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 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立夏 | 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00:00
09:49

一 候 | 蝼 蝈 鸣

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 侯 | 蚯 蚓 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三 侯 | 王 瓜 生

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



立夏·节俗


迎夏

古人十分注重“立夏”的礼俗,旧时帝王要率文武百官,举行“迎夏”仪式,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吃鸡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起,天气逐渐炎热,小孩纸会出现,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


称人 

“立夏”还有“称人”的习俗,古时,人们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大家轮流来称体重,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所以,今天你敢不敢上秤,看看自己是有多么“稳重”。



立夏·养生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养心,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汗出,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立夏·诗词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