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美雪.[夜曲].编曲是如何把音乐变成电影的

中岛美雪.[夜曲].编曲是如何把音乐变成电影的

00:00
21:27

各位朋友,晚上好!感谢关注我的公众号,中岛美雪的音乐诗。


听中岛美雪的歌,你们有没有感受到“停不下来”。比如临睡前,你想好听一首歌就睡觉,结果10首歌听下来,你还在找自己喜欢的歌接着听;另一种感受呢,就是一首歌“越听越好听”。美雪的歌,单曲循环几个小时一点都不奇怪。我自己的最高纪录是单曲循环[歌姬]51次,还不是一边听歌一边干别的事,纯粹在全神贯注在体验美雪的音乐。


之所以会这样,编曲功不可没。


常常会听朋友说,听美雪的歌不用看歌词,就是好听!我想慎重而真诚的奉劝不读歌词的朋友们一句话:你们知道吗?中岛美雪音乐的三大魅力,一是旋律,二是歌词,三是编曲,编曲是为歌词营造氛围的。如果你单听歌,不看歌词,你仅仅体验到了美雪音乐魅力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歌词和编曲的魅力你感受不到,多可惜呀!


今天,我为大家解析中岛美雪[夜曲]的编曲,带大家感受一下,松任谷正隆是如何把音乐变成电影的。



首先,我们聊聊编曲是干什么的?

一般情况下,歌曲的创作者写出主调和歌词,即演唱部分词曲。由编曲负责创作歌曲的配乐,比如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主歌,副歌的伴奏及和声。词曲创作和编曲创作的关系,就像鱼和水、鸟儿和森林,编曲赋予词曲生命的环境。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结合[夜曲]这首歌聊。


对于[夜曲]这首歌,编曲到底有多重要,我们看两个数据。

第一个是伴奏编曲和非伴奏编曲的时长分配比例。看下图,[夜曲]总时长约6分50秒,其中纯编曲部分时长3分15秒,约占总时长的48%。也就是说,这首歌接近一半的时间都在播放纯音乐。

第二个是非伴奏编曲的布局。我们看到,歌词部分结束后,尽然是长达95秒的纯配乐,尾奏时长占歌曲总长的23%。


由此看来,编曲对于[夜曲]这首歌的重要程度是毋庸置疑。

那么,松任谷正隆这样配置编曲到底有什么意图呢?还是从歌曲本身来分析吧!


首先说一下这首歌描写的大概内容


抛开专辑[预产期]的涵义,单听这首歌,你会发现,这是一首中岛美雪深夜节目的广告歌。在歌曲中,美雪以第一人称,即歌者的身份,祈愿那些深夜徘徊在街上的,孤独的人们听自己的歌,安温暖抚慰受伤的心灵。


如果你听到流泻在街道上的歌声

留意一下 请留意一下那是我的声音


夜里微微摇曳的灯光里请你注意一下

那一只一只望着远方的眼睛

我歌唱的方向总是你 

永远在歌唱给你听


悲哀的歌也唱 爱恋的歌也唱

一首一首唱着关于你的一切 


如果你听到了流泻在街道上的歌声

不管你人在哪 请你多多少少想起我

月光

映照在肩头 这寒冷的夜晚

歌唱等于祈祷


好似深夜的电台节目里有我歌唱 收音机里幽微的歌声是我的祈祷

我祈望似地歌唱 是为了让歌声怀住你的肩膀

现在你应该也还是 

在设法让我看到属于我的梦想

于是我悲哀的歌也唱 爱恋的歌也唱

一首一首唱着关于你的一切 

月光流泻在肩头 这寒冷的夜晚

即使你远在他方 也希望歌声能流传到你身旁


如果你听到流泻在街道上的歌声

留意一下 请留意一下那是我的声音


在曾经隐藏过心意的灯光中

直到我老死之前 请你看着光接受这持续不断赠出的歌曲吧

我歌唱的方向总是你 

永远在歌唱给你听


悲哀的歌也唱 爱恋的歌也唱

一首一首唱着关于你的一切


如果你听到了流泻在街道上的歌声

不管你人在哪 请你多多少少想起我

想起我............


接下来,想象歌词中的场景。请注意歌词中加粗的部分,那就是[夜曲]的场景要素。我们把场景要素分一类,分别是:时间、地点、环境、感受。


时间:深夜

地点:街头

环境:电台歌声、月光、灯光

感受:寒冷、孤独


然后,我们把场景要素串成一个故事:


深夜,孤独的人走在寒冷的街头。月光洒在他的肩上,不知道哪里的收音机传出悠悠的歌声,那是中岛美雪的[夜曲]。


让听歌的人感受到这个场景故事,是编曲的首要职责。

像写小说一样,类似小说的“序”


交代故事背景。歌曲的前奏部分,在缺少歌词的条件下,要把场景的环境呈现出来。

那么,在[夜曲]的前奏中,松任谷正隆是如何表达环境的呢?我们听 ... ...


