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解:7.34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

论语全解:7.34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

00:00
13:39
论语全解:7.34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1️⃣杨朝明教授
【解读】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求为之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啊。讄文说:替你向天神地祇祷告。孔子说:我祷告已经很久了。
2️⃣钱穆先生
疾病,疾甚曰病。
讄,施于生者,累其功德以求福。诔,施于死者,哀其死,述行以谥之。
祷尔于,代祷。上下神祇,上天、下地,神天,祇地。
【解读】先生病得很重,子路请代先生祷告。先生说:有此事吗?子路说:有的。从前的讄文上说:祷告你于上下神祇!先生说:我自己已祷告得久了。
3️⃣南怀瑾大师
有一次孔子生病,大概病得很严重。于是学生们急了,尤其是性情急躁的子路更慌了,主张拜拜;或者祈祷。向神祇去求救。“子曰:有诸?”一个问号。孔子说,子路!有这回事吗?意思是说,人病重了,在菩萨面前,或上帝面前一跪,说菩萨啊!上帝啊!给我长命吧,再活两年吧!这样可以吗?
我们看孔子的态度,他对这个问题是明白的。当他病了,药物无效的时候,子路说,求神吧!去祷告一下吧!孔子听了问子路,真有这回事吗?孔子这话说得很妙。他当然懂得,不过他是问子路“有这回事吗?”子路经孔子一问,表示学问很有根据,他说,有啊!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这“诔”是中国文化中的祭文,历代帝王的诔文就是。子路说,古代的诔文说了,人应该去祷告天地、上下各种神祇。孔子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天天都在祷告,而且祷告了很久,还照样生病。
孔子的意思,所谓祷告是一种诚敬的心情,所谓天人合一,出于诚与敬的精神,作学问修养,随时随地都应该诚敬。做到我们中国文化所说的“不亏暗室”。孔子就是说自己天天做到这样,等于与鬼神相通,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
第二,普通的人,到了急难的时候,就去求神、拜佛、向上帝祷告。所谓:“垂老投僧,临时抱佛。”就是说人平日自以为很伟大,但一遇到大困难,或极度危险,就感觉到自己非常渺小无助,完全丧失自信心——“天呀!神呀!你要救我呀!”倘使这时仍能保持一分自信心,就需要高度的修养。
第三,中国民间的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一般人都是这样,像许多人交朋友,平时不去探访,有患难,或要借钱的时候才去,所以孔子对子路说,算了吧!老弟,如果这样,我天天都在祷告中。换言之,鬼神的事,和生命的道理,都不是这样简单的。
4️⃣雲崎说
这里面谈到孔子生病了,子路去祷告,而孔子说,他已经天天在祷告了。他的意思是,他自己已经从做人的角度,一直在做了。
生病的原因,有很多,有一部分来源于我们的习惯。包括思维习惯、语言习惯、行为习惯。比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在生病的时候,医生说,只要不总是伤心、不哭就能慢慢好转。那么林黛玉为什么总是伤心,因为她的思维模式问题。为什么总是哭,因为她的思维模式,导致她的语言模式和行为模式。她就造成了自己容易伤心的习惯,最后郁郁而早亡。所以很多习惯会造成身体的问题,比如:经常生气,可能会造成心、肺或肝出问题;总是抱怨,但是无处发泄,生闷气,憋屈,就容易造成胃或妇科出问题;睡觉比较晚的人,通常比较容易疲惫,脸色比较黄,对于肾脏和肝脏都不太好;性格比较倔强的人,我们通常会说,这人脖颈子真硬,那么颈椎和腰就容易出问题,等等。所以,我们也说,养生不如养心。养心就是从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开始的,思维模式改变了,语言模式和行为模式也会随之改变。相应的身体状况也会改变。
接下来,孔子就谈到了修养的问题,请听下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