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二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二

00:00
44:45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生和死,这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也最重大的困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能够进入太空,登上月球,但面对死亡,依旧束手无策。因此,哲学家将生和死定义为人类的两大属性。

一、人生的两件大事

  在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生命在诞生,也有无数生命在死亡。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和死贯穿了我们整个的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对于生死的认识,也建立在它们相互的关系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逆向思维同样成立:未知死,又焉知生?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才显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促使活着的人学会珍惜人生;也正是由于死亡的必然来临,使人生的一切努力在死亡的阴影下显得虚无。
  尽管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思索生死的问题,但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因为能够论说死亡的人,都不曾真正地经历过死;而不得不经历死亡的人,却再也不能够来回答死。正如那个古老的戏言:“死亡其实与我们毫不相干,只要我们在,死就不在;只要死在,我们就不在。”
  但是,无论是对死亡的畏惧或嘲弄,都不能使我们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完满的生命?而诗人所赞美的“生时丽如夏花,死时美如秋月”,是否只是人类的一个美丽梦想?
  对待生死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生观的确立。

二、一般人重生

  生,包括外在的生活及内在的生命。
  一切生物都有求生的欲望,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类?我们生活在世间,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希望拥有更高的地位;希望事业能够成功;希望理想能够实现……这一切只有在我们活着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所以说,无论什么样的希求都是建立在对生的希求之上。
  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到古代的炼丹术,乃至现代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都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贪恋。因为生就意味着希望:“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上半场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
  拥有生命,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无限多的可能性。
  就佛法的修行来说,人生的获得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在六道中,只有人道的众生才有机会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实践,去证悟。因此,佛经中也将暇满人生作为修行的重要条件。

三、一般宗教重死

  无论我们如何赞美生命,生命的脆弱并不能因此而有所改变。人命只在呼吸之间,生命从诞生之始,无一日不是在趋向自己的末日。年轻时或许还不能意识到时光无情,一旦步入老年,对死亡的恐惧再也无法回避。所谓“老来岁月增做减”,每过一年,便少了一年,每过一日,便少了一日。
  正因为任何人都难免一死,死亡才成为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几乎所有宗教都致力于对死亡的关怀。
  基督教认为,人生是虚幻不实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针对死亡的威胁,提出了神化的永生,正如耶稣之死被宣告为拯救一样,人类也只有通过对上帝的祈祷,才能使死亡成为通往不朽的起点。基督教的信仰,正是建立在这种永生的希望上,在《圣经》中,上帝向他的子民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那么,上帝真的能够吞灭死亡,赋予死亡以新生的力量吗?我们知道,有生必有死,以佛法的观点来说也是同样。所以,基督教对永生的期待仍然是不究竟的。

四、有人认为佛教徒只重视死

  佛教又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
  很多人认为佛教仅仅是为亡者服务的,之所以出现这种误会,主要是和弥陀净土在民间的流传有关,同时,经忏佛事的盛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创立净土宗以来,念佛往生西方的净土法门至今历久不衰,它的殊胜之处在于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与纯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更能深入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明清以来,其流传之广可以用“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来形容。净土宗的广泛流传,使很多人以为学佛的目的只是单纯的求往生,求来世。
  元朝以来,经忏佛事十分盛行。尤其在江浙一带,道场忙于超度亡灵,使寺院几乎失去了教化大众的功能。人们进寺庙烧柱香、拜一拜,只是为了祈求现生的平安吉祥。更多的则是因为家里有了丧事,才想起寺院,请些出家人念经超度,一来希望死者有个好去处;二来对活人有个安慰。
  基于以上两点,使社会上那些对佛教没有深入接触和了解的人,以为佛教所关心的只是死亡的问题,以为佛教只是为死人提供服务的。
  但我们要知道,虽然净土法门关心死后的去向,提倡借助佛力往生极乐世界,但和基督教所说的进入天国有本质的不同。净土宗是在自力修行的基础上,再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也就是说,他力必须通过自力才能实现。
  《弥陀经》告诉我们,彼国是“诸上善人集会一处,不可以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见,西方净土不是任何人想去就能去的,必须有福报、有德行、有善根的人才有资格往生,福报从哪里来?从人间的修行来,必须断恶修善方能积累往生的资粮,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