前奏中,叠加两层场景。


前10秒是第一层场景。那是逐渐深沉的夜,慢慢地由淡变浓。就像安吉拉.卡特笔下那”踩着毛茸茸的脚走来”的夜色。


10秒后叠加第二层场景。平滑高亢,悠扬曲折的口琴声,模拟街道的灯光,或者是行人的视线。平滑给人连续不间断的感受,高亢的声线,表达无法与夜色相融,识别度极高的线性感受... ...光线,视线,还有孤独的人那绕指心曲。同样的手法,被濑尾一三在[长夜灯]中用来表现“猫咪在夜色街灯中寻找主人身影”的视线。


接下来第一段,美雪的歌词道出场景中的故事。


如果你听到流泻在街道上的歌声

留意一下 请留意一下那是我的声音


夜里微微摇曳的灯光里请你注意一下

那一只一只望着远方的眼睛

我歌唱的方向总是你 

永远在歌唱给你听


悲哀的歌也唱 爱恋的歌也唱

一首一首唱着关于你的一切 


如果你听到了流泻在街道上的歌声

不管你人在哪 请你多多少少想起我


这是一段第一人称“我”,对第二人称“你”道出的心曲。“我为你歌唱,歌唱关于你的一切。无论你身在何处,请不要忘记我!”这段歌词表达“牵挂”的感受,“牵挂”的视觉图像是“我”和“你”连接起来的线。在前奏表现的场景中,孤独的人,听到的歌声,感受到被“牵挂”的温暖。就这样把场景和故事融在一起。由于需要营造“牵挂--线”的感觉,所以,高亢的口琴编曲会贯穿整首歌。


听[夜曲],请留意编曲采用两层声场叠加创造感受。一层表达夜色,另一层表达夜色中的光——“牵挂”,也就是平滑高亢的口琴声。另外请特别注意,在不同的间奏片段中,夜色和光的融合感受还有起伏。你可以理解为“街灯下,听到歌声的孤独者心情的起伏”,也可以理解为“孤独的人在深浅不一的光影下穿行”。总之,声音激发的联想因人而异但都不会脱离歌词讲述的故事


现在,你可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再听几遍[夜曲],你会听出跟以前完全不同的感受。而你听到的,不过是一个优秀的编曲必须达到的技术水平。松任谷正隆真正发力的部分,是[夜曲]的最后95秒,正是这最后一段编曲,把[夜曲]这首歌变成了电影。因为这一部分,无论是从环境场景、还是从故事情节角度,赋予了这首歌“结局”,而且是个开放的结局。


我们先看最后一段歌词:


如果你听到了流泻在街道上的歌声

不管你人在哪 请你多多少少想起我

想起我.........


请注意,“听到我的歌声,请想起我!”这是一个祈求,这个祈求是贯穿整首歌的唯一主线,如果歌曲就这样结束,好比故事缺少结局。现在,我把最后一段编曲删掉,让歌曲结束在歌词处,大家感受一下。


最后一句“想起我”歌声幻化为歌者,望着街灯下远去的,孤独的背影,“不管你人在哪里,请你多多少少想起我... ..."。哪有温暖,貌似还有凄凉?


稍事安静,最后的音乐响起... ...


你听,循环往复的编曲主调,幻象出的画面是一盏盏追随远去的人的背影,是次第亮起的街灯,是牵挂着孤独者的歌声,是孤独者对歌声的回复——“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也是这首歌,这场电影的结局。最后的95秒,交错回响的编曲是[夜曲]这首歌的神来之笔,也体现了编曲大神松任谷正隆的价值。


利用声音的场景联想,把音乐变成电影,你体会到了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salancer2016

    经常单曲循环听中岛美雪的歌很长时间,尤其是ヘッドライト テールライト,有了这个节目很开心,节目里有许多想听又搜不到的歌

    中岛美雪的音乐诗 回复 @lisalancer2016: 谢谢支持!

  • 1339119hwge

    中岛美雪的歌曲,虽然听不懂歌词。却好像能听懂。尤其夜会。

  • 听友221406953

    我也觉得美雪的歌其中独特之处就是编曲,最后后都会有段专门的音乐独奏。好享受。

    中岛美雪的音乐诗 回复 @听友221406953:

  • 泸州小金

    没有,一首没听完就睡着了

    中岛美雪的音乐诗 回复 @泸州小金: 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