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费勇。欢迎你和我一起共读共听张爱玲。
今年疫情期间,我再一次读了张爱玲的《封锁》。写的是1940年代的上海,突然遇到警报,就会封锁,整个城市就会停下来。在疫情期间读,有一番更深的体会。对于我们从未经历过乱世的人,这次的疫情让我们体验到了无常。而张爱玲的《封锁》抓取了无常的一个片段。封锁期间电车上两个人的小故事,然后,封锁结束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小说很短,但几乎像寓言一样。有张爱玲一贯的语言风格。也有张爱玲一贯的悲观色彩。
《封锁》的故事,是一个带点艳遇色彩的故事,一般的作家,都会把它处理成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张爱玲完全解构了艳遇、邂逅这类故事的浪漫色彩,把它还原成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人生:封锁期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一个盹,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最后乌壳虫的意象真是意味深长:
一只乌壳虫从房这头爬到房那头,爬了一半,灯一开,它只得伏在地板的正中,一动也不动。在装死么?在思想着么?整天爬来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然而思想毕竟是痛苦的。宗桢捻灭了电灯,手按在机括上,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他又开了灯,乌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一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只有张爱玲洞察和预见了那个时代最深刻的东西。
只有张爱玲让上海和香港成为了永恒的文学意象。
而上海和香港,是最能体现二十世纪中国时代特色的两个地域,是隐藏着二十世纪中国时代秘密的两个空间。除了张爱玲,还有谁能够让这两个地域进入文学,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忆呢?
第三,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文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报纸杂志专栏文章,张爱玲都写过,而且都有杰作。《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等等。至于专栏文章,张爱玲大约创造了此类文章的高峰,几乎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第四,张爱玲开创了汉语文学里对于人物的潜意识描写的先河。她的每一篇小说,都有二十世纪心理科学的痕迹,是心理探索的杰作。
第五,二十世纪中国作家里,只有很少的作家,不仅以做品吸引人,而且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人。张爱玲是这少数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她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从九十年代开始,几乎成为一种想象的符号,广泛地在大众文化里以各种形式传播。与此相关,张爱玲可能是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唯一一个没有参与任何文学争论和政治争论的作家,但今天我们回望历史,也许会思考,会不会恰恰是张爱玲对于时代的冷漠,才是真正的现代性,才是真正的个人生活的开始?
第六呢,二十世纪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像张爱玲那样,同时满足上面五条理由,即:
时间上有足够的代表性。
语言上是足够的成熟性。
文类上有足够的广泛性。
描写上有足够的心理深度。
生活上有足够的个人色彩。
所以,我们可以说,张爱玲不仅仅是一个悲观的人,是一个看透了人性和时代的人,而且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中国作家。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研读的汉语作家。
今年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今年也恰好是不寻常的一年。重温张爱玲的作品,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迪。
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只是这个人早已隔了风雨时空。纵算我们穷尽人海,也不能再与之重逢。但我们却会永远记住,这个让人珍爱的女子,这个不会老去的灵魂。所以,你寻她,她在这里,你不寻她,她也在这里。
《封锁》写出了乱世的本质特点,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警报,生活随时会停顿,但她说“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Goodnl流年 回复 @饭小圈: i
深刻,悲观,人性,看透
yz3xftjoltg6spmzyimy 回复 @爱读书的余文乐: ๑乛◡乛๑解9;
谢谢 句句说到心里身边的人没有喜欢爱玲的 从小爱她爱到老 小时候很多不懂 大了来读又有新感觉 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不管思维方式还是文笔 会一直爱下去 她值得别人爱一辈子
张爱玲无法和鲁迅相提并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是一台诊断重病的CT.;是救世的猛药;是割去毒瘤的手术刀,是漫漫长夜的明灯,让人在黑暗中警醒,清醒,深思,觉悟。写的是大时代,大问题 张只能算个流行的言情作家。无非比喻新巧,出人意料,悲观的像毒药。让人一级一级走向黑暗的深渊,去见识一个个,披着精致人皮的,没有人味的,只剩钱味的男男女女。这也是她经久不衰的原因吧。活着都有离不开钱,什么时代都有算计,计较的人。但是把人写到人生只剩下钱,只认钱,没有亲情爱情友情,只有钱而达到淋漓尽致的作家,怕是只有张了。钱,爱情,婚姻,人人都熟悉,。张是借爱情婚姻讲钱的的故事,所以爱读的人多,毕竟熟悉的话题看的懂。
悲伤的中和反应 回复 @一棵开满鲜花的大树: 鲁迅固然伟大,但这也不是用来贬低张爱玲的理由
费勇老师见解独到。
张爱玲的小说从初中读,高中读,当兵时读,可以说读了一辈子。却读到的都是伤感!
每次看张爱玲都有一种刻骨的凉意
喜欢听这种一边播讲爱玲作品,又一边讲解分析爱玲作品的节目。
鲁迅的悲观带来的是冷峻,钱钟书的悲观带来的是冷嘲,张爱玲的悲观带来的是冷漠。分析的真好!