五、正确理解佛教

  佛教对生命的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所认为的断见,又不同于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就一期生命而言,虽说是短暂的,但生命就像河流,贯穿着无穷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生命是永恒的,又是相续变化的。因为生命是变化的,所以才具有可塑性,才能通过修行去改造。所以说,佛教既重视死后的归宿,也关心现实的人生。
  1.对死后归宿的重视
  《宝蔓论》云:“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生命短暂脆弱,死亡之风随时都会吹灭生命之灯。尤其是末法世间的众生,命浅福薄,死缘者多,生缘者少。就是这么短暂的人生,又有几个人能好好利用?“少时心在父母,壮时心系妻室,老则心忧儿孙,一生之中,卒无暇时及法”。虽然我们一生忙碌不休,但死亡来到时,除佛法外一切无益,非但至爱的亲人不能替代,连我们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去。
  但念死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宗喀巴大师说:“能知暇满大义利,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绝不乐为”。由此可见,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的意乐,利用生前的宝贵时光勤修善法。
  2.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1)五戒十善是幸福人生建立的根本
  儒家因入世而提倡人伦,提出了“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在佛教中,与之对应的有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则又增加了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和不贪、不嗔、不痴。作为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五戒十善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培育。学佛的关键在于实践,尤其是对于在家信徒而言,修行并不仅仅是诵经和念佛,而是要将佛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所谓“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戒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持戒不仅是消极地止恶,同时也是积极地行善。所以说,五戒十善既是佛教徒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建立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受持五戒,世界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如果全人类都受持五戒,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太平盛世,就是人间净土。
  (2)菩萨的修行以解除有情的人生痛苦为使命
  作为佛教徒,不仅要注重个人的利益与幸福,还要进一步关心众生的利益和幸福,乃至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安宁。
  大乘佛教所提倡的六度四摄,就是建立在对众生的关怀上。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而四摄则是通过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等种种方便善巧来帮助他人,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成就自己的福德资粮。六度四摄都是以布施为基础,佛教称布施是种福田。世间的慈善事业关心的仅仅是解除人们的贫困,而佛教的布施还包括法布施,因为世人的痛苦不是依靠物质改善就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身为佛教徒,应该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佛陀在因地中,为救度众生而出生入死,他是为救度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
  很多信佛的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而忽略了利益社会之事,这就偏离了佛菩萨出世的本怀。我们学佛,就是要把佛教的精神发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知道了佛法,却没有身体力行地实践佛法,那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没有使佛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近代,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都极力提倡人生佛教,要求我们运用佛法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菩萨作为佛法的实践者和推广者,要在利他中完善自己,发菩提心,发大悲心,以解除众生的痛苦为使命。
  (3)佛陀在经典中为我们指出的人生智慧
  佛教中的很多经典都非常关注有情现实人生的问题。
  《药师经》是流传甚广的一部重要典籍,经中详尽地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世界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不仅满足众生对物质的希求,“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还为众生拔除病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为众生庄严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长寿得长寿。及至众生临命终时依旧不弃不离,根据众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
  除此以外,《善生经》、《十善业道经》也都是佛教关心现实人生的代表经典。
  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因果都是互为缘起,命运的好坏不是神的旨意,而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告诉我们行善和作恶的结果,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和上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则认为,佛与众生只是迷与悟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开发自身本具的清净佛性,通过改善我们的现实人生而抵达成佛的光明大道。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让众生都能因为听闻圣教而获得“现生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所以说,佛教不仅关心生命的未来,重视死后的归宿;同时也关心现世人生的幸福,关心现实人生的改善。修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首先要舍去不良的习气和行为,舍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再以佛菩萨们为榜样,依教奉行,在现有生命的“因”上有所变革,使生命得到升华,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

五、自利乎?利他乎?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有各自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不论有没有学佛,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责任。否则,纵然修行修得不错,但从利益社会的角度来看,却不曾起到一个佛教徒所应发挥的作用。大乘佛教的修行,要求佛弟子在自利的同时,进一步利益社会大众,这也是佛法在人间弘扬的必由之路。菩萨道的精神正是在利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佛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也都回向众生。
  遗憾的是,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人,认为他们抛弃父母妻儿,只图个人清闲,不承担家庭责任,不过问社会疾苦。那么,学佛的人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

一、什么是利益?

  世间的人,尽管奋斗的目标不同,但都逃不脱名利二字。正如孟子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是有情生存的基础。即使是出家人,也必须“衣食住用”四事具足才能安心修道。更何况凡夫都是血肉之躯,需要饮食来长养色身,需要服装来御寒,需要住房来遮蔽风雨,还需要适当的生活用具。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使佛法得到更好弘扬,也需要有相应的科技设备和物质条件。
  对利益的追逐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并且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水准。经济发展的正面意义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心灵危机也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
  自我中心主义的盛行,使得自私自利瘟疫般侵蚀着人类的心灵。在个体之间,表现为当代社会的缺乏温情;在群体之间,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战争。在当今世界,基于扩张需要而制造的核武器,已经足以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以想象,一旦这些核武器因为某些国家的利益被使用时,势必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安定构成莫大的威胁。
  这就涉及到义和利的关系。

