰心又说:“你不要找,你要等。”
后来,铁凝等到了经济学家华生。
等的意义是什么?
等就是——你是什么人,就会遇见什么人;你想遇见什么人,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伴侣如此,朋友更是如此。
你微信里添加的好友,其实就是你阶层的反射。
那些来到你身边陪伴你的,看起来是命运的“随机分配”,实则是由你当下的位置决定的。
想拥有游泳教练的联系方式,首先你得去学习游泳;
想添加世界五百强企业优秀人才的微信,你得先进入世界五百强。
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最好的方法是先让自己配得上它,至少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它。
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辛苦。
人生前期越懒得学,就越容易错过后期让你心动的人和事。
亦舒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归宿。”
你的生活质量,你的微信好友质量,从来都不取决于别人,而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