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心理诞生(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

第8期 心理诞生(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

00:00
04:48

微信公众号zqfxlgzs(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1962年至1968年,著名的精神分析师马勒,开展了两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一个是对母婴关系,一个是对婴儿的自我发展。在这几年期间,一共有38对母子参与了研究,这38名婴儿,被分为两组,一组是1岁到2岁3个月大的婴儿,另一组是1周到10个月大的婴儿。每对母婴在一周被观察3-4次,每次2个半小时,每周母亲还需要进行一次访谈,每年对父亲进行一次访谈,并定期家访。这些观察全部在自然条件下,整个观察的理论背景是在精神分析视角下进行的。这是马勒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同时她和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不同,她并不满足于在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而是坚持通过在自然情境下的观察研究来解答问题。


马勒究竟观察了一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样的内容:

母亲是怎样带着孩子过来的?像是带着她自己的一部分?像带着另一个人?像带着一个小动物?当母亲帮孩子脱去外套时,孩子们又是怎样对此作出反应的?进屋后,母亲是不是马上与孩子在距离上和情感上都分开,或者即使隔着距离,母子之间也有一种看不见的纽带?是不是即使孩子不在身边,母亲也知道孩子发生的事情?对孩子的需要, 母亲能够迅速、稳定、恰当做出反应的程度如何?母亲是不是总是搂着孩子?母亲是不是慢慢地把婴儿放进儿童护栏里并且有一个过渡?比如说陪伴着孩子直到他感觉不错?或者母亲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孩子,一进屋就把他们放在儿童护栏里,马上将注意力转移到报纸或者聊天等其他事情上,然后只有当她自己有需要时才去孩子那儿?


正是这样长期、细微的跟踪观察,马勒提出了心理诞生这个理论。生理诞生是看得见,当我们说一个孩子出生了,指的就是生理诞生。而心理诞生,却必须通过婴儿外显的行为慢慢被发现和了解。


婴儿在刚出生的第一个月里,处在完全的自闭期里,也是弗洛伊德说的原始自恋的状态。睡觉和吃奶是这个时期婴儿最重要的事情,母亲围绕婴儿的需要,无条件地满足着婴儿。而婴儿并不知道还有一个叫做母亲的人在为它全天候运转,它无法辨认我和非我,更无法区分自己和母亲。它们也许只知道饿了就有得吃,困了就有得睡,尿了就有干净的尿不湿来了。这个状态也叫做婴儿的全能感。在第一个月里,婴儿和外界是没有交流的。


婴儿从第二个月开始,一直到4-5个月时,都处在共生期。婴儿和母亲是融合在一起的,共用一体的,或者婴儿和母亲就是一体的。虽然婴儿这个时候能够开始区分一点点内部和外部,好的和坏的,但婴儿对于母亲的绝对依赖的需求依然很强烈。


如果,婴儿和母亲能够在这段时间建立恰当的、健康的共生关系,那么接下来,婴儿的心理诞生将会比较顺利。


心理诞生在这个时候才是起点,诞生的时间比起24小时分娩要长得多,一直到婴儿2岁左右的时候,顺利的话,婴儿的心理才算是真正的诞生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分离个体化,或者分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云南曲靖熊老师写字课

    请问为什么不更新了?非常喜欢你们的节目。这个节目一直是必听的,每一段都听了很多遍。希望这么好的节目主播能够坚持继续做下去。虽然可能受众不多。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用心听。也许就可以改变他的人生。所以恳请主播不要放弃这档节目。非常感谢您的付出。

    听友94848783 回复 @云南曲靖熊老师写字课: 同意,我也一直在听

  • 戏水游龙9

    片头太燥了

  • 甜蜜蜜_5w

    心理诞生过程中母亲对孩子绝对的影响是不是母亲这个客体和孩子自体建立的过程?男孩和女孩的心理诞生有没有区别?

  • 慧芝呀

    心理诞生有原始状态全能感,共生期绝对依赖是心理诞生的起点是分离个体化

  • zbppzcc

    2017-8-8

  • 王源大朋友

    如何去成长呢

  • HHHCNi

  • selin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