二、义与利的关系

  孟子周游列国期间,诸侯们关心的并不是他的政治主张,而是孟子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可孟子却认为:“王何必曰利?”如果只知维护自身利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就会更趋尖锐,所以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
  利益和道德是否冲突,是否对立,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呢?以佛法的立场来看,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获得利益。
  前面说过,人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善的行为不仅对现实人生有利,更能惠及我们的未来。当我们布施的时候,既能在当下给双方带来快乐,而运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获得利益,这善的种子,还会在将来继续开花结果。反之,对人对己,对此世、他世皆无益的行为就是恶行。若是为了眼前的享受去杀人抢劫,不仅今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造下的恶业还会继续带到我们的来生。佛法的因果观贯穿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生种下的因,导致今生的果;今生种下的因,又招感未来的生命状态。如果造恶后不知悔改,就会使生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善恶行为是和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当我们为别人提供帮助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行为能否给对方带去安乐,既要随顺众生,又不能失去原则,盲目顺从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比如吸毒者请你为他提供海洛因,尽管毒品能为他带去暂时的快感,但无论从法律还是健康的角度出发,毒品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一味随顺,只能促使他在罪恶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所以,当我们利益众生时,要有智慧去分辨是非善恶,不仅让对方得到满足,还要检查这一行为是否符合自他双方的利益。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利益的追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判断和抉择。正当的利益,不仅要使自身得到安乐,使我们周围的人得到安乐,使国家和社会得到安乐,更应该使我们未来的生命得到安乐。
  义和利是相互的,义是人类获取利益时所应遵循的标准和原则,而利则是对义的实践所产生的果实。

三、佛教徒讲求利益吗?

  有些人以为学佛就意味着对世俗责任的放弃。没有学佛前,事业做得轰轰烈烈,学佛后立刻走向另一个极端,事业放弃了,家庭责任放弃了,这种认识实在是大错特错。
  如果是通过正当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经典中称作净财。对于这样的净财,作为佛教徒也不必避之惟恐不及。因为财富也是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了足够的资粮,我们才有能力造福社会大众。
  对于在家信徒来说,职业的选择非常重要。整个佛法修行的纲领不外乎八正道,它包括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其中,正见是正确的人生观念,正命则是指正当的谋生手段。
  很多在家居士都乐意布施,无论是助印经书还是建寺院、塑佛像,都能慷慨解囊,但却不注意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正当与否。所谓正当,有两个标准,首先看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但作为佛教徒来说,还有更高的要求,要根据戒律的规范来衡量。
  比如杀生的职业,以世间的标准来看,也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但佛弟子若是从事这样的工作就很不应当,会使我们在赚钱的同时,造下了很多罪孽。我在弘法的过程中曾接触到一些在家居士,一方面做很多好事,一方面却在从事着和杀生相关的职业。他们来向我请教:“若是用这些钱去修布施,去供养三宝,将来还会不会遭到恶报?可不可以将功赎罪?”根据因果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能招感善报是肯定的,但所犯下的罪业也必须由自己来承担,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虽然布施会给你带来财富,但杀生的果报也同样不可避免。就像有些富豪,腰缠万贯却百病缠身,生不如死,到果报现前之时,想用金钱来买健康恐怕也办不到了。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符合法律和戒律的规范,在原则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由此类推,与偷盗、邪淫、妄语等戒律所禁止的行为有关的职业都是不如法的,不属于正命的范畴,学佛者不应盲然从事。
  佛教强调因果,人生的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有句话叫做:“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不管怎样积聚财富,到临终之时,唯一能带走的就是我们造下的业因。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做善事,就是积集我们的福德。反之,“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通过不正当谋生手段来获取财富,最终将得不偿失。
  除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获取的利益,佛经中还处处以较量功德的方式告诉我们学佛的利益。《金刚经》告诉我们:“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由此可见,读诵、弘扬佛经的功德不可思量,财施功德有限,法施的功德无量。其他如《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普贤行愿品》等等,也都有类似的说明。
  说到利益,还涉及到思想境界的问题,即不能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有所执著。社会上的人每做一件好事,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和恭维,要知道对名的希求也是我们修行的障碍。若为人读诵、讲解经典时有心追求利益,那么所得就很有限。反之,如果没有掺杂私心杂念,得到的功德和利益就会象虚空那么广大。
  正如《金刚经》所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佛陀要求我们在布施时做到“三轮体空”,首先要没有布施的我,若是菩萨在布施时“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生起贡高我慢,对被施者失去平等之心,所做的一切也只能招感人天福报,和菩萨道的修行是不相应的;其次是没有接受的对方,作为菩萨,不管受施者是冤是亲,都应一视同仁;第三是不计较布施的物品,无论贵重与否,只要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如果能做到施者、受者、施物三方都空的话,布施的行为才是圆满的。不执着功德,不等于没有利益,相反,正因为不着相,所得到的利益更是不可思议。只有本着无所得的心,所修的善法才是清净无染的。

