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丧志”这个词你应该不陌生,这是我们教育孩子时奉为铁律的教条。我们这一代人应该都听过这样的话,少看电视,多读点书,贪玩是没有出息的,直到现在大多数家长还是这么认为的,尽管自己小时候被爸妈约束很抵触,等到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后又做着同样的事情。我承认我自己不是什么精英,也不是很有所谓的出息,但是我觉得我自己的人生成长过程还是健康的,我的人生经验与绝大部分的知识和感悟并不是自己苦读书读出来的,而是看电视、看电影、看网络视频,看动漫,玩游戏得来的。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程然,读书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但这个高速的时代,我们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去读书,高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空前的压力,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放松自己,对一些所谓的营养确实觉得索然无味,不愿意去了解。越是要求去做的事情,越是觉得有压力,越是觉得厌烦,这样很多我们该了解的知识就这样与我们擦肩而过了。
1793年英国大使马戛尔尼来到中国,把地球仪,前膛枪,近代军舰模型等等西方文明拿给乾隆的时候,乾隆觉得这些都是奇技淫巧之物,天朝上国,不可玩物丧志,于是统统拒绝了。每每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让今人扼腕叹息,如果当时我们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打开国门,睁眼看世界的话,我们就不会有后来的屈辱了。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和乾隆爷的思维方式一模一样。
何出此言呢?我们来看几个现实的案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伴随着电视长大的,这些年里也不乏一些声音,说看电视会让人变傻,看电视会让眼睛变近视,电视会让年轻人学坏等等言论此起彼伏。在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心中,电视就是奇技淫巧,仅仅是娱乐之用,对人成长无益。
但是,要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就是通过电视了解世界的,我们的眼界比上一辈人扩宽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至于沉迷电视,这完全是不假思索的伪命题,书本也有人沉迷的,书呆子也很多,不能因为有书呆子的存在就否定了书的价值,同样,看电视会让人近视,看电视会让人学坏就更不靠谱了,不加注意,看书也会让人近视的,读论语能读出君子还能读出小人呢。
可以看出我们对新生事物的恐惧与排斥不亚于乾隆爷,就像AK47突击步枪的发明人卡拉什尼科夫说的那样,AK47没有错,错在扣动扳机的人。电视没有错,如果有错只是不懂引导的人的错,不要把自己教育中的过错转嫁给一个没有生命的电视机,而且从现在看来,30年来,我们的民众并没有因为电视而变傻,近视主要来源于无休止的补课,变坏的孩子主要因为爱的缺失,过多溺爱,以及单一价值观的教育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可谓跑步进入网络时代,90后几乎是伴随网络成长的网络原住民,新的声音又出现了,这个声音我们似曾相识,说网络破坏家庭和谐,沉迷网络多么可怕,一时之间,少年上网等同于犯罪,听到小区中打孩子的时候振振有词“让你再去上网,打不死你,还敢不敢了?……”
祖国大地竟然出现了叫做戒除网瘾的服务中心,在中心中有鞭打的,有电击的,一些巡回演讲的机构,以各种案例来说明网络的可怕,听演讲的家长们点头赞同,中国家长们又一次找到了自己家庭教育失败的替罪羊,拒绝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家长的新共识,是不是又一次看到伟大天朝上国乾隆爷的影子?
昨天在看中央台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看,我的这点知识还是看电视来的)里面有一个小故事,大意是说实验人员拿了20个平板电脑到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困村,村里没有一个人识字,一共就十几个小孩,完全没有任何文化基础,更不要说英文,实验人员没有教孩子们如何操作平板电脑,仅仅一两周的时间,孩子们学会了开机,打开应用程序,玩里面的电脑游戏,利用平板作画,甚至能模仿写出字母来,有些还会更改程序的设置。
孩子天生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这个时代的孩子是属于互联网的,我们要做的是和孩子们一同去学习,去探索,而不是对自己未知的世界去回避!红楼梦刚出来的时候也也被作为禁书的,看这种书的人是被认为不务正业没有前途的人,然而现在,如果你是学中文的,没有读过红楼梦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聊文化。在我们的血液里对新鲜事物总是比较谨慎的,比较排斥的,传统的二分法,把学习和游戏对立起来,在生活中也要分一个正业和不务正业。在现今社会里,行业与行业已经没有边界了。
以前只知道玩游戏的人是被人所不齿的,如今很多人可以玩游戏作为自己的职业,并且收入不菲。不务正业者只是你不了解的正业,玩耍在一定条件下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学习,与其逼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让他“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痛恨学习,不如让他利用现在互联网科技成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爱上求知。才能正确把握机“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