四、学佛仅仅是自利吗?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的清净无为似乎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种看法实在有失偏颇。
  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之分。乘是指运载的工具,小船只能自己乘坐,大船则能帮助更多的人到达彼岸。在学佛的人中,每个人的因缘和发心都不同。其中有偏向自利的发心,如声闻缘觉的修行,也称小乘;也有偏重利他的的发心,如菩萨道的修行,也称大乘。
  以发心来衡量,声闻乘发的是出离心。由于“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因而生起极大厌离之心。他们急于脱离生死,认为成佛之道遥远难行,只求灭除烦恼,证得涅槃,不再来生死中轮回。声闻乘的修行内容主要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由持戒而后生定,又由定而生慧,将生命内在的智慧开发出来,从而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样的小乘行者亦被称为“自了汉”,和菩萨的发心相比,他们的确有相对自私的一面。
  而菩萨乘更强调的是菩提心,因为佛陀出世的本怀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成佛后,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使无数众生因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由菩提心而生。所以,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发心是至关重要的。
  学佛发心要大,要“志当存高远”,但落实到具体的修行,则须严格依照次第,由人天乘进而声闻乘,最后进入菩萨乘。地基打得越牢固,发展也就越稳妥。人天乘是三乘佛法的基础,就像太虚大师所说的那样:“人在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在藏传佛教中,将三乘归纳为三士道。下士道相当于人天乘,修学要领为受持五戒十善,念死无常及归依三宝,因为“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去路的护照”。中士道相当于声闻乘,由怖畏恶趣而生起极大出离心,依戒定慧三学成就声闻缘觉的果位。上士道相当于菩萨乘,从菩提心出发,广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善法,成就圆满佛果。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也是在于发心,而不是修学的法门。五戒十善虽是人天乘的善法,但若是以大乘的发心来修,不是着眼于人天福报,而是以利乐有情为己任,一样可以作为成佛的资粮。
  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之心,就是自觉觉他之心。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解脱,还要以六度四摄帮助众生觉悟,使众生共同离苦得乐。所以,菩萨是在利他中完善自身,在利他中积累成佛的资粮,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一味的自利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应追求的,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而每一位佛菩萨的行为,都体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五、自利与利他

  自利就是一切行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反之,利他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
  1.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很多人总以为自利与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满足他人的利益,必然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反之也是同样。那么,自利与利他究竟是不是对立的呢?
  对利益的追求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利己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在整个社会都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今天,急功近利的自私行为比比皆是:假药的泛滥危害了众多病患者的健康;工农业的污染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对暴利的牟取使不法商业行为充斥市场……更有甚者,将自己的幸福完全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战争的发动者,为了实现个人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惜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使无数人丧身于战场,给人间造成了惨痛的灾难。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个人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但另一方面,正当的利己行为同时也可以利益他人。就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早已成为历史,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此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不能脱离相互依存的关系。
  2.众生只知自利,因此不得解脱
  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而进一步执著于我的钱财、我的事业、我的家庭,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由此而生起种种分别,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分得清清楚楚。只要于我有利,就用尽心思去争取,如政界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人们也常常为了职称的评定、待遇的高低而明争暗斗。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离不开利益的争斗。众生凡事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结果造下很多恶业。却不曾想到,我们追求的任何利益,都不能逃脱无常的结局。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正代表了财富的无常;“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则代表了权利与地位的无常;至爱亲朋的反目,又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无常。
  世间有很多人,在得失计较中失去了心境的安宁,只知自利,乃至损他,舍不得把身心献给社会,舍不得对他人付出爱心。也有很多人,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却只知道挥霍享乐,不懂得布施修福,终日在醉生梦死中消耗自己的福报。或是一生以守财为乐,使财富失去了应有的用途和意义。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的利益,虽然拥有物质的富足,但在精神上却贫乏得可怜。世间财本应为世间所用,财富要用来多行布施,广结善缘,用得有智慧,用得有意义,才是修福的正当途径。
  所以,作为佛弟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将眼光局限于个人。正因为能舍,才能有所得。
  3.菩萨只知利他,而得大自在
  诸佛菩萨正是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在利他中成就自己,最终获得解脱自在。所以说,我们为他人所作的一切,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
  利他是大乘佛法的要领,我们的起心动念都以此作为参照。如果学佛只是为了自利,为了自己寻求安乐,所修的善法也只能带来人天福报。一旦把自私的我打破,就能容纳他人,容纳社会大众。如果我们能够将利他的精神发挥到这种程度,就是具足了菩提心,思想行为就是在向佛菩萨靠拢。
  身为佛教徒,应该本着无我的精神,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将每个众生的需要当作是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佛陀在因地的修行中,不计代价地付出,唯一的愿望就是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说,诸佛菩萨都是为众生而修行,为利益众生而成佛。
  只有具足了奉献的精神,才能升华自身的人格,才能真正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中,实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的菩萨行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